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戊巴比妥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戊巴比妥是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 ㄗˋ),又称中文[1]、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2]

目录

名词解释

戊巴比妥,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1H18N2O3,被列为第二类精神药品管控。

基本信息

化学式:C11H18N2O3

分子量:226.272

CAS号:76-74-4

EINECS号:200-983-8

理化性质

熔点:129.5°C

PSA:75.27000

LogP:1.84260

溶解性:可溶于水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57.89

摩尔体积(cm3/mol):209.1

等张比容(90.2K):507.3

表面张力(dyne/cm):34.6

极化率(10-24cm3):22.95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2

氢键受体数量:3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4

互变异构体数量:5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75.3

重原子数量:16

表面电荷:0

复杂度:305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1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药品简介

药代动力学

口服易吸收。脂/水分配系数39,迅速分布全身各组织与体液中。易通过胎盘屏障和血脑屏障。主要在肝脏代谢失去活性,并从肾脏排泄,只有约1%左右从唾液,粪和胆汁中排除,蓄积作用较小。

药理作用

本品是中效类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的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机理为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所致,且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丘脑新皮层通路无抑制作用,故无镇痛作用。戊巴比妥对呼吸和循环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使血液红,白细胞减少,血沉加快,延长血凝时间。苏醒期长,一般需6到8小时才能完全恢复。

适应症

用于全身麻醉及中枢神经兴奋药中毒的解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