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手, 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鏡像。

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隻手有五隻手指,包括有三節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兩節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時已長有第六指。五指之尖有指甲,而且各有長短,並長於在手掌之端。手掌的中心稱為掌心,而掌心中有掌紋。掌紋會隨着時間而加深,所以老年人總會比初生嬰兒有更深掌紋。手掌心與手指頭的一方有指紋,是手背沒有的。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手
  • 性質;人體器官
  • 解釋;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一部分
  • 包括;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拇指
  • 用途;用來抓和握住東西
  • 位置;臂前端

手的特徵

五指能各自向內彎曲,並能左右輕微擺動。人類透過彎曲手指做出不同的手勢,包括五指緊握的拳頭、食指與中指舉起的V字手勢及舉中指的不雅手勢等等。當有些手指豎起時,左右兩旁的手指可能會較難觸自彎下,如當其他手指彎曲時,無名指不能完全豎直,或當其他手指豎直時,小指不一定能完全彎曲,但這些情況都可透過不斷練習,放鬆手指肌肉及訓練手指神經來做到。普通人的手指通常只能筆直豎起,但有些人的手指天生能向外彎得更多,並能藉助另一隻手或其他物件來完全接觸手背,並且不會脫臼。

手和其他身體部分一樣,在最外層的皮膚之下有提供養分的血管、和大腦溝通的神經以及透過收宿及放鬆來做出動作的肌肉,肌肉之下是骨頭,兩者由肌腱互相連接。骨頭與骨頭連接的部分形成手指之間及手腕等各個關節。由於手的大小較細而且關節多,手的骨頭一般比身體其他部分的較小(腳趾骨除外)。手執行腦的指令來做出動作,並能透過皮膚感受周遭環境溫度和外物的質感,再通過神經網絡,向腦匯報。成年男人的手背,包括手掌背方及手指背的皮膚上,可能會長有毛髮。

人體器官

簡介

手是人體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科學家認為,手是使人能夠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餘兩個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維空間的眼睛和能夠處理手眼傳來的信息的大腦。在400萬年的進化史中,人類的手逐漸演變成了大自然所能創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

構造

當人的胚胎成長到5周左右時,手就已經出現了,但非常小,如同魚的鰭一般。在隨後的發育中,手指慢慢開始成長,手指之間的蹼漸漸退化。到了11周的時候,手的關節、肌肉甚至指甲都已經發育完全。所有的功能已經齊備。一個20周大的寶寶,在母親的肚子裡,已經會用幼嫩的手指給自己的耳朵撓癢了。每隻手都有29塊骨頭,這些骨頭由123條韌帶聯繫在一起,由35條強勁的肌肉來牽引,而控制這些肌肉的是48條神經。整個手掌結構由30多條動脈以及數量眾多的小血管來滋養。

作用

哺乳動物中,人類的手獨一無二。大拇指同其他4個手指相對的結構是人手的最大優越性,許多類人猿可以將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對合,但不能將拇指與中指、無名指以及小指對合,因為它們的手指不夠柔韌。只有人類,可以自如地運用自己的手指,這是人類文化和科技進步的關鍵。

人類的手指十分靈敏,可以感覺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動。人們也習慣於在說話的同時比比劃劃,或者完全用手勢來表達感情。原始人類曾經用全身各個部位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在有了口頭語言之後,最初的肢體語言都逐漸被淘汰,除了手勢。研究發現,在說話時做手勢有助于思考、表達和記憶。在大腦的語言中樞和運動中樞之間存在着密切的神經元聯繫。大腦在說話時會變得活躍的那一部分,在做手勢時同樣也會活躍起來。科學家還發現,大腦控制手的活動的區域,分布在運動中樞里幾個不同的部位,面積達到大腦皮層的四分之一。一個簡單的手的動作,例如舉起一杯牛奶送到嘴邊,會使大腦皮層出現特別強烈的興奮,這一直是令神經學家不解的謎。?

手與身體健康

手能預報健康和疾病。手掌發熱出汗,為甲狀腺機能亢進;手掌出現紅斑點,為肝炎或糖尿病;指尖蒼白為血流障礙;指關節腫脹為高尿酸、痛風;手背上有白色丘疹為膽固醇過高,手上出現紅線為高血壓、風濕病或心臟病。

按摩手的不同部位,對身心有益:按摩手心有助於改善心肺血液循環和防止動脈硬化;揉搓大拇指可興奮神經功能,維持體液酸鹼平衡,治療肝臟疾病;揉搓食指可以調節消化系統功能,健脾胃、疏肝利膽,治療肺臟疾患;按摩中指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患,治療心臟病;按摩無名指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提高靈敏性,治療脾臟疾患和癲癇;按摩小指可以增強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功能,預防感冒及治療其他感染疾患和腎臟疾患;按摩大小魚際能預防便秘、腹瀉和痔瘡。

手與健康

·手足搐搦症。低血鈣時,手足肌肉可發生緊張性痙攣。手腕部呈屈曲狀,五指伸展,指掌關節屈曲,拇指內收靠近掌心,並與小拇指相對。如紮緊前臂,三五分鐘後可誘發,稱"缺鈣束臂試驗陽性",有助於該病的診斷

·鷹爪手。手乾瘦尖細,手指關節彎曲固定好似鷹爪,見於尺神經或正中神經損傷。脊髓空洞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麻風病等。

·肝掌。手掌毛細血管擴張,充血發紅,尤以指端皮膚表現更為突出,稱為"肝掌"。這是由於肝功能減退,不能破壞體內的雌激素所致。常見於肝硬化、肝癌等病。

·指節畸形。類風濕關節炎者,指關節可呈梭狀畸形,活動受限,發作時紅腫,疼痛加劇;此類指關節變形,也可見於老年性骨關節病。但多發生於遠指間關節,病變部位有堅硬的結節;尿酸代謝異常引起的痛風病,可在關節處摸到"痛風石"並引起關節變形。

·杵狀指。指節末端明顯增生,呈鼓槌狀,多發生於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臟病等.與肢端長期缺氧,代謝障礙有關。

·匙狀指。又稱"反甲",指甲下凹,邊緣翹起,表面粗糙,像個"小匙"多見於缺鐵性貧血,偶見於風濕熱

·手指震顫。兩手抖動,不能作精細工作,細震顫常見於甲亢症;中震顫見於情緒激動,驚嚇、劇烈運動、飲酒過量、神經衰弱、老人震顫麻痹等;租震顫主要見於慢性酒精中毒。

·指甲變色。正常人指甲光滑,半透明,呈粉紅色:甲床蒼白見於貧血;灰白,粗糙、失去光澤,見於甲癬或營養不良:指甲變黃,可見長期吸煙者或黃疸病人;甲下出血可見發紅;缺血缺氧,如先天性心臟病,指甲呈暗紫色;服用某些藥物可變藍;陳舊出血,黑包素瘤等指甲可變黑;用放大鏡觀察甲床下毛細血管變化.可以了解微循環情況,對早期發現休克病人很有意義。[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