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我的母亲(郭继君)

我的母亲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的母亲》中国当代作家郭继君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我的母亲

母亲出生于1944年5月9日,她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自从20多岁嫁给我的父亲,她的大半生都在与贫穷作着抗争。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个宁愿身上受苦,也不让脸上受热的人,因她的要强,即使是在最艰苦的日子里,我们几个孩子也没有冻着、饿着;也因她的要强,在与贫穷的日子长期作抗争的过程中,她本就瘦弱的身体落下了多种疾病,这些病,影响了她一生的康。

每天天不亮,母亲就早早地从炕上爬起来为全家人准备早饭,一年四季 ,天天如是。冬天寒冷的早晨,当我们还在被窝里沉睡,母亲打了一个呵欠,伸伸腰,搓搓脸,揉揉眼睛,穿上她那件儿旧棉袄,头上裹紧褪了色的旧围巾,轻轻地从炕上爬起来,忙着到灶上做早饭去了。

她先用掏灰耙,把灶坑中昨天晚上的冷灰掏干净,再用一个破簸箕装着倒到房后的粪堆中,顺便抱回来一捆苞米秸杆儿,开始点火。红彤彤的火苗燃起,舔着锅底,半锅酸菜汤已经响边,母亲从黑瓦盆里抓一小团发好的金黄的玉米面儿,在双手的掌心里揉了揉,随即交到右手迅速贴在滚热的锅壁上,再用并拢的五指轻轻地按了按,手掌的茧子,花儿一样绽放在每一个大饼子上。眨眼功夫,大小、薄厚均匀的玉米面大饼子就在锅壁上贴了满满一圈。由于母亲的心灵手巧,即使是最简单的食材做起来也让全家人吃得有滋有味儿!

有一次当我从睡梦中醒来,一股浓重的烟火味儿,挤过外屋的门缝钻进我的鼻孔。我猛地抬起头透过门上的玻璃窗向灶间一看,靠着一侧墙壁的母亲沉沉地睡着了。疲倦的她嘴角上挂着一丝透明的涎水,柴火正由灶坑里向外蔓延着,不时散发出缕缕的灰烟。昨天晚上母亲为我们缝补了大半宿衣裤,只眯瞪了一会儿,又要起早给我们做饭,她太累了!我一骨碌爬起来,轻手轻脚地把柴火向灶坑里添了添,尽管如此小心翼翼,还是惊醒了母亲。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不停地自责着:“咋还睡着了呢?咋还睡着了呢?”我劝她躺在炕上睡会儿,这有我呢!她坚决不肯,催促我说:“饭马上就好,你快去洗脸,整理书包,吃完饭好去上学,要不就迟到了!”我被感动得偷偷地落下泪来!

赶上学校休息时,匆匆地吃完早饭后,父母亲扛着锄头下地干活,我和大姐、二妹跟在他们身后前去帮忙。间苗,锄去苗间杂草这样的精细活我们是伸不上手的,怕伤了好苗,大多数时候是帮着拔垄边的杂草,这也大大减轻了父母的劳动负担,母亲也因此倍感欣慰。在母亲勤俭持家的影响下,我们也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在苦日子中求生存。

干了一天的活儿,傍晚回来时,母亲还要顺便割点儿青草喂马。她半裸的手臂被青草边划出一道道“蚂蚱口”。母亲顾不得疼痛,又割下几根比较高的青蒿拧成一条草绳儿,把这些鲜嫩的青草捆结实,扛起来,踏着一路星辉月色回到家中,把这些青草喂给那匹灰白色的骒马。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家里的牲畜和每个人一样金贵。

有时母亲从地里回来,沿途还不忘薅一大把野菜,到家后,切碎,放点玉米面,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放到院子中的木头槽子里,我家那些鸡鸭鹅看到母亲,纷纷拍打着翅膀兴奋地冲过来抢着啄食。这些鸡鸭鹅,可是母亲的宝贝,下的蛋不但能让全家人偶尔解解馋,还能给我们几个孩子换很多学习用品。

那时农村做饭的烧柴都十分紧张,夏末秋初,母亲利用空闲时间忙着割青蒿。割下来的青蒿打成一个个小捆,母亲用家里的手推车把这些青蒿一趟趟运回家中,一捆捆地竖立在院墙边晾晒。

有一次推青蒿回来突遇暴雨,浑身汗涔涔的母亲冷不丁被冰冷的雨水一激,晕倒在半路上,经过几天的诊治,母亲总算熬过了这一关,但从此之后,她的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了。

忙完了地里的活儿,母亲还要抽空给我们全家人做鞋。母亲坐在门槛上,把裤管儿向上撸了撸,露出腿肚子,她随手拿起几根麻经儿,放在小腿上不停地搓着纳鞋底儿的细麻绳。白色的麻经儿在她腿肚子一侧秃噜秃噜地旋转着,在腿肚子另一侧,随着母亲手指的搓动,结构均匀的细麻绳源源不断地被捻了出来。为了增加摩擦力,母亲有时还往手掌心中吐一点儿唾沫。

麻绳搓好后,母亲开始纳鞋底儿。她把木头把的针锥子在头皮上轻轻摩擦几下,左手捏住用几层革巴粘好的鞋底,右手握紧针锥子,用力在鞋底上钻出密密麻麻排列有序的针孔,然后细麻绳在一根银白色的大针牵引下在鞋底上来回穿梭。千针万线把母亲的手指磨出一个个坚硬的老茧,我们却穿着母亲做的鞋,走过了苦难,跨过了艰辛。

做完鞋,母亲还要利用农忙的间隙,拆洗我们全家人的棉袄棉裤。在母亲的操劳之下,即使是严寒的冬天,我们也没有挨过一点儿冻。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母亲和其他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妇女一样,凭借着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战胜了苦难和贫穷,创造了美好的幸福生活。

如今,与贫穷抗争了大半生的母亲我们而去了,但瘦小却坚强的她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座丰碑,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向前![1]

作者简介

郭继君,男,1969年出生,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中学高级教师。长春市文学社团协会副秘书长,榆树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