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训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训华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张训华,男,出生于1961年12月,山东淄博人。研究员博士中共党员,曾任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部副部长兼地调科研处处长,海洋地球物理专业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青岛市电子学会理事、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常务理事、山东(青岛)石油学会和地质学会会员。现任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1]。协助所长工作。负责海洋地质调查、科技外事、学术交流、期刊及科学普及工作;分管地调与科研处、海洋区域地质室、海洋油气与水合物资源室、海洋环境地质室、海洋固体矿产地质室、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方法室、海岸带和大陆架地质室、杂志社。兼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主编、"海洋地质前沿"主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2]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兼职教授,青岛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专业委员常务理事,山东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

出生地点----山东淄博

出生日期----1961年12月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获得我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毕业院校----青岛海洋大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代表作品----《中国海域构造地质学》

人物经历

1993年9月~1996年12月: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3月: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地球物理场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5年10月~1986年6月: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国培训部学习英语,获A级证书。

1979年9月~1983年7月: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地质系地球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主要贡献

1983年以来,参与完成的项目有4项,主持完成的项目有8项,正在承担的项目有7项;公开发表论文2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16篇;出版专著2部。曾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并获《原地质矿产部百名跨世纪人材》称号和奖励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首届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和奖励;2001年6月27日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特殊政府津贴。

1983年参加工作,至今主持完成国家专项项目、基金项目、大调查项目等共计20余项。在"中国地质"、"中国区域地质"、"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地球物理进展"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著有"中国近海地质"、"中国海域构造地质学"、"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地形地貌"等多部专著。

在中国近海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基础上,于1997年首次提出了边缘海形成演化的"单向拉张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指出南海是在统一应力场下形成的,同时将南海海盆的形成演化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通过海盆中海山山根与其高差关系变化的研究,2000年和2001年又进一步指出南海海盆可能存在"双性"海山,发展了"单向拉张模式"。在总结朱夏院士和刘光鼎院士大地构造思想和学术成果基础上,2008年首次提出"块体构造学说",并将其作为"中国海陆地学系列图"的指导思想指导编图工作,2010年对中国及邻区进行了块体构造单元初划。

著有《中国海域构造地质学》。

获奖记录

2013年张训华获得我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4]

被评为原地质矿产部百名跨世纪人才,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中青年优秀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海洋勘测专项表彰"突出贡献者",青岛拔尖人才等。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个,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2个,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1个,地质矿产部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7个,"八五"国家科技成果大奖1个。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