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增加 30,2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德怀特·戴维· {{Good article}}[[File: 艾森豪 威尔 .jpg|缩略图|右|300px|[https://www.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s%3A%2F%2Fi1.kknews.cc%2FSIG%3D1gbdrac%2F6p3n000225nr0qso3n8s.jpg&imgrefurl=https%3A%2F%2Fkknews.cc%2Fhistory%2Feg2kb84.html&docid=jit0i71xWTof6M&tbnid=_TWF54cn-OUGEM%3A&vet=10ahUKEwjCxt_HspnkAhXp-GEKHcCjCUwQMwh6KCkwKQ..i&w=640&h=754&bih=937&biw=1920&q=%E8%89%BE%E6%A3%AE%E8%B1%AA&ved=0ahUKEwjCxt_HspnkAhXp-GEKHcCjCUwQMwh6KCkwKQ&iact=mrc&uact=8 原圖連結][https://kknews.cc/history/eg2kb84.html (美国第34任总统) 编辑圖片來源kknews]]]同义词 艾森豪威尔一般指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美国第34任总统) '''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 (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 [[ 國]]五星上將、政治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擔任中北非及[[歐洲]]地區最高指揮官而成名,先後策劃[[火炬行動]]、[[西西里島戰役]]及[[諾曼地登陸]]。*1952年代表[[共和黨]]參選美國 第34任 总统(1953 總統。*發明著名的「十」字時間管理法則,以提升工作及生活效率。*熱愛高爾夫球,在白宮裡修建了一個推杆果嶺,第一位入選高爾夫球名人堂的美國總統。*1969年3月28日,因心臟病逝世於華盛頓。 根據C-SPAN於2017 -1961 對美國歷任總統的歷史性評價調查,艾森豪排名第5。<ref name="c-span"> {{cite news | url = https://www.c-span.org/presidentsurvey2017/?page=overall | title =C-SPAN Survey on Presidents 2017 | publisher = C-SPAN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 生平 ===== 少 生活 ===艾森豪1890年10月14日生,小名艾克。小時候頑皮好鬥,不用功讀書,但母親經常鼓勵他 任) 艱苦的環境中要發奮圖強,艾森豪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母親的培育。1904年於中學期間迷上體育活動,是學校[[足球]]隊出色的中鋒。由於球藝高超,他曾經作為職業足球隊員。在各門功課中艾森豪對歷史十分有興趣,同學們都以為他可能成為一個歷史教師,想不到他會成為一個軍人。<ref name="胡三元2015">{{cite book|author=胡三元|title=艾森豪傳記: 世界名人傳記系列3 Eisenhower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JxtQCgAAQBAJ |year=2015|publisher=穀月社}}</ref> ==== 出於偶然地進入軍界 ====中學畢業後,他結識了[[艾華•哈茲利特]],因為艾華•哈茲利特的建議,他們一起報考軍校。鑒於軍校是公費,又有踢足球的機會,艾森豪便欣然同意。1911年,他同時報考了[[西點軍校]]和[[安那波利斯海軍學校]],雖然雙雙錄取 政治家 但由於他已超過海軍學校的入學年齡 军事家 便進了西點軍校 在軍校生活的四年中, 艾森豪 威尔 成績並不 眾,並經常違反校規而受到記過處分。但他的球藝超群,是足球隊裡最好的中鋒。1915年以少尉軍銜從西點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德州]]聖安東尼的第十九步兵師工作。<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history/z58bynp.html | title =從將軍到總統傳奇名將——艾森豪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8-05-15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 軍旅 涯 ===[[File:艾森豪威尔7.jpg|缩略图 |左|250px|[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4250777403,3377027559&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diyitui.com/content-1546579629.75935473.html 图片来源 第一推网 艾森豪威尔与夫人玛米]]]1917年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艾森豪晉升為上尉,於1918年就任賓州科特營新成立的國民兵戰車部隊指揮,不久便晉升少校,同年10月晉升中校。科特營原本要前往法國參戰,但隨著停戰協議的簽署未果,艾森豪也轉調至迪克斯營。1920年由於一戰結束後陸軍縮編,艾森豪被降為上尉,旋即再被提升為少校。1921年從陸軍坦克學校畢業後艾森豪創辦了 国德 國陸軍第一所的戰車訓練營。 1922年調任到[[福 州丹尼 康納]]將軍手下,這段期間艾 豪進入[[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就讀並以第一名 成績畢業。而後又在[[康納]]協助下調至[[潘興]]將軍執掌的[[美國戰爭紀念碑委員會]]。雖然未能參戰,但他製作的《美國在歐洲戰場指南》被認為是對美國參與 个已经破产 戰的最佳論述之一。之後艾森豪再次獲得康納協助進入[[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就讀且獲潘興 基督徒家庭 讚譽信函 從此艾森豪被美國軍方視為未來領導人之一。 但16年來 他在 艰苦生活 這少校軍銜上都未獲晉升,原本想就此退伍,但因康納將軍鼓勵而選擇繼續服役。 1935年他陪同[[麥克阿瑟]]前往[[菲律賓]]擔任助理軍事顧問。1936年艾森豪晉升為 磨砺了意志。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 校, 毕业时 但因軍事與哲學觀點與麥克阿瑟相左而發生衝突。1939年返回美國後相繼 華盛頓特區、加州和德州擔任副團長及參謀長並晉升為准將。<ref> {{cite news | url =https://www.ydn.com.tw/News/326490 | title =【戎裝名人錄】艾森豪將軍 未 過戰場卻備受愛戴 | publisher = 青年日報 | date=2019-03-03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ref name="《視覺天下.百科知識叢書》編委會 2013">{{cite book|author=《視覺天下.百科知識叢書》編委會 |title=殘酷的文明:軍事百科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sbn=7514606491 |year=2013 |publisher=中國畫報出版社 }}</ref>  ==== 登陸北非「火炬行動」一鳴驚人 ====1941年艾森豪晉升為少將,雖然他的行政能力出眾,但從未指揮過大型部隊,也還未被視為是主要作戰行動的潛 第61名 指揮官。[[珍珠港事件]]之後 只得 美國對[[軸心國]]宣戰。考慮 军士长 艾森豪有豐富的參謀工作經驗,[[馬歇爾]]迅速 军衔 他任命為美軍參謀部作戰處處長,不久即升為少將 此時的艾森豪注意到,美國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 得克萨 [[太平洋]],而[[羅 州圣安东 福]]和馬歇爾卻要「先歐後亞」。他贊同這種戰略觀點,雖然沒有資格參與有關[[同盟國]]戰略問題的高層會議,但已經具備最高統帥的眼光。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eg2kb84.html | title =艾森豪為什麼像「坐火箭」一樣從上校一躍而成盟軍總司令?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8-03-11 | accessdate =2019-08-16}}</ref> 1942年6月,歐洲戰區盟軍司令部成立,艾森豪被任命為司令並晉升中將。1942年7月[[北非]]英軍及美軍接連受挫和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極力支持下,美英決定發動[[北非戰役]]。艾森豪被任命為「北非戰區盟軍總司令」,負責籌劃和指揮在北非代號為「火炬」的登陸行動。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分別占領了[[阿爾及爾]]、奧蘭和[[摩洛哥]],對敗退[[突 第19 西亞]]的德軍形成東西夾擊之勢。北非登陸的成功為盟軍順利地完成北非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前從未單獨指揮過作戰的艾森豪經過北非戰役後聲名大噪,並於1943年晉升上將。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military/ynzxggb.html | title =艾森豪是如何一 步從士 走向美國總統,看完之後你會佩 他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7-09-24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艾森豪曾不顧可能產生的政治批評,承認法國維希政府的達爾朗為該區的法國最高統帥,從而避免了阻力,加速了盟軍在北非的進展。並於[[凱塞林隘道]]之戰失利後立即派[[巴頓]]將軍接替[[費裡登達]]。美英聯軍佔領了突尼斯市及比塞大。此時德軍無法撤退只能於5月13日全部投降。至此,在[[非洲]]的[[法西斯]]軍隊全部被肅清。 <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history/36488.html | title =從壞孩子到五星上將再到總統,艾森豪如何達到軍政兩界的巔峰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6-03-31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 行動代號「哈士奇」西西里島戰 ====[[File:艾森豪威尔10.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4079764&di=bee6954a387c9b6382acc438d23d6c81&imgtype=0&src=http%3A%2F%2Fbig5.cri.cn%2Fgate%2Fbig5%2Fnews.cri.cn%2Fmmsource%2Fimages%2F2009%2F06%2F11%2Fnd090611009.jpg 原图链接][http://big5.cri.cn/gate/big5/news.cri.cn/gb/27824/2009/06/11/2805s2533589_1.htm 图片来源于中文繁体网艾森豪威爾將軍為戰士們做“登陸演講]]]艾森豪準備進攻西西里島 少尉军衔 並立即著手制定 [[義大利]]戰役的計畫。他認為首先必須讓橫在[[西西里島]]和北非之間的班泰雷利亞島上的駐軍投降。登陸戰役前天氣突變,風大浪急,對海軍、空軍作戰極為不利,許多參謀人員要求更改登陸日期。艾森豪不為所動,堅持盟軍按原計劃行動。7月9日夜,[[蒙哥馬利]]指揮的英軍和巴頓指揮的美軍開始登陸和空降。8月17日盟軍佔領全島,西西里戰役至此結束,9月義大利投降。在指揮盟軍進行北非、西西里島和義大利作戰中,艾森豪在與盟國的合作中,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政治、外交才能,被譽為“軍人政治家外交家” 他堅定、果斷、寬宏大量、對部屬充分信任, 后来 曾看不起艾森豪的布魯克、蒙哥馬利等人,甚至做出尖刻的批評, 仍然寬宏大量,努力使英美合作 为了10位 為現實。<ref> {{cite news | url =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x5m96bg.html | title =美國 五星上 将中晋升“ 將,艾森豪將軍傳奇的一生!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date=2017-02-20 | accessdate =2019-08-13}}</ref> ==== D-Day與兩份演講稿 ==== 於1943年[[德黑蘭會議]]盟軍表明了開闢歐洲 一快” 二戰場的決心 出身 會後艾森豪被任命為指揮 第一穷 霸王 行動的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認為最重要 也是 美军统率 大战役 困難的問題在於如何獲得諾曼第地區的制空權。他要求英國的空軍應在他的控制之下進 諾曼第之戰。這個決定遭到英國戰略空軍司令哈裡斯 反對,這使 貫處事謹慎,態度和藹的艾森豪十分生氣並宣佈:“如果這個問題不能獲得滿意的解決,我將提出辭職。”英國不得不同意把戰略空軍交由艾森豪指揮。美國空軍和其他有關國家的空軍也都作了同樣的安排。接著,他與法國 又達成了忍受損失的協定。這樣,制空權的問題就被解決了 。  起初[[諾曼第登陸]]訂於5月,因氣候不佳而推遲至6月5日,然而登陸行動實施前夕海象不佳,大多數將領主張延後行動,但艾森豪毅然決定利用6月6日這天天氣有短暫好轉的間隙展開攻擊行動。聯軍的傘兵和空運部隊首先開始在諾曼第著陸,接著是海空軍進行炮擊轟炸,在海空軍的火力掩護和特種坦克的引導下向諾曼第海灘發起衝擊,到深夜就取得了初戰勝利,登陸成功。此後盟軍勢如破竹的解放[[法國]],並進攻[[德國]],為二戰的勝利奠定基礎。<ref name=" 第二次世界大 战期间 戰實錄•元帥篇 2015">{{cite book|author=馬夫 |title=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元帥篇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Ljr1BwAAQBAJ |year=2015 |publisher=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ref> 諾曼第登陸後艾森豪發表了一份激情澎湃的演講:“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栖登陸戰 他担任 這是 軍的偉大勝利,這是全體官兵浴血奮戰的結果,法西斯德國的墳墓將就此挖掘。”演講完畢,電臺工作人員 欧洲 整理文稿時,卻無意中發現了另一份內容截然不同 最高 演講稿 “我悲傷地宣佈,我們登陸失敗。這次失敗完全是我個人決策和 挥官,1944年至1945年里负责计划和执 揮失誤造成了,我願意為此承擔全部責任……。" 一個事件,兩份演講稿。一份為勝利而準備,一份為失敗而準備。艾森豪在讓人看到他天才的戰略戰術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他勇於接受失敗的豪情。<ref> {{cite news | url = http://www.chinanews.com/hb/2012/07-27/4064061.shtml | title =沒有用上的“失敗宣言” | publisher = 中國新聞網 | date=2012-07-26 | accessdate =2019-08-14}}</ref>{{#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v2Wi-hFlJ8 |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 480 |description=D-Day演講 }} ==== 二戰尾聲-「獅鷲」 监督进 動的暗殺流言 ====1944年112月艾森豪晉升為五星上將。而德軍發動了令人驚豔的的反 维希法国 (史稱[[突出部之役]]),企圖迫使美英同意和談,作戰失敗後德軍撤退至[[齊格菲防線]]。 [[File:艾森豪威尔6.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1824831&di=4b7e2286ada6e7eb59252f7bd99e41d2&imgtype=0&src=http%3A%2F%2Fi0.hexunimg.cn%2F2015-06-04%2F176454007.jpg 原图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5-06-04/176454000.html 图片来源于 纳粹 讯网艾森豪威尔在投降书上签字用的笔。]]]於此同時德軍實施“[[獅鷲行動]]”,企圖以組成能講[[英語]]的連隊,換穿美軍制服,突入美軍防區製造混亂。此次行動極為保密,接受訓練的 國士兵並不清楚任務目標,只能胡亂猜測,其中一個流言就是要去巴黎綁架或刺殺艾森豪。這流言傳到美軍情報人員耳中,還真起到了作用,艾森豪在[[巴黎]]過了一個四周全是[[機槍]]、[[坦克]]和鐵絲網 聖誕節。<ref>{{Cite web |url = https://kknews.cc/history/4pro83.html | title = 刺殺艾森豪是假,搞亂美軍占橋樑是真,這就是格裡芬行動 | date = 2016-05-02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accessdate = 2019-08-16 }}</ref> 1945年在盟軍突破齊格菲防線之後,艾森豪與蒙哥馬利就盟軍主要突擊方向發生分歧,蒙哥馬利主張先于蘇軍攻佔[[柏林]];艾森豪則考慮到[[雅爾達會議]]規定柏林處於蘇聯佔領區,且必須爭取[[蘇聯]]參加對日作戰,因而據此通知蘇聯協調 动。1948年2月退役 動。5月2日,蘇軍攻克柏林。5月7日和8日,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ref name="軍事家成長故事 2013">{{cite book|author=季景書 |title=軍事家成長故事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apEAgAAQBAJ |year=2013 |publisher=青蘋果資料中心 }}</ref> === 總統之路 === ==== 步入政壇的前奏 ====德國投降後,他回到華盛頓,在機場受到數萬人的熱烈歡迎,並於白宮接受[[杜魯門]]總統授予的優異服務勳章,並接替馬歇爾任美國陸軍參謀長。1948年他辭去了陸軍參謀長職務 轉而出 [[ 學]]的 长至1953 長這讓許多人感到詫異。對他本人而言自有更長遠的打算。當時艾森豪的聲望相當高,國內要求他出任總統的呼聲強烈。1947 (但从1950 的一次民意測驗表明,只要他本人願意,兩黨都會提名他作為本党的總統候選人,艾森豪考慮到在政商界根基尚淺,表示無意進入政界,可是擁護他的力量有增無減。<ref>{{Cite web |url = https://kknews.cc/history/l8qbjv2.html | title = 二戰兩位著名的元帥,戰後一位成總統、一位受到“特殊”照顧 | date = 2016-12-15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accessdate = 2019-08-16 }}</ref> [[File:艾森豪威尔9.jpg|缩略图 |左|3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3645862&di=d0e02a58352ca282d1c068bcc8f3d9a9&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109.360doc.com%2FDownloadImg%2F2017%2F12%2F0711%2F118322074_13_20171207110300854.jpg 原图链接][http://blog.163.com/liujinglin@126/blog/static/412016312010102911526942/ 图片来源于网易网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1953年宣誓就职,这是他1957 的第二个就职典礼。]]]一些報刊譏諷他是哥倫比亞大學第 直缺席 個“胸無點墨”的校長。他當時還兼有總統顧問的頭銜,經常被召到華盛頓商討國事,因此在學校的時間很少,對此教授們多有怨言。但他並不以為意,做校長完全是為“名義”並不支領薪金,但他依靠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為學校募得許多款項。他喜歡去體育館看學生們的球賽甚至下場打球,十分受到學生歡迎,對學生 言“過去的校長都是道貌岸然的學者,不像艾克那樣用我們的語言和我們談話”。<ref>{{Cite web |url = http://www.zgzjwx.com/nd.jsp?id=1012 | title = 戰爭造就的將軍和總統——《艾森豪全傳》評鑒 | publisher = 中國傳記文學學會| accessdate = 2019-08-16 }}</ref> ==== 投入選戰 ====1948年出版了他二戰時的回憶錄《遠征歐陸》並成為當年非小說類的暢銷書。 1950年杜魯門 命他為[[ 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最高 司令 。<ref name="管理學經典名言的智慧 2017">{{cite book|author=趙凡禹 |title=管理學經典名言的智慧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s2AJDgAAQBAJ |year=2017 |publisher=新世界出版社 }}</ref> 1952年[[民主黨]]與[[共和黨]]為競爭總統之位逐漸進入高潮,兩黨皆爭取艾森豪作為代表角逐總統。當時美國陷入[[韓戰]]的泥淖,人民對政府不滿逐漸升溫。經過三年的經營,艾森豪感到時機已然成熟,遂放棄五星上將的軍銜,代表共和黨參與競選(美國憲法規定現役軍人不得競選總統 。1952 。<ref name="搜狐">{{Cite web |url = http://www.sohu.com/a/130876981_689398 | title = 放棄五星上將軍銜的“二戰”將軍——艾森豪 | date = 2018-06-13 | publisher = 搜狐 | accessdate = 2019-08-19 }}</ref> 而艾森豪於戰後發表擴展軍備、對外擴張的政策主張符合大財團的利益,因此財團多支持他角逐總統之位。最早出來推舉他的是[[湯姆斯•約翰•沃森]]-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總經理,也是哥倫比亞大學的董事,為了使艾森豪有一個“文職”身份,他導演了將軍出任校長這齣戲。<ref>{{Cite web |url=http://zhishi.xkyn.net/jingyan-fksnspnagavkpkbspvm.htm | title = 二戰盟軍統帥艾森豪的個人簡歷及生平? |date =2019-08-16 | publisher = 生活知識網 | accessdate =2019-08-19 }}</ref>縱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史蒂文生]]以政治經驗不足,不深諳國際形勢來攻擊他不具作總統的智慧和能力,但停止韓戰的諾言,加上利用英雄崇拜的心理宣傳在二戰中的「豐功偉業」。最終艾森豪在大選中獲勝,終結20年來由民主黨執政的局面。 1956年艾森豪連選連任總統。<ref name="老男人">{{Cite web |url=https://www.laonanren.com/news/2017-04/164124p2.htm | title = 美國軍人總統艾森豪 屬於他的戎馬一生 |date =2017-04-15 | publisher = 老男人 | accessdate =2019-08-19 }}</ref>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enOlpbvTA |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 480 |description=1953 就職演說 }}==== 大企業家集團入主白宮 ====政府的要職幾乎由大財團的人物擔任,這是艾森豪政府的特點。[[國務卿]]由[[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約翰•福斯特•杜勒斯]]擔任,而國防部長和副部長分別由杜邦通用汽車公司的總經理[[查理斯•歐文•威爾遜]]、副總經理凱斯擔任。當參議院討論威爾遜的任命案時,議員問他如何處理國家和公司的關係時,他回答說:“我認為對通用汽車公司有利的,對美國也有利,反之亦然。”這句話成了美國的“名言”,它赤裸課地道出了政府和財團之間的緊密聯繫。而其他內閣部長中,除勞工部長[[馬丁•杜金]]是工會負責人外,其餘也都由企業家擔任,被戲稱為八個百萬富翁和一個管子工的內閣。因此美國報紙把他的政府稱之為“大企業家集團”。<ref name="歷史追學網">{{Cite web |url=http://l.zhuixue.net/renwu/aisenhaoweier/34718.html | title = 艾森豪人物生平簡介 |date =2016-01-08 | publisher = 歷史追學網 | accessdate =2019-08-19 }}</ref> === 外交政策 === ==== 中美關係 ====[[File:艾森豪威尔8.jpg|缩略图 |右|30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0763068222&di=11bb36a146ff867da1b8e25cc4c9f450&imgtype=0&src=http%3A%2F%2Fcms.qn.img-space.com%2Fproduct%2F24%2F355%2FceDBdtnGzeoak.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fengniao.com/111/1117863_2.html 图片来源于蜂鸟网艾森豪威尔来台访问]]]艾森豪於選前許諾停止韓戰,但從[[朝鮮]]回國後,態度立刻轉變,為了對[[中國]]施壓力,使中國在談判桌上讓步,艾森豪採用國務卿杜勒斯提出的用“三齒耙”的戰略:在朝鮮發動更大的攻勢、利用[[臺灣]]給中國製造麻煩、透過[[印度]]警告中國再不讓步不排除要使用[[原子彈]]。而艾森豪對於核武政策的效果,認為中國在韓戰 出最後的讓步是因為美國的核武威脅。但歷史的發展證明此觀點是不成立的。<ref name="歷史追學網"/><ref>{{cite web |url=http://mil.huanqiu.com/Forum/2012-06/2812635_6.html?agt=15422 | title=美軍妄言:投擲30顆核彈廢掉中國軍隊戰鬥力 | date=2012-06-12 | publisher=環球網軍事 | accessdate=2019-08-23}}</ref>1953年隨著[[朝鮮停戰協定]]的簽訂,宣告韓戰結束,但因為艾森豪繼續推行敵視和遏制中國的政策,並在韓戰中威脅對中國試用核武器,使中美關係更加惡化。而為了防堵中國,在1954年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表明美國協防臺灣的立場。艾森豪於1960年訪問臺灣,成為第一位訪問臺灣的美國總統,並重申落實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立場。<ref>{{cite web |url=https://www.peoplenews.tw/news/d2b80fe3-7491-4118-a8f5-94dbf22f499a | title= 【那一年的這一天】1960.6.18史上唯一一次!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 | date=2017-06-18 | publisher=民報 | accessdate=2019-08-23}}</ref> ==== 艾森豪主義 ====1956年[[蘇伊士危機]]導致[[中東]]出現權力真空,艾森豪遂於1957年要求國會授予能在中東使用武力的特權,並向中東國家撥款以提供經濟援助。美國企圖以反 為幌子,經濟援助為誘餌,以武力威脅,以實現獨佔中東的陰謀。但[[艾森豪主義]]遭到[[埃及]]、[[敘利亞]]、 [[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等國家反對,而[[伊朗]]、[[土耳其]]、[[伊拉克]]等國皆獲得美國援助。至此美國勢力進一步入主中東。但隨著國務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主義逐漸式微。<ref>{{Cite web |url=https://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953-1960/eisenhower-doctrine | title = The Eisenhower Doctrine, 1957 |publisher =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 accessdate =2019-08-23 }}</ref><ref name="歷史追學網"/><ref name="大紀元">{{cite web |url=http://www.epochtimes.com/b5/18/7/22/n10581439.htm | title= 【文史】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不凡的一生 | language=zh | date=2018-07-29 | publisher=大紀元文化網 | author=仰嶽 | accessdate=2019-08-13}}</ref><ref name="軍事家成長故事 2013"/> ==== 蘇聯 ====1955年[[日內瓦峰會]]上艾森豪提出「開放天空」的計畫,但隨即被蘇聯拒絕。1959年艾森豪邀請[[赫魯雪夫]]訪問美國,舉行了大衛營會談。<ref>{{cite web |url=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meisushounaohuiwu/detail_2013_06/04/26078350_0.shtml | title= 赫魯雪夫訪美的前奏 | date=2017-06-18 | publisher=鳳凰網歷史 | accessdate=2016-06-04 }}</ref>1960年發生美國[[U-2間諜機]]侵犯蘇聯領空被擊落,而美國拒不道歉,美蘇的關係降至冰點。<ref> {{Cite book | author = 林之滿、蕭楓 | title = 雲詭波譎的世界外交(下)| publisher = 遼海出版社 | date =2008-02-01 | accessdate =2019-08-23 | url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E4%BA%91%E8%AF%A1%E6%B3%A2%E8%B0%B2%E7%9A%84%E4%B8%96%E7%95%8C%E5%A4%96%E4%BA%A4_%E4%B8%8B.html?id=L3t6DwAAQBAJ }} </ref> === 內政舉措 ===艾森豪主要延續[[羅斯福新政]],並擴大至衛生、教育層面,並施行平衡預算,但由於軍費 党总统 援助其他國家費用不斷增加,最後仍出現赤字。對於農產品過剩的問題,他採取減少補貼的措施,但遭到農場主的反對並向國會議員遊說希望影響。艾森豪認為建設[[州際公路]]可提高軍隊機動性並促進經濟成長,故大力支持且於1956年簽署由聯邦政府資助建設州際公路系統的法案。<ref>{{cite web |url=https://www.army.mil/article/198095/dwight_d_eisenhower_and_the_birth_of_the_interstate_highway_system | title= Dwight D. Eisenhower and the birth of the 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 | date=2018-03-01 | publisher=U.S.Army | accessdate=2019-08-23}}</ref>艾森豪多次的做出廢除種族隔離的論述,但遭到南方種族主義者的反對。<ref name="君天下">{{cite web |url=http://m.hpjunshi.com/lishi/jdjs/4637_3.html | title= 艾森豪資料介紹 艾森豪的故事(3) | date=2016-10-05 | publisher=君天下 | accessdate=2019-08-19}}</ref>1957年的[[小石城事件]],艾森豪派出軍隊平息這場騷亂,雖然引起了人民的不滿,但事後推動廢除種族隔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ref>{{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world/8b356y4.html | title= 美國小石城事件爆發 | date=2017-09-25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ccessdate=2019-08-23}}</ref> === 高爾夫球總統 ===[[File:艾森豪高爾夫球.jpg|250px|缩略图|右|[https://www.golfchannel.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full/public/3/5/B/%7B35BC9815-20B4-4C3E-85F6-B1F3E1BD169B%7Deisenhower_palmer.jpg?itok=8qUlHNYC 原圖連結][https://www.golfchannel.com/media/presidents-who-golf-photo-gallery?slide=6 圖片來源 Golf Cannel]]]艾森豪極為熱愛[[高爾夫球]]。上任後在白宮裡修建了一個推杆果嶺。他的高爾夫球名言是:“高爾夫會讓你平靜。任何時 ,只要你打球,你的腦子裡剩下的就只有那顆球。你們知道,只要我一有時間,我就會去打球。”1974年入選[[高爾夫名人堂]]的高爾夫球巨星[[阿諾德•帕默]]這樣評價:“在高爾夫普及方面,我們很難再找到第二個有艾森豪總統的貢獻這麼大的人了。他不僅推動了美國的高爾夫運動發展,也推動了整個世界的高爾夫運動發展。他的知名度,以及他對這項運動的熱愛,激勵千百萬人首次參與這項運動。今天從事高爾夫行業的人都需要好好地感謝他。”艾森豪8年的白宮生涯共打過800輪18洞。不過,直到他77歲的那年,艾森豪才實現了高爾夫球生涯最期待的一杆進洞。2009年[[美國高爾夫球協會]]宣佈,有鑑於艾森豪對高爾夫球運動普及的貢獻,將他選入世界高爾夫球名 参加竞选总统获胜 ,成 為第一位入選高爾夫球名人堂的美國總統。<ref name="搜狐"/><ref>{{cite web |url=http://www.fogolf.com/node/2303 | title= 美國高爾夫球名人堂的第一位總統——艾森豪 | date=2009-06-29 | publisher=高爾夫愛好者 | accessdate=2019-08-19}}</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golf.tw/notice/848 | title= 艾森豪入選高爾夫名人堂 成 国第34 國總統第一人 | date=2009-06-28 | publisher=環球高爾夫 | accessdate=2019-08-23}}</ref> === 落地的麥子不死 ===总统,1956 總統後,他搬到葛底斯堡農場,主要集中精力撰寫回憶錄。回憶錄出版後十分暢銷,由於他不是專業作家免所得稅,所以賺了不少錢成了富翁。1961 艾森豪 再次 竞选获胜 被任命為美國陸軍的五星上將。<ref>[https://web.archive.org/web/20060503063950/http://www.jfklibrary.org/Historical+Resources/Archives/Reference+Desk/New+York+Times+Chronology/1961/March.htm John F. Kennedy Presidential Library & Museum]</ref>在1968年的民意測驗中 蝉联总统。1969 仍被列為美國最受敬慕的人物之一。1969 年3月28日 在华盛顿 ,78歲的艾森豪 因心 發作 逝世 他的傳記記者寫了個標題《落地的麥子不死》。他的臨終遺言是:“我始終愛我的夫人,我始終愛我的兒子,我始終愛我的孫兒,我始終愛我的祖國。”<ref name="君天下"/> == 軼事 ===== 艾森豪法則 === [[1File:艾森豪法則.jpg|缩略图|右|[https://kknews.cc/zh-tw/news/jjl36y.html 圖片來源於 每日頭條 艾森豪的成功祕訣]]] 艾森豪發明了著名的「十」字法則(「十」字時間計劃),以提升工作及生活效率。畫一個「十」字,分成四個象限,將要做的事分別放入重要緊急的,重要不緊急的,不重要緊急的,不重要不緊急的,然後先做緊急重要那一象限中的事,以此類推。 <ref>{{cite web |url=http://www.jxjd.cn/WestPoint/Name/884.html | title= 艾森豪的成功秘訣"合理管理時間" | date=2016-02-03 | publisher=西點訓練營 | accessdate=2019-08-19}}</ref><ref name="艾森豪的成功祕訣">{{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zh-tw/news/jjl36y.html | title= 艾森豪的成功祕訣 | date=2016-08-20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ccessdate=2019-08-19}}</ref> === 面對批評 ===艾森豪於計畫執行前,總會拿給最善於吹毛求疵的批評家去審查。批評家們常常會將計畫指責得一無是處,並說明不可行的原因。有人問為何要浪費時間將計畫給一群批評家們看,而不拿給贊同者。艾森豪回答說:因為批評家們會幫助我找到計畫中的致命弱點,這樣,我就可以糾正過來。<ref name="艾森豪的成功祕訣"/><ref>{{cite book|author=童良煊 |title=高效能領導的20個習慣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haSAgAAQBAJ |year=2014 |publisher=青蘋果數據中心 }}</ref> == 人物評價 ==  二戰期間艾森豪主要任務就是組織、協調並指揮盟軍聯合作戰。他為人隨和,沒有架子,喜歡和士兵們在一起,不喜歡繁文縟節。戰時常到前線看望部下,瞭解情況以解決問題。士兵們說他是個“通情達理的上司”,記者們稱呼他為"平民將軍"。<ref>{{Cite web |url = https://kknews.cc/zh-tw/history/rxnnlzr.html | title =二戰將領(2):艾森豪,名聲遠揚的盟軍統帥 | date = 2018-05-19 | publisher = 每日頭條 | accessdate = 2019-08-16 }}</ref> 現代戰爭需要各方面的知識和人才。為使各方面能充分合作發揮、不產生摩擦內耗,需要有人居中協調。艾森豪以堅定、鎮靜而又平等待人的態度獲得多數人的信賴和支持。在具體戰役指揮上可能不巴頓、蒙哥馬利,但在協調各方面關係上極具才能,所以蒙哥馬利、巴頓、[[范佛里特]]等名將,都能為他所用。<ref> {{Cite book | url=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_8JIDwAAQBAJ | author = 郭艷紅 | title = 上將總統艾森 | publisher = 千華駐科技 | date = 2018-01-24 | accessdate = 2019-08-19 }} </ref> 艾森豪在任時支持度不高,但1980年起,他的歷史評價逐漸升高,他經常被評選為前十名美國最好的總統,兩度當選《時代》年度風雲人物。<ref name="c-span"/><ref name="艾森豪的成功祕訣"/>2006年[[美國國會]]通過在[[國會山莊]]前的[[賓州]]大道上興建[[艾森豪威爾紀念館]]的提案。提案的意見和理由是:綜合各方面史學家的評論,艾森豪被認為美國有史以來偉大總統之一,應與[[華盛頓]]、[[傑弗遜]]、[[林肯]]、羅斯福齊名 <ref name="大紀元"/> ==視頻=={{#iDisplay:b0160w4u4bp |480|340|qq }}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美國軍政人物|E]]
16,6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