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施恩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施恩座,外文名:Mercy Seat,基督教聖經術語。

基督教[1]一般認為,其基本教義都是出自於《聖經》。歷史上的教會以信經、信條、認信文等多種形式對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作出了很多精要的概括,也被今天研究教義學的學者視為教義的淵源。此外,歷代神學家企圖結合其時代的觀念闡釋和辨明基督教的信仰要理。很多神學家[2]的著作也是闡發基督教基本教義的寶貴資源。

簡介

置於約柜上的一塊精金厚板,兩旁安有兩個基路伯中文聖經一般稱之為施恩座(參出二十五17-22)。「施恩座」這詞的希伯來原文的最佳譯法為「贖罪的」,意思是借着獻上的禮物除去憤怒,這個意義在一年一度贖罪日的禮儀中表示出來;那時祭司要把血彈在施恩座上,為以色列人贖罪(利十六)。由於這櫃蓋及連帶有關的禮儀是那麼重要,歷代志上二十八章11節稱置放約櫃的至聖所為「施恩所」。「施恩座」一詞是參照馬丁路德的德文譯法,事實上,要把這詞的希伯來原文譯得適切(呂振中中文譯本譯作「除罪蓋」,思高譯本譯作「贖罪蓋」),並不容易。

施恩座長二肘半,寬一肘半。兩旁的基路伯也是以精金製成,他們面對着面,在約櫃之上高張翅膀。約柜上的空間是耶和華的座位,在那裡,祂與祂的子民相會,也在那裡把所要吩咐的傳給摩西(出二十五22;參利十六2)。由於約柜上的空間代表了耶和華的同在,聖經就形容祂是坐在基路伯之上(撒上四4;撒下六2)。約櫃本身存放着刻上十誡的石版,十誡是以色列人對神,他們的王,所應守的盟約之總綱。當以色列民在守約上有所虧欠,犯罪得罪神和違犯了祂誡命的時候,祭牲的血就會灑在施恩座上,為他們贖罪,使他們與神和好。

這贖罪座或施恩座在新約則指向耶穌,保羅稱祂為「挽回祭」(羅三25),憑着祂的血,所有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的人都得稱為義。羅馬書三章25節譯為「挽回祭」的希臘詞,與希伯來書九章5節的「施恩座」同一個字,也就是七十士希臘文舊約譯本,用以翻譯舊約「施恩座」這希伯來字的希臘名詞。

參:「挽回祭」;「約櫃」;「會幕,聖殿」。

參考文獻

  1. 基督教歷史,搜狐,2021-03-03
  2. 神學家是什麼意思?宗教中的科學家?,第一星座網,201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