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指数分析法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指数分析法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有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1],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2],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目录

名词解释

指数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是利用指数体系,对现象的综合变动从数量上分析其受各因素影响的方向,程度及绝对数量的分析方法。指数分析法中的各种比率应当选用对企业财务状况有影响的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等。

指数又分为单项指数,总指数,综合指数和指数体系。单项指数是反映个别经济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总指数是反映全部经济现象总体变动的相对数;综合指数是综合反映不能同度量经济现象总体变动的一种相对数;指数体系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存在一定数量对等关系的统计指数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企业使用指数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指数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

一是选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各项指标。通常可选择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本利润率、负债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利息保障倍数、销售增长率等。因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也应有所不同,对分析期财务状况影响较大的指标都应选入。

二是根据重要性程度,对各种比率标注重要性系数,并使各系数之和等于1。

三是确定各项指标的标准值。如果企业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数达到了标准值,便意味着财务状况最优。

四是计算确定企业分析期各项财务比率的实际数值。

五是计算求出实际比率和标准比率的百分比,即相对比率。

六是用相对比率乘以重要性系数,求出各比率的评分,即综合指数,并求出各比率综合指数的合计数,即总评分,以此作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依据。如果综合指数合计为1或在1左右变动,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达到标准要求;如果大于或小于1,则表明实际财务状况偏离了标准要求,详细原因应进一步分析查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