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曲波

增加 436 位元組, 1 年前
刘波眼中的曲波
| 图像 =
[[File:曲波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C%E5%AE%B6%E6%9B%B2%E6%B3%A2&src=tab_www&correct=%E4%BD%9C%E5%AE%B6%E6%9B%B2%E6%B3%A2&ancestor=list&cmsid=90582bb340dd13652f4d4df665da1c68&cmran=01414ef080231495b76bf752ed2fed033&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85254#id=4eb8358ce5f467a4dc6d9293af5823bf0f5f7038734a4bc69b964f09b91bd9d1&prevsn=60&currsn=0120&ps=57168&pc=57 60 原图链接] [httphttps://wwwimage.chinaso.com.cn/book/txt/2009-03/23/content_17488018.htm i?q=%E6%9B%B2%E6%B3%A2&src=tab_www 来自 中国 ]]]| 图像说明 = 作家
| 出生日期 = 1923年2月
| 出生地点 = 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丰仪枣林庄)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 职业 = 作家军政干部
| 知名作品 = 林海雪原
}}
'''曲波''',(1923年2月~2002年6月27日),[[山东]] [[ 黄县]](今龙口市风仪区枣林庄)人,[[作家]]<ref>[https://wwwmp.weixin.imharbinqq.com/post/19909s?src=11&timestamp=1659163954&ver=3951&signature=Lbs6LbJwz52Nw6aVK4YHURb*7uZLnD3UDN3WvbodsEkIaWRZ1Qe2N7kpHcvdv*ru-gJ8fGmN0YD1ArExyYgOBHvntEl716HZ5VcMDF5cmi76qsP4X7bcYykPzpEMUo48&new=1 三线故事:著名作家曲波与二重不得不说的故事!] , 大话哈尔滨腾讯,2021-09-05</ref>,[[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ref>[https://www.chinastory.cn/PCzwdbk/detail_v2/20201012/1006000000039761602483224005766268_1.html 杨子荣的塑造者——曲波 ] ,中国好故事网</ref>
曲波只念过五年半 [[ 私塾 ]] ,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15岁入八路军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 [[ 八路军 ]] ,在[[抗日战争]]时期,于山东地区作战,任连、营指挥员。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部队开赴[[东北]]作战,担任过大队和团的指挥员。他曾率领一支英勇善战的小分队深入东北牡丹江一带深山密林与敌人周旋,进行了艰难的剿匪战斗。
1949年,曲波赴海军学校任领导工作。1950年,转入工业建设战线,先后在工厂、设计院及工业管理部门担任领导工作。1955年起,他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1957年,作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 林海雪原 ]] 》,小说曾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戏剧上映上演,其中电影《林海雪原》和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产生了非常广泛深远的影响。
==人物生平==
 
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父亲当过染匠,后失业归农。曲波只念过五年半私塾。13岁失学在家务农和樵采,15岁入八路军胶东公学(今鲁东大学)。他少年时代曾熟读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
在战争年代,我们俩都在前方后方工作,只有到了齐齐哈尔才有了一个家,当时已有了四个孩子,最小的女儿有两三岁了。工厂离宿舍较远,有时踏着大雪归来,就会想起飞袭威虎山的狂风暴雪的日子。他在《林海雪原》的后记中曾这样写道:"及抵家,一眼望见那样幸福地甜睡着的爱人和小孩子,一阵深切的感触涌上我的心头……我的宿舍是这样的温暖舒适,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这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也没有享受到,但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来,在最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这段话写的很真切,确是他的肺腑之言。
 
在东北时他已利用业余时间悄悄地写出一些章节,不满意的地方又给撕掉。到了北京后,他又接着写下去。还是保持着秘密状态,一下班就躲藏在屋子里写作,连小孩都不知道真情,以为爸爸还在屋里加班工作。
家中房间少,放不下两个桌子,我就在缝纫机上抄稿。每抄完一个章节,就用缝孩子毛衣的毛线和布条装订起来。小说完成后约有四十多万字,我买了做衬衫的两米布,剪了两个包袱皮,将文稿装了两大包。
 
我们家的斜对过是外文局大楼,挂的牌子中有一个是"中国文学杂志社"。曲波说:"路远的不好去,咱们先去近的地方看看。"一人拎着一包稿件就到了"中国文学"编辑部,发现里面多是外国专家。他们问写的是什么语种,曲波说,"写的是中文。"外国专家就笑着说:"我们是把中国文字翻成外文。"他们建议我们去东总布胡同作家出版社投稿。
出版社的龙世辉等编辑看了,打电话到我们家,说:"你来吧。"曲波去了以后说:"我取稿子来了。"没想到龙世辉却说:"我们确定要出你的稿子,需要做一部分修改。"《人民文学》副主编秦兆阳知道后,先在《人民文学》选发了《奇袭虎狼窝》章节,并在"编者按"中写道:"作者是一位解放军的军官,现在工业部门工作……这本书将是我国文学创作上的一个可喜的收获。"书出来后就有了不小的反响,买书的人不少。曲波的一个堂兄弟不知写书之事,书出来了送给他,他拿到书大吃一惊。
《林海雪原》火了以后,曲波没有到处做报告,很低调,只是  到北海公园参加了活动讲了话。他很快就到四川德阳二重厂当生产副厂长,厂长是一机部副部长景晓村。那是一个苏联援助的轧钢机项目,是在平地上建厂,建设材料都是由国家按计划提供。当地政府借大跃进之机向工厂要钢材之类东西,曲波不同意,说不能调出,材料都是有数的。结果1959年反右倾,当地就组织批判景晓村、曲波他们,说不服从地方党委的领导,破坏大跃进。还说了这样重话:"你人在德阳,心在台湾。"
一个月没收到曲波来信,我寄去粮票也没回复,我就预料他出事了。后来,罗荣桓元帅、总政肖华、傅钟主任知道后,就说曲波为军队写了好作品,就让他回总政文化部写作吧。
[[Category:作家]]
[[Category:文学家]]
[[Category: 中國 军政 ]]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