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无名白明清时称不中宫廷之选的阉人。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有选不中浄身男子,俗称无名白。即古之私白者。”清无名氏《烬宫遗录》卷下:“浄身男子……其未选中者,散於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俗称无名白。”[1]

[]

目录

基本内容

wú mínɡ bái

“无名白”本意是指没有名气的白丁。明朝时专门用来指代阉割后入不了宫、做不了太监的人。这一称呼,最早源自唐朝。其时宫中内宦气焰嚣张,权势登峰造极,以至能随意任免朝臣、择立皇帝,于是私自阉割一时间形成风气,出现了大量不由诏命而自宫的人,被时人称为“私白”。明代宦官势力再次强盛,自宫现象也随之严重,“无名白”的数量急增,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明初,太祖朱元璋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戒,规定内宦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等,并悬铁牌于宫门,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几个大字,以示震慑。因此,这一时期“无名白”问题不甚突出。然而,从成祖开始,宦官的权势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在于“靖难之役”中尚为燕王的朱棣重用宦官,围攻南京时,又多以建文帝的左右为耳目来窃取朝廷机密。随着这些为朱棣夺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愈益受到重用,民间自宫之风也日渐盛行。

到仁宗时,“无名白”开始成批出现,渐呈无法遏制之势。仁宗即位初即有长沙民自宫求用。不久,兴州左屯军余徐翼“有子自宫,入为内竖,乞除军籍”。在仁宗即位之初就发生两起“无名白”求用事件,可见当时社会上“无名白”问题已趋严重。为遏制这种现象蔓延,仁宗断然下旨严禁自宫行为:“令凡自宫者以不孝论。”不过从以后的发展来看,这条圣旨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到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明廷甚至不得不将陆续制定的“禁止自宫”的相关条文编进具有法律意义的《大明会典》,如万历《大明会典》中“禁自宫令”竟达15次之多。然而,不管处罚如何严厉,自宫者依旧不断。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整村、整庄皆自宫的极端现象,数十万“无名白”游荡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为了控制无名白的发展,明代统治者采取的禁令不可谓不严厉,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所有的条文形同虚设,自宫者依然故我呢?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首先就在于明朝内廷对大量宦官的不断需求。在这个贵不可及的政治家庭中需要繁重和特殊的服务,尽管皇帝和后妃拥有众多的女仆,但皇室事务不可能完全由女人担当,而皇帝的猜忌心理又不允许男性在内廷执役,于是,宦官便成为担负宫廷服务的最理想人选。也正因如此,明统治者对自宫的态度始终是矛盾的,虽频繁下令严禁自宫,但却从未认真执行。自宫者们深信,只要有后宫存在,就需要宦官,皇帝就不可能把他们一概拒之门外,因而一批又一批的正常人便加入到“无名白”的队伍中来。其次,从自宫者本身来说,宦官原本是遭人蔑视的贱役,所面对的是生理的缺陷、卑贱的地位、家庭的排斥及社会的歧视,但他们身处宫廷,服侍的是具有生杀予夺之无上权威的皇帝,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敬畏。敬畏之余,人们发现位在贱役的宦官还拥有令人目眩的权势和吃用不尽的财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第三个高峰期,涌现出大批有权有势的巨宦,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于是一些世代贫困而又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一些天性懒惰而又不安于本分的人以及一些无缘于科举而又祈望出人头地的人,便纷纷走上了以自宫求富贵之路。其三,社会风气使然。闽中地区,唐宋时期就有向朝中进贡净身幼男的风气,到明时更是如此。正统年间福建总兵陈懋送净身幼男八人进宫。景泰年间镇守福建太监戴细保送净身小口五十九人进宫。万历时期,京师一带有“淹九”风俗,即每年正月十九日,许多无赖“腐其童稚”。闽中、京师等地向有自宫的传统风气,也是这一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此外,明代晚期,工商业发达,传统重义轻利的思想受到冲击与挑战,使得人们越来越看重物质力量,许多人为求富贵不顾社会舆论谴责而自宫。

除了少量幸运的“无名白”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进入皇宫以外,大量无缘进宫的“无名白”者有三条出路:其一是投入王府或权贵势要之家充役;其二是在京城各寺院附设的浴池里专门为太监们搓澡;其三则是沦为乞丐。能够投身权贵之家对于“无名白”来说应是较好的出路。明初,藩府、官僚等人家纷纷仿效内廷的做法驱役“无名白”,对此,明朝最高统治者曾经下令严禁,如洪武五年明令“豪家毋阉人子为火者,犯者抵罪。”这里的“火者”指的即是阉人。但实际上这种风习上行下效,并没有得到禁绝,如正统年间云南的沐王府、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私宅中均有阉人充役。那些既不能入宫,又无缘投身权贵之家的“无名白”,处境往往相当凄惨。据明代宦官刘若愚《酌中志》所记,“凡内宫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有专选中的净身男子,俗称无名白者,即古之私白者,为之擦澡讨赏。”其地位仅比乞丐略高,收入十分可怜。不过,这些“无名白”之所以从事这项工作除了用以维持生计外,更主要的恐怕还是希图趁机结交宫中高层宦官以求富贵。而剩下的绝大部分生活无着的“无名白”便只有流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参加死乞强夺的丐阉团伙。明代学者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中记载了一些“无名白”四处流浪,在京师附近强行乞讨,甚至聚众打劫的事例,世人将他们称为“丐阉”。沈德符说,他曾亲眼看到过几十名“无名白”藏在残垣败壁间,注视往来的车马。如果只是三三两两的过往骑客,而旷野中再无他人,丐阉们就会成群结队地奔行出来,勒住马,将骑者值钱的东西抢夺一空,甚至连稍好点儿的衣服都悉数剥下,然后一哄而散。这些落选的“无名白”成群结伙为乱社会,严重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增加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刘若愚(1584年-?),北直隶延庆州(今北京市延庆区)人 ,中国明代宦官。

刘若愚年少时自施宫刑,万历二十九年入宫。刘若愚以擅长书法、博学多才逐渐闻名于内廷。泰昌年间,入职司礼监侍奉其左右,不久升迁为司礼监监丞。后因得罪魏忠贤被调入御马监任职。崇祯二年魏忠贤下狱,朝廷整顿阉党。刘若愚因协助李永贞掌管笔墨文书而被视为阉党,被贬谪发配至南京孝陵卫种菜。刘若愚被长期幽禁在牢狱中。为了申告自己的冤屈,将自己在宫廷中的见闻写成了《酌中志》一书。

刘若愚著有《酌中志》24卷、《酌中志余》《辽左弃地》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