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徐梦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梦秋,男,1954年11月生,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闽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管理学会理事、东北大学“教育部科技与社会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讲座教授。曾任福建省哲学学会会长、教育部第三届、第四届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哲学门》编委、《东南学术》编委、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曾赴美国加尔文学院讲学并做学术交流。

作为福建省哲学学会会长,为福建省的理论工作和哲学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任哲学系主任和人文学院副院长期间,与哲学系的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一起,先后建立了三个博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厦门大学哲学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教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学术月刊》、《文史哲》、《光明日报》、《高校理论战线》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规范通论》、《主体论》等著作、教材和译著十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主持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多项。

获奖情况

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多项。获厦门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

研究领域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规范论等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学术成果有较大的影响。开辟了“规范研究”这一新的学术领域,在国内学界率先阐发了规范研究的对象、方法、基本问题和理论框架,并把规范论的范式和方法运用于科学规范、技术规范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编、出版《规范研究文库》。有些观点已成一家之言,被数十家刊物的文章和一些专著运用或评述,影响越出了哲学领域,渗透到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和体育学等领域。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的研究也获得了显著的成果,发表的系列论文,被90多家刊物的论文和60多篇博硕士引用或摘介,并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福建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术成果

著作

规范通论商务印书馆 2010年

科学规范论——默顿的视野(与欧阳锋合著) 商务印书馆 2012年

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与陈汉文等合编)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主体论(与商英伟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年

自由论(与商英伟、白锡能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年

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译著)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

论文

公平问题研究

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中国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

公平竞争的要件与形式哲学研究 2005年第10期

公平的质与量:得其所应得与比例相等 哲学动态 2010年第7期

规范问题研究

规范论的对象和性质哲学动态2000年第11期

规范的基础和自由的中介哲学研究2001年第7期

规范何以可能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规范的合理性及其判定的程序与标准哲学动态2009年第9期

规范的类型和功能哲学动态2006年第6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年第1期

发挥相关选修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高校理论战线 2007年第2期

略论实践检验的复杂性、可错性及其原因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第6期

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论纲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第6期

主体性范畴系论纲文史哲 1995年第2期

休谟问题的实践派解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4年第4期

“解剖麻雀”的内蕴和意义高校理论战线1994年第10期

自由的结构性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

论恩格斯的认识主体性思想——关于运用概念的艺术 学术月刊 1991年第8期

科学规范与技术规范问题研究

默顿学派对“普遍主义”规范的经验性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第4期

默顿科学规范论的价值要素与行为规范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科学规范的内涵、类别、功能、结构和形式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年第3期

当代科学论的经济学转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科学规范与科学中的交换——默顿学派对科学规范论的丰富与发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1期

默顿的科学规范论的形成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5期

科学规范:类型与功能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无私利性规范的内涵、合理性和适用范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6期

技术规范的特征与内涵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8年第5期

技术规范的分类及其标准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6期

法律规范问题研究

法律与道德的分立是否可能——哈贝马斯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批评与突破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法律规范的合理性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法律规范何以可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西方元伦理学研究

“开放性问题”论证:反驳与辩护——当代西方元伦理学的走向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1年第2期

20年来国内西方元伦理学研究的走向、成就与得失哲学动态2011年第1期

斯蒂文森的伦理分歧理论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第3期

认识论研究

认识论研究二十年综览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的历史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积淀与中介学术月刊1994年第7期

概念框架和理论思维——兼论哲学的功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

论具体到抽象中的抽象下降到具体——兼论主客体的双向运动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事物发展过程的三段划分与非三段划分——兼论黑格尔的三一式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期

论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兼评关于该问题的流行观点现代哲学1986年第3期

哲学教育问题研究

关于哲学专业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哲学研究2000年第7期

融贯形上形下二界以道御学御术御器御万殊——再谈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

关于哲学应用的几个问题哲学动态1987年第11期[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