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文学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文学家(Literary Authors)是在电视编剧、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随笔等方面发表、出版了有一定质和量的作品,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也即是说,文学家就是专门从事文学研究活动的成功人群,以创作文学作品为自己的主要工作的知名人士和学者。

中国文学家

古代

先秦文学家:老子庄子屈原

两汉文学家: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1]班固张衡祢衡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学家:曹植曹丕谢灵运江淹陶渊明

隋唐五代文学家: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

宋朝文学家:苏洵苏轼曾巩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柳永杨万里陆游辛弃疾、;

金元朝文学家:元好问关汉卿王冕

近代

明代:刘基罗贯中吴承恩施耐庵王世贞冯梦龙

清代:纳兰性德厉鹗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纪晓岚龚自珍等。

现当代

胡适鲁迅郁达夫茅盾巴金张恨水梁实秋老舍闻一多沈从文许地山叶圣陶路遥郭沫若曹禺冰心徐志摩王蒙史铁生金庸古龙萧红孙犁赵树理汪曾祺余华陈忠实莫言厉声教、阿袁(陈忠远) 、韩少功余秋雨等。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名为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与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论文、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中国现代小说、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外国文学家

西方:荷马西塞罗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歌德马克吐温马尔克斯

印度毗婆娑蚁垤仙人迦梨陀娑杜勒西达斯[2]泰戈尔

俄罗斯托尔斯泰高尔基

日本紫式部

波斯萨迪菲尔多西

欧文

欧文,W.(Washington Irving1783年~1859年)

1783年4月3日出生于纽约。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16岁辍学,先后在几个律师事务所学法律,但对法律并没有兴趣,喜爱文学,喜爱漫游。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创办一种不定期刊物《杂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的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

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袭(1809)。

1819年,欧文陆续发表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共32篇;于1820年结集为《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后,欧文写了体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庄》(1822年)和故事集《旅客谈》(1824年),这两部作品都较《见闻札记》逊色。

1826年在马德里任美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馆员。

1828年发表《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

1829年发表《攻克格拉纳达》;同年曾到格拉纳达的摩尔人故宫阿尔罕伯拉游览,后出版游记、随笔和故事集《阿尔罕伯拉》(1832年)。

欧文曾任美国驻英公使馆秘书。牛津大学曾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勋章。

1832年欧文回到美国,在纽约受到热烈欢迎。由于读者迫切需要他描写本国的生活,他曾到新开发的美国西部进行考察,写了《草原游记》。他还根据大皮货商约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为这个大财阀写了一部发家史:《阿斯托里亚》(1836年)。

1842年再度赴马德里,出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国。晚年是在他曾经描写过的睡谷附近度过。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1840年)、《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1849年~1850年)和5卷本《华盛顿传》(1855年~1859年)。

欧文的几部名著早已经林琴南[3]介绍到中国,其中有《柑掌录》(即《见闻札记》),《旅人述异》(即《旅客谈》)和《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1949年后翻译的有《阿尔罕伯拉》《欧文短篇小说选》和《见闻札记》。

库珀

库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年~1851年)小说家。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的伯灵顿。2岁时,全家迁移至纽约州库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1806年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曾被任为海军上尉。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年)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年),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

1826年出任美国驻法国里昂的领事,并到意大利和英国旅行。除了写海上冒险小说之外,还写了反映欧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年)、《黑衣教土》(1832年)和《刽子手》(1833年),表现教权和封建势力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已日趋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国后写的小说《归途》和《家乡面貌》(1838年)不仅讽刺了美国社会,还讽刺了库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伪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舆论攻击。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库珀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对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拥有不少读者。

爱默生

爱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1882年)

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1803年5月25日生于波士顿一个牧师家庭。

1826年进入哈佛神学院学习,次年被获准讲道。1828年成为波士顿第二教堂牧师,属于当时在新英格兰居优势的唯一神教派。后因不赞成这一教派的某些教义,放弃神职,于1833年赴欧游历,拜访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兰道尔柯尔律治华兹华斯等,与卡莱尔结为知交,并深受康德先验论哲学的影响。

回国后于1836年出版《论自然[4]一书,这部书几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以《论美国学者》为题发表演讲,抨击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和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提出学者的任务是自由而勇敢地从皮相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他号召发扬民族自尊心,反对一味追随外国的学说。这一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重大的影响,被霍尔姆斯誉为“我们的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爱默生在剑桥的神学院发表题为《神学院致辞》的著名的演讲,遭到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唯一种教派等势力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又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

自1836年开始,爱默生、阿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顿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会讨论“神学与哲学的不良状况”,这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他们创办评论季刊《日规》(1840年~1844年),发表文学作品和主张改革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爱默生一度担任主编,是超验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

爱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写,重要作品还有《论自助》《论超灵》等,收在《论文集》(1841年)和《论文集:第二辑》(1844年)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别出版两册《诗集》。此外还有《代表人物》(1850年)、《英国人的性格》(1856年)等。

霍桑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1804年~1864年)

小说家。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1825年大学毕业,从事写作。曾匿名发表长篇小说《范肖》(1828年)和几十个短篇作品,陆续出版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1843年)、《雪影》(1851年)等,逐渐得到重视和好评。霍桑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或现实生活,着重探讨人性和人的命运等问题。

1836年和1846年霍桑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

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年)。

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1852年)以布鲁克农场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改良的尝试失望的心情以及对狂热的改革者的厌恶。皮尔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年)。

1860年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继续写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朗费罗

朗费罗,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年~1882年)诗人。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

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

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

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

朗费罗于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等佳篇而为人称道。《海边与炉边》(1849年)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

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年)、《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年)。

1854年辞去哈佛大学教职,专事创作。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种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在美国文学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评论家的责难。

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烧伤致死,这一直使他无比悲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重负,他投身于但丁的《神曲》的翻译,还写了6首关于但丁的十四行诗,是他最佳的诗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年)。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诗剧于1872年完成。

惠蒂埃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1807年~1893年)诗人。生于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镇。自幼务农,曾在一专科学校肄业一年,但读书甚多,深受英国文学尤其是苏格兰诗人彭斯的影响;1831年出版的诗文集《新英格兰的传说》,描写新英格兰农村淳朴的生活和历史传说,便表现了这种影响。

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玛格利特·史密斯日记片段》,以清新的笔法描绘了早期新英格兰的生活及人们的心理状态。

从1833年起,惠蒂埃在废奴主义者威廉·加里逊的影响下积极投入废奴运动,编辑报纸,撰写社论和小册子,同时写诗号召废除蓄奴制。诗集《在废奴问题进展过程中写的诗》(1838年)和《自由的声音》(1846年),揭露了奴隶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惨的命运。他的诗歌有强烈的战斗性,反映了美国废奴斗争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废奴运动的编年史。

惠蒂埃的诗集《劳工之歌》(1850年),以不加雕琢的语言讴歌美国早期的渔民、农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劳动。他的另一些诗歌则对社会暴力表示抗议,对被压迫的下层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转而描写新英格兰农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诗集《包罗万象》(1856年)、《家乡民谣》(1860年)等。他的著名的长诗《大雪封门》(1866年)曾被评论家誉为“一部优美的新英格兰田园诗”。

爱伦·坡

爱伦·坡,E.(Edgar Allen Poe1809年~1849年)诗人、小说家、批评家。1809年1月19日生于波士顿。

爱伦·坡的诗集有《帖木儿》(1827年)、《艾尔·阿拉夫》(1829年)、《诗集》(1831年),《乌鸦》(1845年)。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也颇有影响。他大约写了70篇短篇小说,收在《述异集》(1840年)中。主要小说作品有《厄舍古厦的倒塌》、《红色死亡假面舞》、《莉盖亚》、《黑猫》、《阿芒提拉多的酒桶》、《莫格街谋杀案》、《被窃的信件》、《马里·罗盖特的秘密》、《你是那人》、《金甲虫》等。《莉盖亚》被认为是他最好的小说。爱伦·坡在西方还被认为是侦探小说的鼻祖,他的上述这类小说对西方侦探小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爱伦·坡的文学批评论著有《创作哲学》(1846年)、《诗歌原理》(1850年)等。

斯托

斯托,H.B.(Harriet Beecher Stowe1811年~1896年)女作家。生于康涅狄格州。著有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和《德雷德,阴暗的大沼地的故事》。

梭罗

梭罗,H.D.(Henry David Thoreau1817年~1862年)作家、思想家。20岁于哈佛大学毕业,曾任教师,从事过各种体力劳动。在学生时代与爱默生相识,在爱默生影响下,阅读柯尔律治、卡莱尔等人的著作,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同时以爱默生倡导的“自助”精神进行思考,形成了一套独立见解。

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1839年他和哥哥在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写成《在康科德与梅里马克河上一周》(1849年)。他的代表作《沃尔登,或林中生活》(1854年)记录了他于1845至1847年在康科德附近的沃尔登湖畔度过的一段隐居生活。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挥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英国工党、印度的甘地与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有很大的影响。

凯瑟

凯瑟,W.(Willa Cather1873年~1947年)女作家。出生在弗吉尼亚州,大学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员、记者和杂志编辑。1912年开始专事写作。早期作品受亨利‘詹姆斯的影响。后来听从女作家沙拉·奥纳·裘维特的劝告,以自幼所熟悉的西部边疆生活为题材,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作品。《哦,拓荒者们!》(1913年)与《我的安东尼亚[5](1918年)两部小说描写第一代东欧北欧的移民与大自然搏斗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处理新旧文化冲突中人与入之间的关系的情形。《教授的住宅》(1925年)写一个历史教授看不惯崇拜金钱的家人,与一出身清寒的青年学者托姆·奥特兰结成忘年之交。

凯瑟以后的作品进一步从北美洲的历史中发掘她所想望的精神美。在《死神来迎接大主教》(1927年)中,歌颂了19世纪在新墨西哥印第安人中间传教的天主教神父的献身精神。《莎菲拉与女奴》(1940年)写南北战争前弗吉尼亚一个白人妇女如何帮助一个女黑奴逃往加拿大而获得了自由。凯瑟的作品结构匀称,节奏舒缓从容,文字清新优美。近年美国批评界认为她是加世纪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视频

文学家 相关视频

中国的文笔大家--鲁迅传记
爱默生:美国文学之父
佳片精选|中国文学名家——沈从文
15 当代文人对鲁迅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西汉哲学家和文学家 扬雄,360个人图书馆,2017-05-17
  2. 杜勒西达斯的简介,学习啦网,2017-05-04
  3. 林琴南:不懂外语的翻译家,一生翻译外国文学156种 ,搜狐网,2018-12-18
  4. 爱默生 | 论自然,搜狐网,2019-03-12
  5. 解读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尼娅》中的文化观,道客巴巴,2015-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