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我在小镇二)(​田福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我在小镇二)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我在小镇二)》中国当代作家田福民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我在小镇二)

所谓故乡,就是你念念不忘的人和物。

——题记

邮电局是最适用于“诗和远方”的。远方的消息,通过邮电局的传递,演变成人的喜怒哀乐,本身就是一件富含诗意的事情。

我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她住江北,我住江南。平常亲情的交互,就是通过书信往来。通常都是我写好了信,再拿到小镇上的邮电局去寄。邮电局门口有一个筒子,也是可以寄信的。我一般不会把信放到那筒子里面,那是在一次把信投到筒子里面,“咚”的一声响后,我心里突然一个激灵,假如下雨,信会被淋湿吗?邮电局里面的人,会忘了取信吗?之后寄信,我就把信件亲手交给邮电局里面的工作人员,问一声:好了吗?待得到肯定回答,才放心离去。

邮电局的门头是绿色的,邮电局里面的工作人员穿的衣服是绿色的,邮电局送信人骑的车子也是绿色的。邮电局为什么选绿色,我并不知晓,但这种绿色给我视觉上的冲击力是强烈的。就像久行在沙漠里的人,口干舌燥,喉咙冒火,突然看见前方有一个绿洲,那绿是救命之绿,那绿是怡心之绿,那绿是养眼之绿。紧赶急赶,去绿洲喝水,去绿洲歇息。

邮电局送信的人,称为邮差。我对邮差最初的印象还是来自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有一个来学校送信件和报纸的邮差,他骑一辆自行车。他的出现是很有规律的,他每天都来,并且每天都是下午两点多钟来。他像一只准时跳到你窗口的鸟,却不说这只鸟长得如何,就凭它的准时出现,你就对鸟的守信有了好感——一只可爱的鸟!邮差皮肤黝黑,但他嘴勤快,见老师就叫,见领导就拜。老师中间有一位女老师,未婚。这位女老师,脸蛋是婴儿白,皮肤娇嫩,刚走上工作岗位,有一次校长让她在全校师生面前讲话,她腼腆地站着,紧张得一句话没说出来,然后低头挥手走进了办公室,引来大家的哄笑。有老师半开玩笑半当真地把邮差介绍给那位未婚老师。女老师一见邮差来,就躲。邮差依然准时来,他必须准时来,为了那一说,他的准时来更有了别样的意义。后来,他有没有与女老师走到一起,我不得而知,但他那时确实给老师们带来了快乐,那种男女感情萌发时期的快乐。

我的高中录取通知书也是邮差送来的。那时的高中入学考试还是很有难度的,大多数人,都会止步于初中毕业。中考结束以后,一部分同学自知升学无望,无奈地进入了社会。我在家里焦虑而有希望地等待着。像调剂一杯酒,焦虑与希望所含的比例是有讲究的,希望越大,焦虑越小,焦虑越大,希望越小。然而,那种希望又不是完全的希望,无意外因素的完全的希望焦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焦虑与希望交织着,夏日之长,加剧了这种交织。我还是懂得排遣情绪的,我将之寄寓于天空,天上云卷云舒;我将之寄寓于水边,水里波叠浪涌;我将之寄寓于庭院,庭前花开烂漫。某一天,我在河边看水里的鱼游玩。一抬头,见一位骑绿色自行车的男子。他问我的名字,我应答间知道是我的通知书到了。我多日来的焦虑与希望的交织就此结束。虽然用不上庆祝,但也可以使我松懈一段时间了。我对邮差还是感激的,在他只是本份的工作,而在我这里,是给我送来了一个福音。“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圣经》里如是说。

我在小镇上工作的时候,邮电局就在我单位的对面。我可以看见邮电局里面的场景,也可以无障碍地出入邮电局。邮电局的工作是繁忙而有序的。我看他们分发报纸,他们的快速,他们的熟练,他们手指的灵动,他们记忆的超强。所谓训练有素,此处便是。我想起了一部电影里的镜头,一群纺织女人在热气蒸腾的车间里劳作,车间外面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人世艰难如斯。

邮电局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我从他嘴里得知关于邮电这一行业的术语“邮路”。他们有各自的邮路,他们就在他们的邮路上,派送着他们的书报杂志信件,同时也派送着千万人的幸与不幸。有一个邮差,工作责任心不强,他喜欢打牌,一打牌,便万事皆忘。领导同事都好言相劝,他依然我行我素。一日,一人吵到了邮电局,是因为他有一封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寄回的信弄丢了,他儿子托人口信,说让家里人寄过冬的衣服去的,怎么没有回音?领导一下火了,急令人去那邮差的邮路上找回,宣布局里紧急处理决定:立即开除!不曾想,开除的决定也难以送达,他正在一人家家里打牌,接到决定,一脸懵懂,随即转而为无所谓!

那个邮差的郎当,是从何时起?是因何事起?或许一时难以界定。他在他的邮路上,走过了风霜,走过了雪月,走过了日影,走过了花木,他习惯了,因习惯生麻木,因麻木生厌倦。对,他厌倦了,他要找乐趣,他要找刺激,与厌倦抗衡,与乐趣相伴,与刺激相交。他太需要这种抗衡了,抗衡在他的身体里生长,最后形成一股蓬勃旺盛的能量。他堕落了,他愉快舒服地堕落了,他心甘情愿地堕落了。

邮电局里面有一个女子,三十来岁,我只知她是邻近镇上的人。她每天要赶二十几公里的路来上班。她为什么不找一个近的地方?我在经历了世事之后,才知很多人很多时候是没有选择的。她来这里上班,应是最好的选择。她很珍视这份工作,在我眼里的不易,她却能坚持下来,或许她的难没有表现出来。人贵在忍耐,我多年后,路上偶遇她,她还是从邻近那个镇上骑车来。她明显老了,她的背有些佝偻了,她去向那个邮电局。我已辗转多地,我明显不如她;她与那个堕落在邮路上的邮差也是有着天壤之别。

她闲着的时候,就打毛衣。她的毛衣打得很好。她一边打毛衣,一边与人说话,互不影响。她和人说起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她的倔强的公公,她的常年患病的婆婆。说这些话,她是知足的,她是恬静的。生活对她不是太厚道,但她对生活却无仇恨。她是幸福的,一个人的幸福不是他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他对财富的满足程度。贪婪的人最贫穷,满足的人最富裕,与他的物质多寡无关。我离开原工作单位,有一个电话打到了邮电局的座机上,她跑过来找我,没有找着。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人走了就走了。

邮电局之前还有一个业务,拍电报。手机盛行的年代,QQ、微信,可以很方便地互发信息,无法想象拍电报是什么状况。拍电报必须要到邮电局,只有它那里才有发报机。接收电报是一门高难度的技术活。小说电视里常现的是军事加密电报,“嘀嘀嗒嗒”电波在空中交汇,是敌我双方的交锋,是正义与邪恶的交锋,是格局能力的交锋,是智慧胆量的交锋,国家的命运,战争的胜负,就在看不见的电波之间生成。

民用电报,也是有密码的。发电报之前,要写电文。电文是按字数算的,电文越简洁越好,电文拟写水平是体现在字数尽量少,而意思表达尽量好,所谓言简意赅便是。此前一个笑话,广为流传,一个打工妹,向家乡发电报,她是报告她工作地的经济发达,赚钱轻松,有意让村里的小姐妹同去。“此地钱多人傻,快来!”经典!拍电报快,但与写信比起来,贵多了。我只看到一次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来拍电报,他大概不会写字,请里面的工作人员代写:母病,速归!拍完电报,那男人眼睛红了。

邮电局门口总停着好多的车子,其中绿色的车子是邮电局专用的,很显眼。 [1]

作者简介

田福民,自2000年始业余写作,以散文为主,迄今为止,累计文字量200余万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