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月夜牛渚(王焕)

月夜牛渚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月夜牛渚》中国当代作家王焕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月夜牛渚

李太白醉酒玩月,乘风归去,亦只此一篇。

月夜牛渚

文 | 王焕

采石矶落在长江边上,也落在翠螺山麓,山如翠螺,旖丽可爱

登上三台阁,北望是小九华山,再远是乌江,江边有霸王祠、项羽墓。沿江北上,更远则是六朝金粉艳丽的秦淮河。西望长江,浩浩荡荡,夕阳的余辉洒满江面,落日熔金。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这是宋词人李清照的词。李清照曾坐船过采石矶,想到不远处即是乌江,于是在《史记》封页提笔写下那首《夏日绝句》。多年前某秋天,马鞍山市重建三台阁,余秋雨为写《三台阁赋》,赋中他提到李白,文锋正起,不想就此了结,于是思绪驰骋,由此西溯一千多里,不够,又上溯两千多年,终于,追溯到了那位被流放的诗人屈原。他又沿长江一路探去,找到了上游的杜甫,黄州苏轼。于是他说:“千古诗魂,系于一江”。采石矶临于长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冷眼旁观。正因冷眼旁观,乃可供千古登临之人凭栏吊古。

南望当涂,不过三十公里,有李白墓。李白死于当涂,或说病死,或说在采石矶溺水而亡,采石矶上现有太白楼和衣冠冢。病死之说,人多以为可信,但这位伟大的浪漫的诗人,若有浪漫的死法,也无不可,比如醉酒捞月,乘风归去。

东面而望,马鞍山市高楼如林。

采石矶又名牛渚矶。《舆地志》载:“牛渚山,昔有人潜行,云此处通洞庭,傍达无底。见金牛状异,乃见怪而出。”依山修有栈道,通三元洞,倚栏而望,江面漩涡阵阵,依风上下,水流甚疾。陆游《牛渚山记》:“江面比瓜洲为狭,故隋韩擒虎平陈,及本朝曹彬下南唐,皆自此渡。然微风辄浪作不可行”,乃知此处江面狭窄,为古津渡也,因地形所缚,水流湍急,风浪辄作,乃兵家要地。隋韩擒虎夜渡江攻牛渚以平陈,后南唐不第叛臣樊若冰,月夜棹小舟载丝渡江以丈量江面广狭,上书赵宋,造浮桥于牛渚矶渡江灭南唐。更有金主完颜亮率百万大军南侵,战于牛渚,这次败了,大败而归。

牛渚山上有燃犀亭,拙朴简古,四檐如翼。此处游人稀少,树木相映,而暮色四合,更添几分阴惨。亭名由来,说东晋大臣温峤平苏峻叛乱,还至牛渚,闻水底有乐声,水深不可测,乃燃犀烛照之,见水怪乘车马,著赤衣衣帻下而过。后来不久,温峤就死了。此说奇空而远,不留痕迹,如今燃犀亭上尚有老碑,字迹圆浑,光绪壬辰年秋天所立。

李白有诗《夜泊牛渚怀古》,题下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史书载谢尚镇牛渚,尝秋夜乘月,正逢袁宏于舫中讽咏,声韵清畅,遂与之谈论而至天明,袁宏因此名声大振。此后文人雅士亦趋之,于是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绎不绝。

采石矶的故事似乎都与夜色有关。将军月夜南渡,和尚载丝丈河,这是兵家争天下的大事,普通人插手不得,冷眼旁观就好。温峤燃犀烛照水族妖鬼魅,不久身死,玄远空奇,可作奇谭。谢尚袁宏牛渚玩月,传为佳话,只此一篇。多年后,李白夜泊牛渚山,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空忆,空想,空叹,空空如也,历史的巧合最终让他采石江边玩月而亡,心中之月,如中之月,求而不得。谢尚袁宏牛渚玩月,传为佳话,只此一篇。

李太白醉酒玩月,乘风归去,亦只此一篇。[1]

作者简介

王焕,2000年8月生于安徽岳西,安庆市作协会员,岳西县作协理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