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昔日繁华的张家街(梦影含心)

昔日繁华的张家街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昔日繁华的张家街》中国当代作家梦影含心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昔日繁华的张家街

初见张家街,它不繁华,不清秀,不亲切。

一条不宽阔,不整洁的水泥路铺设在时光深处,两旁是高低不齐的房屋,店铺。零乱的线缆参差在半空,如一个头发有些凌乱,衣裳和脸上都是皱纹的老妇人,早已与整洁、时尚脱离关系。街道中心是稀少的人影,云朵洒下的阴色。陌生,如春草,密密麻麻在我左右。脚下的,眼里的,感觉中的张家街好像没有一处能调动我的感官,让我或惊或喜。

在张家街,我第一次品尝了固始最具特色的焓鹅块与鹅汤烩菜。那位摊主是位六十开外的妇人,手起刀落麻利老练,迎合时代,也迎合吃客。一盘焓鹅块与鹅汤烩菜就在快餐式的节奏中摆在我的面前。香香的鹅肉,红色的辣椒、与鹅血混合出的撩人姿态,直闯我的心扉,仿佛要将我的饥饿迅速溶解。听着吃客们固始话里溢出的行云与流水,看着他们享受美味的表情。于是,我放下陌生感,去掀开那盘菜里的五味,融入品尝的行列,焓鹅块与鹅汤烩菜的美味暂时让我忘记了陌生感。

吃罢美味,脚步,依然在张家街上,和友人一起去感受这里的小街情调。林林种种的商铺坐满小街,各色商品摆满小街。像开满野花的山坡,只是花期不一。友人的双眸在这些商铺里不断地寻觅,让友人的记忆充满温馨与感喟。这让我想起五代李煜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之黯淡,五味杂陈中一个繁华的张家街似乎又回到友人记忆的树上,明晰,亲切。友人边走边向我讲述着昔日张家街的趣闻与景象,讲述中时而眉开眼笑,时而叹息摇头,眉宇间有红日初升的气息,也有夜凉如水的气息。对于我错过昔日张家街的繁华似乎有些小遗憾。

友人告诉我张家街从明清开始直至八十年代,景象繁华,商家云集,客流如潮,同时带活了本地的餐饮业,服务业,手工业。此地的商人大都来自南方,比如湖南安徽上海、南京、江西等地。与武汉的汉口商业往来紧密。因此,这里的货源与种类相当丰富,价格也低廉,周围省份的商人都来此进货。只是,很多的老字号现在都淹没在时光的洪流里。如逝去的青春,只拥有记忆。

昔日张家街是鄂豫皖商品集散地。段宝林老先生在他的《故城印象》就有对张家街的描绘:“北大街中段往南直通南大街,长300米。繁华的商业大街。该街商户有“天裕衡”、“鸿泰源”、“盛昌”、“宏大”烟厂等大商号,布行、盐行、制伞、铸锅、布染作坊多家,“李仁术堂”中药店、刘义成医院等。”往日的繁华景象,由此可见一斑。至今虽已风光不在,但昔日留下的痕迹还是可以寻找的。很庆幸,如今依然可见昔日商家老牌匾,有位老阿姨指着她店上的老牌匾说,这块牌匾已经在这挂了三十多年了。那些零星的老牌匾像秋的柳丝,遭了霜的感染。又如虫子的鸣声,细细的,弱弱的。在岁月的草丛里发出微弱、颤抖的余韵。集着岁月烟火的老牌匾,商家牌号依然沉淀着今与昔的尘埃。那些字迹失去了曾经的光华,如今每一笔都透着人间的沉疴和锈迹。

走进张家街一间卖瓷器的店铺,却让我小小的吃了一惊。看似不起眼的店铺里,各色形状的瓷器琳琅满目,品种齐全。更让我吃惊地是我在家乡瓷都景德镇没见过的各类餐具的形状,这里全都陈列在橱柜里,玲珑雅致,甚是可爱。店铺内外两间,前面的一间,两边橱柜、地上陈列着满满各具特色形状的餐具,里面的一间更是摆满各种橱房用具。从它们身边走过得加倍小心,不然,得付损失费。零星的几个顾客,似乎也能想象这家店在昔日张家街的兴隆生意。友人说那时张家街繁华得你无法想像,没有现在的华联、西亚和国源超市,张家街边随处可见杂货店和小卖部。街上除了人头攒动,还是人头攒动。脚步叠着脚步,身影挤着身影。而现在景象泛黄。不管友人用什么词来形容描绘当时的景象,昔日的张家街已在风中远去。风,是最知世间冷暖的,到哪都能感知繁华或凋蔽。无论是日子的旮旯,还是光阴的角落。而我最能感知的是陌生,陌生的店铺、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方言、陌生的路、陌生的空气……

或许,正是陌生,让我从中抽出几许感触,让风那边的故乡开出几朵惦念,些许伤感。伤感的不仅是友人记忆里的繁华和眼前萧瑟的张家街,还有我与故乡的距离。

我玩笑地与友人说:“昔人已乘黄鹤去……”,友人的笑藏着惋惜。我又笑着:“要是早点认识你就好了,可以吃到现在渐渐消失的小吃。”

渐渐消失,这个词让我想到许多味与情在世间似乎真的在渐渐消失。比如村庄里的井和井中的古月;比如友人小时吃的老鳖戏水饃和老妈急,现在无从品尝了;比如曾经的地名早已沉淀在记忆里;比如眼前的张家街再也难寻从前的华灯、玲珑月和月下紧贴着的人影与脚步;比如刚刚从我身边溜走的风。

[1]

作者简介

梦影含心,本名陈水英,江西上饶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