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我在红尘遇见你(张鸽子)

我在红尘遇见你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我在红尘遇见你》中国当代作家张鸽子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我在红尘遇见你

四月里一个暖暖的午后,不经意间翻阅日历,竟发现母亲的六十岁生日已悄然而至。母亲六十寿辰,该是值得庆贺的事情。而这一刻,我并没有接收到来自心灵深处的喜悦的讯号,相反,倒添了几分不可言状的惆怅。六十岁,便是意味着母亲的脚步已经漫过了人生大半的轨迹。便是意味着,我的母亲正在日渐老去,直至老态龙钟,直至齿落发白,这是多么揪心的事情!!!这样想着,便迫切地想要为母亲写些什么了。

在这个日渐浮躁的世界里,有一种女人是淡然,寂静的。她们心态平和,安然自若,不从众,不奢望亦不争究,懂得隐忍和权衡,用理智和平和,面对着生活中可能有的波折。

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她身材适中,有着白皙的好皮肤。母亲性格温和,见人总是笑盈盈的。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见母亲对人高声讲过话,更从未见她与人发生过口角。在我们那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母亲贤惠质朴,求全责备,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导致家庭不和。也因为她的敦厚、明事理,和大妈,三妈之间从未发生过口角,妯娌三人的关系多年来一直相处融洽,情同姐妹。

“勤劳”一词,大抵是中国农村妇女普遍具备的美德,母亲也不例外。伴随着弟弟妹妹的相继出生,父亲微薄的薪水难以养家糊口。母亲几番思量,便借来本钱饲养蛋鸡。买回来的小鸡崽被圈养在厦屋里闲置的一面大炕上,母亲总是在夜幕降临的时侯将炕煨热,冬夜寒气逼人,大概到了半夜时分,母亲又会轻手轻脚起来,在炕眼里添加一些柴火,生怕冻着了那些脆弱的小生命。即便如此,当我在凌晨六点睡眼朦胧地起床上学时,总还会看见母亲弯着腰,一条腿跪在炕前冰冷的地上,又一次在烟熏火燎中“咳----咳----”着烧炕的情景。直到那些成年的母鸡产蛋,母亲紧皱的眉头才舒展开来,然而由于我们远离市区,交通极为不便,没有商贩愿意上门来收购鸡蛋。母亲便和村里几个养鸡户一合计,找来一辆农用三轮车,用蛋盘装满一车鸡蛋,那些蛋盘整齐地码在车上,是那么高,那么高。虽然用绳子捆了,却还是随着车轮的颠簸,在摇晃着。我的包着红头巾的母亲就高高地坐在上面,要远赴镇上去销售鸡蛋。我不知道母亲的心里可有过惧怕?有过不安?那一刻,我记住了母亲的样子。生活将母亲的样子铭刻在我的心里,那感觉,让我心痛。

母亲言语不多,性情相对内敛,我从不见她喜形于色亦很少见过她悲从中来 。悲与喜、苦与乐,都在她平静的面容下、在她豁达的心境中,淡然而过。记得小时候,母亲很少夸奖我们,即便我考取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捧着“三好学生”的奖状,激动万分地递给母亲看,她也只是满意地笑着,说上一句:“不要骄傲,继续努力”。接着便默默地走进厨房,给我煮上两个荷包蛋当做奖励。在我考试失利的时候,母亲却总会坐在我的身边,温言软语地鼓励我安慰我,直到我走出阴霾,重拾信心。那时候,高中毕业的母亲是村子里的文化人。因为成份问题母亲未能如愿参加高考,这是时代造就的悲哀,也成为她一生的憾事。所幸,我和妹妹皆成绩优异,母亲应该会有少许的安慰吧。一年又一年,堂屋里的那面墙上,红彤彤的贴满了我们刻苦学习得来的奖状,在别人家里,那是用来张贴年画和悬挂相框的地方,母亲刻意将它预留了出来。她知道,对于孩子,那是莫大的荣誉。

在村子里,母亲的心灵手巧更是出了名的。八十年代初期那个物质尚且匮乏的时代,在偏远的西北农村,孩子们的衣着服饰远没有今天的光鲜靓丽。而我的母亲,却用她的一双巧手,满足了一个小女孩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母亲会用替别人织完毛衣的余线为我织成一顶漂亮的“小红帽”,那帽子的顶上还有漂亮的璎珞和流苏;母亲还会托人从集市上买来洁白的蕾丝花边,别出心裁的点缀在为我缝制的衬衣上。母亲真是一个聪慧的人,很多时候,她只是稍稍留心一下别人穿着的漂亮的服饰,回家来几番琢磨,便能缝制出一件来与之媲美。少年时期,我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一件件漂亮的衣衫,走过我的豆蔻年华,迎来了多少羡慕的目光。直至今天,每忆及童年,母亲在灯下为我连夜赶制新衣的情景,都是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画面。现在想想,彼时的母亲,并不懂得我们今天所谓的“穷养儿子富养女”的养儿之道,她只是恪守着一颗慈母的本心,竭尽所能地爱着她的儿女们。

母亲是慈爱的,却亦是严厉的。在我们做错事情的时候,即便她已气愤至极,却并不会动手打我们。只是从此板起了面孔,装作无视地不再搭理。这时候的母亲是沉得住气的,一反往日的好脾气,那眼神里的冷漠让我们不禁慌乱起来,直至含着眼泪过来认错。母亲在忙碌之余,总不会忘记督促我和妹妹的学习,她不但检查我们是否认真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连写字的坐姿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我记得那是个鹅毛大雪的黄昏,一家人都围坐在温暖的炕上御寒,独我一人坐在桌前写作业,婶婶见我一双小手冻的通红,便叫了我上炕来写。我亦借机央求母亲,然母亲终是不肯。

[1]

作者简介

张鸽子,笔名山雨望月,河北馆陶人,70后,《陶山》杂志社编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