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战国时期

移除 6 位元組, 1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战国时期'''
[[File:战国时期.jpg|缩略图| 战国时期[https://p1.ssl.qhimg.com/t01df92300d976a684c.jpg 原图链接]]]
'''战国时代''' ('''英語: Warring States Period''' ), 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 [[ 秦始皇 ]] 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主体时间线处于[[东周]]末期。战国时代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时代之一。以三家分晋的结果为标志,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基本信息==
==兴起==
[[File:战国时期2.png|缩略图| 战国时期[https://p1.ssl.qhimg.com/t01e69ef1f17b1dbb2a.png 原图链接]]]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之周威烈王册命了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由此 [[ 战国七雄 ]] 局面正式形成。从春秋时代初期的一百四十多家诸侯,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了二十余家。其中又以西嬴姓秦国,东田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各家的兼并战争使得诸侯变少了,胜出者疆域变大了,人口变多了,财富也集中了。原本分散在各家诸侯手中的土地人口财富,都集中在了少数几个诸侯手里。天下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整合为十多个大实体国家,原本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各个大国不得不面对直接残酷竞争的格局。资源的集中使得各国间的战争规模,战争烈度也急剧上升。在彼此间不断的激烈攻伐中,如何谋求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富国强兵成了各国决策层的首要考量目标。在此时代出现的普遍的需求之下,一系列的变法改革应时展开,战国时代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历史背景==
===初期阶段===
战国形势图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 [[ 江南 ]] 。[[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激烈对抗===
==参考资料==
[[Category: 历史、中国历史、历史名词解释、历史时期030 國學總論]]
4,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