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新西兰基督教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新西兰基督教新西兰基督教各派的统称。新西兰总人口约386.2万(2000年),基督徒约238.3万,约占总人口61.71%。其中新教有宗派63个,约79.6万人,独立宗派有12个,约7.5万人,圣公会有宗派1个,约60万人,天主教有宗派1个,约47万人,东正教有宗派3个,约8000人,新兴宗派有18个,约15万人。

新教教会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新西兰改革宗基督徒、新西兰公理宗联合会、基督徒联合会、信义会、以琳五旬节派、使徒教会、救世军、基督徒弟兄会、神召会、卫理公会、长老会等;独立宗派教会有:基督徒团契等;新兴教派教会有耶和华见证会、摩门教等。

目录

简介

17世纪中叶,基督教随欧洲移民传入。1814年,由新南威尔士的安立甘宗牧师建立首家基督教传教会,向新西兰的毛利人传教。1822年,卫斯理的循道宗至此传教;1823年,英国圣公会派亨利·威廉斯到新西兰。此后新西兰传教站不断建立,截至1838年,总共有13个传教士移民区,为数众多的毛利人皈依基督。19世纪40年代,大多数毛利人参加教会活动。

1840年,新西兰成为英国殖民地后,英政府迫使大部分毛利人皈依基督教。1841年,英国圣公会传教士塞缪尔·马斯登在新西兰北岛的岛湾建立首家教会,向毛利人传教;同年,在新西兰祝圣第一名新西兰圣公会主教塞尔温(G.A.Selwyn),成立新西兰安立甘宗教座。1907年,新西兰独立。1927年,首位毛利人被祝圣为奥体劳(Aotearoa)主教,管辖毛利人的教会工作。

自1977年,妇女可以担任圣公会的司铎。1990年,第一位妇女被祝圣为主教。1992年,新西兰安立甘教省成为奥体劳、新西兰和玻利尼西亚的安立甘教会。1838年,法国的罗马天主教至此传教。1848年,罗马天主教建立2个教区;1887年,建立1个教省;1988年祝圣首位毛利人为天主教主教。新西兰为英国圣公会的一个教省,设立7个教区,毛利人基督徒约3万人,单立1个教区,有教堂667座。

长老会有会众44万,教堂700座,设有23个长老会教务评议会和1个毛利人长老会议,宗教会议长每年改选一次。新西兰卫理会分10个教区。出版《圣公会新闻》等刊物。新西兰天主教分4个主教区,惠灵顿主教区为大主教区,该主教区主教为新西兰都主教。在毛利人中,人数最多的为毛利人医师拉塔纳(T,W.Ratana,l870—1939)建立的拉塔纳教会,其次是圣公会和罗马天主教会。

圣公会

圣公会也称为安立甘会或英国国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个教派--圣公宗。与信义宗[1]、归正宗同属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创始并作为当时英国的国教,由英国国王担任教会最高首脑。圣公会与天主教一样相信使徒遗传,特别在按立神职人员的续承上。圣公会实行三阶级的圣职,主教(会督)Bishop,牧师(会长)Priest和会吏Deacon。

圣公会是和天主教差别最少的一种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样不崇拜偶像、不陈列耶稣受难像以外,使用的《圣经》(不适用于大中华地区)、教职人员服装、宗教仪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样,圣公会教会并不自认为属于新教(Protestant),认为自己也是大公教会(即天主教),称教宗为“罗马主教”,不过教宗认为只要不承认教宗至高无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属于新教[2]

参考文献

  1. 信义宗,新浪博客,2008-04-01
  2. 新教六大派别,个人图书馆,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