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描金彩漆包袱式紋長方形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3年3月25日 (六) 00:13 由 时光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center>'''描金彩漆包袱式纹长方形盒'''<br><img src= https://img.dpm.org.cn/Uploads/Picture/dc/27976[1024].jpg width=…”)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描金彩漆包袱式紋長方形盒
來自故宮博物院的圖片

描金彩漆包袱式紋長方形盒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

藏品簡介

名稱:描金彩漆包袱式紋長方形盒

年份:清

類型:漆器

規格:高12.1厘米,長22厘米,寬11.5厘米。

所屬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藏品鑑賞

描金彩漆包袱式紋長方形盒,清雍正,高12.1厘米,長22厘米,寬11.5厘米。清宮舊藏。   從稍遠處觀看,此件長方形盒似由在盒蓋中央打結的錦袱包裹着,,走近則會發現,包袱皮其實系用漆灰堆起雕琢而成,表面髹銀灰色漆,在菱形網格內用黃、紅、黑等色漆裝飾朵花、壽字及龜背錦紋。由於製作精巧細緻,錦袱的皺褶效果惟妙惟肖,幾可亂真。盒蓋四角袒露之處採用黑漆描金技法裝飾佛手、石榴、壽桃,俗稱「三多」,分別寓意多福、多子、多壽。蓋內及盒內灑金,盒底髹銀灰色漆。構思巧妙,色彩艷而不俗,是這件作品的顯著特點。查閱相關文獻可以發現包袱式漆盒在雍正年間主要用於盛裝眼鏡和火鐮(包)。   雍正朝養心殿造辦處檔案中製作包袱式漆盒的記錄主要有以下二條:   ①雍正五年郎中海望奉旨:朕看得爾造辦處所進的活計俱是朕交下着做的活計,現今造辦處匠役有幾百名,何必曠閒?爾等尋些活計與他們做。於三月初十日畫得包袱式盒樣一張,呈裕親王看,奉王諭:爾等酌量做。於十月二十九日做得各色彩漆錦樣包袱盒九件,怡親王、信郡王呈進訖。   ②雍正十年首領薩木哈持出洋漆包袱式盒二件,說宮殿監督領侍陳福傳旨:此盒樣式甚好,照樣將黑、紅漆盒做些,畫花卉漆盒亦做些。再,盒一件底上有窟窿,不必照此樣做。欽此。於十一年五月初一日照樣做得漆盒二對,並原樣一對,司庫常保、首領薩木哈呈進訖。   以錦袱包裹作為裝飾題材肇始於清雍正年間,乾隆年間獲得進一步發展。除了漆器,傳世作品還有銅胎畫琺瑯包袱紋蓋罐和瓷胎畫琺瑯錦袱紋瓶。根據造辦處檔案記載,乾隆皇帝曾經命令粵海關照雍正款銅胎畫琺瑯包袱紋蓋罐精心仿製了一件,但要落乾隆款,這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乾隆對錦袱紋的喜愛程度。

藏館介紹

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北京故宮,是位於中國北京紫禁城內的博物館。其前身是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1]。 民國元年(1912年)清帝溥儀退位後仍居於宮內。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十一月五日,黃郛攝政內閣公布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第五條,廢除皇帝尊號,請廢帝溥儀出宮。政府代表李煜瀛、京 師警衛司令鹿鍾麟、警察總監張璧,於六日接管皇宮,封存文物。後經攝政內閣核准,經一年之整理,故宮博物院於民國十四年國慶節(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開幕。[2]它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藏品也主要是以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為基礎。2012年單日最高客流量突破18萬人次,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可以說是世界上接待遊客最繁忙的博物館。[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