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春秋時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2022/03/31〔中央社〕中國一輛高鐵行經湖南婁底市時,因列車長被通報檢出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陽性,這輛列車立即中斷行程,相關人員被管控。
  • 中國官媒「央視新聞App」(應用程式)今天報導,30日下午4時,湖南婁底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接到鐵路部門通報,由成都東站至上海虹橋站的列車G2190次,列車長被檢出COVID-19病毒核酸陽性。
    • 鐵路部門要求該列車立即中斷行程,停靠婁底南站,及時對相關人員進行管控。
  • 報導說,經會診,這名列車長被確定為COVID-19確診病例(輕型)。
春秋時代
原圖鏈接

春秋時代(Spring and Autumn Period)又稱春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03年),簡稱春秋, 是東周的前半段時期。

  • 周室在平王東遷後實力大減, 沒有足夠的威望號令諸侯,因而形成春秋初期之局面。
  • 春秋時代周天子的勢力減弱,群雄紛爭,春秋霸政形成,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 當時齊桓公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尊王攘夷)的思想,因此周天子於表面上仍獲尊重。
  • 春秋時期因孔子修訂的《春秋》而得名。
  • 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共二百四十二年。
  • 後史學家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平王東遷到洛邑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滅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
  • 春秋時期之後是戰國時期。
  • 據史書記載,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殺之,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
  • 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次,諸侯的朝聘和盟會四百五十餘次。
  • 魯國朝王三次,聘周四次。
  •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為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裏面。
  •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
  • 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是屬於東周的一個時期。
  •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羣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一説認為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 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 戰國時期簡稱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東周後期至秦統一中原前,各國混戰不休,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的最大區別

  • 春秋時期是中國歷史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
    • 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 周敬王 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有的說公元前453年 ,另一說公元前403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
  • 「春秋」名稱的由來: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 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 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
  • 春秋時代周王的勢力減弱,諸侯群雄紛爭,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另說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 自東周開始,周朝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
    • 小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
  • 戰國(前453年—前221年)是中國東周列國諸侯爭鬥激烈的時代。
    • 與春秋在歷史上並無明確時間界限,僅依歷來慣例,以公元前453年,韓趙魏滅掉智氏 ,三家分晉為起始標誌至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六國終止,戰亂持續兩百多年。
    • 「戰國」一名取自於 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 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 秦國滅亡,所以戰國時代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 戰國初期東周境內尚有十幾個國家,其中以齊、晉、楚、越四國的實力最強,有四分天下之勢。
  • 到了戰國中期,剩下來的七個主要大國秦、楚、韓、趙、魏、齊、燕被稱為「戰國七雄」。
  • 戰國上承春秋亂世,中續百家爭鳴,後啟大秦帝國。
    • 是中國的思想、學術、科技、軍事以及政治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 百家爭鳴 」
  •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戰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災難和痛苦。
    • 戰爭的結果加快了統一進程,促進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變革的步伐。
    • 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力量的壯大,他們在各諸侯國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新的制度終於建立起來。
    • 變法最徹底的秦國,成為各諸侯國中實力最強者,後來發展成統一的核心力量。 [1]

春秋時代百姓的飲食文化

  • 春秋時代在菜餚中使用的食材種類很多。
    • 《周禮》的<天官>中出現了「六牲」這樣的用詞,指的是「馬、牛、羊、雞、狗、豬」共六種家畜。
    • 在那個時代,餐桌上會擺上「肉」的機率少之又少,主要是在君主的饗宴或祭祀上,作為祭祀或慶祝的食物。
  • 那時候的野生動物和魚類,都只能透過狩獵獲得,只要能抓得到的,幾乎都有人吃。
  • 中國人常吃豬肉?古代貴族敬而遠之
  • 談到中華料理,其中有不少以豬肉為素材的料理,例如:糖醋里肌、麻婆豆腐、紅燒蹄膀、東坡肉等,都會用到豬肉。
    • 這麼看來,豬肉彷彿是中華料理不可或缺的要角?而從歷史上來看,自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人的餐桌上就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 在《論語》中已可見「肉」的蹤跡。如書裡曾提到:「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但你可曾想過這裡的「肉」指的是什麼肉呢?
    • 現代中國的「肉」指的是豬肉,古代是這樣稱呼的嗎?《論語》的<陽貨>中記載,魯國大夫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佯稱不在家,拒絕見他。
    • 陽貨為了想辦法見上孔子一面,故意送他一點豬肉,用計讓孔子為了回禮登門拜訪他。
  • 在《禮記》的<王制>中記載:「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豬),庶人無故不食珍」的規定。
    • 當時的人若沒有重大的慶典或節日,是不太吃肉或擺席設宴,只有在祭祀或貴客到訪時,才可能出現「大魚大肉」的場景。
  • 考慮到當時飼養技術的限制等因素,春秋時代的人若吃肉,多半以豬肉為主,雖然會吃狗肉,但機率應該比豬肉低。
  • 也可能因為個人的偏好而不吃狗肉。
    • 例如在《禮記》的<檀弓>(下)記載,孔子養的狗死了,他叫他的弟子子貢將其埋葬,而不是拿去煮來吃。
    • 既然把狗當作寵物飼養,與豬相比,狗應該不是日常食用的「肉」。
    • 在《論語》中沒有明確說明的「肉」,指的應該都是豬肉。
  • 雖然豬肉在歷史上出現得早,不過,豬肉其實算比較低等的食物。
    • 直到北宋還不被士大夫、富豪所接受,僅是一般百姓偶爾食用的菜餚。
    • 有資料記載,到宋神宗時期,當時貴族的飲食以羊肉為大宗,御廚一年消耗的羊肉約44萬斤(宋朝1斤約680克),但豬肉只用掉4,131斤,可見其懸殊的差距。
  • 一般百姓吃不起肉,但經常吃魚
    • 前面提到,春秋時期若非有重大慶典,餐桌上很少會出現肉,一般人家的餐桌上,更罕見肉的蹤跡。
    • 尋常人家的餐桌可沒這麼單調,只吃菜配主食。
    • 其實,當時的人最常吃的是魚。
  • 翻開《論語》,幾乎沒有出現關於魚的記載,只有一篇孔子對食物的議論中,有稍微提到魚:「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 (糧食以精白的為好,肉切得越細越好。糧食發黴、餿掉發臭,魚腐敗發臭,不吃;食物顏色難看,不吃;氣味難聞,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到該食物的季節,不吃;肉切割不適當,不吃;沒有合適的調味醬料,不吃。)
  • 從這一段可以看出,當時的中上階級,對飲食已經有一定的講究。
    • 雖然這段文字有提到當時的人會吃魚,不過並沒有特別註記,那時候的人主要吃什麼魚。
  • 在《詩經》的<陳風>中出現的「魴」(音同「防」),則是現代漢語中的「鯿魚」(鯿,音同「邊」),體型扁平的淡水魚。
    • 肉質細嫩,異常美味。在大陸各地的水產市場上,也經常可以看到。
    • 《小雅》的<魚麗>中出現的「鱧」(音同「禮」),指的是雷魚(也有說法是指七鰓鰻或鱔魚)。
    • 《豳風》(豳,音同「兵」)的<九罭>(罭,音同「玉」)中說的「鱒」指的是鱒魚。
    • 《小雅》的<魚麗>提到的「鯊」在指的是鮈魚。
    • 《小雅》<采綠>中的「鱮」(音同「雨」)指的是鰱魚。
    • 在《小雅》的<六月>中還出現了不是魚類的鱉。
    • 在《莊子》的<外物>中記載了鯽魚。
  • 在《詩經》中出現的魚全部是淡水魚,而且多集中在黃河流域。
    • 其中鯉魚、鰱魚、雷魚、鯽魚,是現代中國很多地區都在食用的魚。
    • 但另外七種魚,除了部分地區以外,都不是日常食用的魚。
  • 為何有些魚會從餐桌上消失?這和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間接關係。
    • 黃土高原的地質本來就容易受到雨水的侵蝕,有人認為,冶鐵技術發達後,大量消費木炭,造成森林濫伐問題惡化,加速了水土流失,使得黃土高原以及下游的渭河平原等地也深受其害。
    • 一些河流及湖泊甚至因此消失,也使得許多淡水魚從餐桌上淡出的原因。
  • 現代中國的四大淡水魚:青魚、草魚、鯽魚、鯉魚中,在《詩經》中看不到青魚和草魚,但不代表這些魚當時沒有人吃。
    • 主要的原因是,這些魚大都生長在長江流域,在運輸較不方便的古代,這些魚大部分進了南方人的肚子。
  • 在大規模養殖技術還沒有確立前,除了鯉魚這種生存範圍比較廣的魚,同一民族也不見得能吃到同一種魚。
    • 近代以來,隨著遠洋捕魚業的發展,過去沒有吃過的海魚,漸漸開始出現在餐桌上,其中不少成為了日常經常吃的魚。 [2]

參考來源

  1. 史話話. 「春秋」時期與「戰國」時期的劃分. 每日頭條. 2018-07-03 [2022-03-31] (中文). 
  2. 張競. 春秋時代的餐桌:只要是抓得到的幾乎都有人吃. 關鍵評論. 2018-07-03 [2022-03-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