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讽刺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时事讽刺剧 |
中文名;时事讽刺剧 时代;19世纪下半叶 地区;法国 类型;表演形式 |
时事讽刺剧是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于法国的一种表演形式。它在“美好时代”达到鼎盛。它以演员的现场表演为基础,是一组穿插了喜剧表演的歌舞节目。[1]
基本信息
以“音乐咖啡厅”之名被引进意大利后,时事讽刺剧在20世纪20年代大获成功。对于这种成功,埃托雷·彼得罗利尼(Ettore Petrolini)、伊萨·布吕埃特(Isa Bluette)、埃尔米尼奥·马卡里奥(Erminio Macario)等人可谓功不可没。彼得罗利尼凭借他的即兴表演才能以及对傻子这一角色的出色表演而声名远播。从30年代起,马卡里奥在电影圈同样占有一席之地。1939年,由《马科·雷利奥》的工作人员担任编剧,马里奥·马托利(Mario Mattoli)执导的影片《被控诉者,站起来!》(1939)使其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后来,阿尔多·法布里奇、卡洛·达波尔托(Carlo Dapporto),尤其是安娜·玛尼亚妮(Anna Magnani)和托托继承了时事讽刺剧这一传统。二战以后,时事讽刺剧有逐渐向音乐剧发展,有的则演变成不带任何修饰的讽刺性短剧。
表演内容
它主要从时事或者流行歌曲中汲取灵感。演出围绕两个核心人物展开:一位是剧团负责人,他既有平易近人的性格,又不乏挑战现实的勇气。另一位是“侍女”,她魅力四射,让人魂牵梦萦。费里尼和拉都达(Alberto Lattuada)曾以这两个人物为中心,创作了《杂技之光》(Les Feuxdu Music-Hall,1952年),由佩皮诺·德·菲利波(Peppino De Filippo)和卡拉·德尔波焦(Carla Del Poggio)领衔主演。从卡米洛·马斯特罗钦奎(Camillo Mastrocinque)指导的《音乐咖啡厅》到阿尔贝托·索尔迪担任主演德《繁星》,许多影片都使人想起时事讽刺剧,而喜剧片和一些规模宏大德影片,则原封不动地套用了这种表演的插曲式结构。
时代背景
这部纪录片翔实再现了二战期间德军围攻列宁格勒历史事件。制作人瑟格·洛兹尼萨导演了这部苏联纪录片。他通过新闻影片、老宣传片等珍贵影像资料真实展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人民的生活。瑟格·洛兹尼萨2008年凭此片获得了波兰克拉科夫斯基电影节金喇叭奖。
二战期间,当德军占领了大部分苏联东欧部分的土地后,这场战争中最大的悲剧开始了:围攻列宁格勒。当德意志帝国与芬兰的部队分别从南方和北方抵达列宁格勒外围后,希特勒下令必须“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清除”,命令消灭城内的所有人口。德军开始包围列宁格勒以切断来自外部的援救物资,同时用炮击和空军轰炸。包围持续了900天,在饥饿、严寒和恐惧的氛围中,大约100万平民死亡--其中80万死于饥饿;但列宁格勒却始终没有向纳粹屈服。
纪录片《时事讽刺剧》还描述了苏联当时的工业、农业、政治、经济,还有当时流行的文化和科技水平。通过本片,观众可以看到那个时代苏联的水坝建筑、钢铁厂、农场,还有选举场面、乡村唱诗班、工人读诗活动等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场景。
参考来源
- ↑ 剑桥脚灯社时事讽刺剧,搜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