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张尧学,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于湖南澧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务院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电子学报》中英文版副主编、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解放军总装备部军用计算机及软件专业组成员专家,兼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任中南大学校长。

张尧学
张尧学
出生 1956年1月
湖南澧县
国籍 中国
职业 获学士学位;

目录

人物履历

1976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湖南余家台水电站工作,测绘

员;

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在陕西(原陕西)电子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07月至1983年02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国研究生预备班学习;

1983年02月至1983年09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培训班学习;

1983年09月至1990年0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并获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03月至1995年07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任教师、副教授、教授,教研组副主任;1994年6月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

1995年2月评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07月至1995年10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教授;

1995年10月至1997年11月,电子部计算机司副司长兼全国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办公室副主任(挂职);

1997年11月至1999年06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06月至2000年06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主持工作);

2000年06月至2001年05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2001年05月至2009年0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其中,2001年11月至2006年5月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参加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07年5月至2008年9月任北京奥组委挂职总体策划部副部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06月至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2011年11月至今,中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1年10月21日,经中共教育部党组研究并与中共湖南省委商得一致,决定张尧学同志任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

2011年11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在中南大学召开教师干部大会,宣布任命张尧学同志为中南大学校长。

2011年1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任中南大学校长。

现任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个人作品

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和透明计算/云计算。1995年主持研制成功国内首台网络路由器,并推动了这一事关国家安全和信息产业核心产品的产业化。率先在国际上开展主动服务和透明计算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在时空上扩展冯诺依曼结构、把信息存储、运算和管理分开的透明计算理论与方法,并研究成功了基于该理论的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和无操作系统的透明计算终端,广泛用于我国军事、商务、教育和管理等领域,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被国外同行认为是“先于云计算,并包含了云计算”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并正向服务手机、云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家庭网等领域扩展。在网络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被美国同行称为“Zhang’s method”的交互式协议综合法,推动了网络基础理论的发展和进步。以第一获奖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IEEE AINA07最佳论文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美国IET教育基金会教育领先奖,以及亚洲开放大学联合会功勋服务奖等奖项。撰写中英文专著和教材8部,其中《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已销售100余万册,成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主要教材之一。

人物贡献

张尧学张尧学 在教育管理方面,组织建设国家第一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推动了产学研结合与大学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组织实施和推进全国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改革与建设,提出了以兼职教师为主、以实用为主、以英语授课为主,面向需求,把软件学院办成汇集各种资源的“平台”思想,推进产业与教育的结合、科技与教育的结合;提出和起草了以“教授两年不上讲台就摘帽”、“向本科生开放科技实验室”等为主的教高2001(4号)文件,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出和领导实施了全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设计了四六级考试改革新思路,并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大量用于英语教学软件和平台,推进了以听说为主的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和组织实施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本科生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组织建设了4000门大学网上精品课程、全国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系统、推进了以自主实践为主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提出和组织评选国家教学名师、建设生命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示范中心等,推动了本科教学的科教结合、产教结合;提出和组织实施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示范性高职建设工程,提出了把高职学院建设成“一个汇集各种资源的开放平台、系统进行相关课程教学和系统进行专业实习实践的二个系统、毕业后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等两个以上证书,以及一个不断对在职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的培训基地”的“一二二一”模式;领导了新一轮学科目录修订,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将艺术由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领导实施了学科设置权、特别是二级学科设置权的下放,推进完成了二级学科的完全自主设置,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

推进了研究生院设置权的下放;面向国家需求,设计和推进了学位授权制度改革,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将新的学位授权单位由全面授权改为按国家和地方特殊需求的某个学科的有限期授权,有效促进了学科结构调整和引导学校面向国家需求,准确定位,办出特色;进一步推动了面向国家需求的专业学位建设以及工程博士试点工作,进行了39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推进了985第3期工程、211第3期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平台的建设,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博士生生活费、设立博士生学术新人奖和提高研究生生活待遇等。

著有《又见木兰》《水随天去》等。


主要荣誉

年份 奖项 2015年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7年

IEEE AINA 2007最佳论文奖 (第一获奖人)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6年

中国专利优秀奖 (第一获奖人)

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效益奖一等奖 (第一获奖人)

2005年

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一获奖人)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4年

美国IET教育基金会教育领先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第一获奖人)

2002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1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获奖人)

2000年

中国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管理奖

1998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获奖人)

1997年

电子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

1996年

全国电子十大科技成果奖

1995年

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基金

1994年

霍英东基金

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奖

展开

相关信息

折叠张尧学:价值观扭曲侵蚀高校人才培养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他认为,当前社会价值观扭曲和价值缺失问题正严重侵蚀着高校的教师、学生以及管理层,现象令人堪忧。

张尧学说,中国在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还有很多问题。在担任中南大学校长的同时,也在一线带学生,张尧学认为,高校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价值观的扭曲和价值观的缺失问题。“金钱物欲的东西影响到了大学,而大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还是我们的管理层都受到一定的侵蚀,这种侵蚀我觉得还在加重,并没有得到遏制。”他说。 张尧学 张尧学

张尧学对大学的这种风气想当担忧:“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它就不是创新能力足不足的问题,因为大家太重结果,太重功利性的东西,没有建立一个好好做学问的价值观。这就使得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甚至在为社会服务等方面出现问题。”

张尧学还举例,教授不愿意上讲台,不愿意带学生,学生急功近利,想早一点毕业拿到文凭,对兴趣、理想不那么重视。管理层因为行政化对老师服务、对学生服务可能不到位。这几种情况交织在一起,学校的发展和进步就会遇到比较大的问题。

怎么才能解决当前的种种问题,张尧学认为必须通过改革才能解决。他以中南大学为例,学校建立制度化推进改革,首先解决教师目前所需要的,比如涨工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之后再解决他们参与管理的问题。“生活条件解决了,说话的地方也有了,剩下的就是建立一个安安心心做学问、干事情的一套制度。”这样把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建立起来。

折叠张尧学:我只准备当一颗改革的铺路石 记者:中南大学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场改革?所有的改革必须有危机感,有危机感才有变革的冲动,是哪些内外因素让中南大学站到了需要改革的节点上?

张:中南大学合并已经12年了,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发展的步伐也非常快。但是,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解决不了。有些问题是全国性的,也有些问题是发展快了积累下来的,这些问题是什么呢?

一是缺少制度,中国的大学是人治大于制度治理,很多事情不讲规则,每个人可以找书记校长批字,这是长期的非制度化造成的,由于没有规则化的运行,大学治理存在严重问题。 张尧学 张尧学

二是规则意识不强,从小的方面来说,比如老师随便因为什么理由就可以调课,学生交作业过了截止日期还可以一拖再拖;而在美国的大学,也许超过一分钟都会被判不及格,但我们这边还可以求情,规则的不执行对大学的杀伤力非常大。

三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创新,却没有强调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培养出来的人在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上存在严重问题,他们尤其缺乏批判精神,这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提供的服务并不优质。

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中南大学当然也存在自身的问题,如顶尖人才匮乏、科研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等,但中南大学的特点是务实,这是一所以工科和医科为主的高校,风格是乐于吃苦、敢于奉献,不浮躁,不复杂,拥有良好的改革环境,有利于推进改革。

记者:中南大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张:从大学建设的角度来讲,就是四个字:“特色、一流”;用八个字讲,就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怎么样把中南大学的特色进一步发挥出来,使它成为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我们的一切改革,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设计,围绕这个目标前进的。

我们改革的目的,核心是要激发人的活力,要激励师生们作出卓有成效的业绩,让他们觉得在中南大学学习工作虽然辛苦但很快乐。我们还要让校外的人才向往我们学校的环境和氛围,让中南大学成为汇聚优秀人才的乐土。

如果通过我们的改革,学校的招生分数提上来了,优秀学生对中南大学充满向往了,甚至在他们毕业后还觉得在母校读书真好,那我们的改革就算成功了。

记:您的一些改革举措并不新,比如要求教授上讲台,2001年教育部就推进过了,为什么这次成了改革的核心举措之一?

张:教授上讲台是我在教育部任职时推动的,但那时候教育部是从宏观层面推行的,缺乏监督;大学是中观层面,只要推进肯定有办法。我们的策略是只要教授不上课,就不能被聘任,还要扣掉他所在学院津贴总额的1%。一个人的行为会造成整个学院受到影响,这样他们就必须上讲台了。

我昨天在校内走了半天,就是去检查教授上讲台的情况执行得怎么样,发现效果还是不错的。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在制度上进行设计,保证教授不是勉强被迫走上讲台,而是会真正用心去上好课。

记者:有声音认为青年教师8年后“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在目前这种人才流动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显得有些残酷。

张:长达8年不考核,这还残酷吗?我不这么看,我原想给大家3年时间,后来学校有关部门还是给了“2+6”共8年时间,这是很宽松的条件。“非升即走”或“非升即转”在美国的大学以及国内的很多高校都有类似的制度,目的在于激发创造性,让青年教师把科研做上来。对于任何组织而言,激励他们作出好成绩都是最重要的工作,大学也不例外。

8年后,优秀的自然会脱颖而出,但我们所说的优秀,是像刘路(在大三就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的中南大学学生——编者注)那样能攻克国际难题,给世界知识宝库奉上一颗大钻石;如果谁经过8年还只能捧出一颗大鹅卵石,我不认为他有资格说自己优秀。

记者:当前中国大学最受诟病的是行政化和官本位,包括我在采访中也有不少教职工提出中南大学也存在这个问题,这场改革对此做出回应吗?

张:我们的改革就是要去掉行政化,比如对教授委员会的赋权,就是为了减少行政化的问题,我们规定教授委员会两年改选一次,委员任期不能超过4年,让每个人都有参政的机会,轮流坐庄,决策就会比较民主公平。

当然,我们管理体制还不顺,机关还有这么多人,有些人也问我为什么只改教师队伍不改机关。我只能说我不能搞革命,凡是激进的改革都搞不成,我们要最大地凝聚共识,破除改革中的障碍。所以,我多次强调我们的改革不整人,而且要讲情意,如果我们改革让人饭都没有得吃了,那宁愿不改,因为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教职工生活得更幸福。

学校行政系统的改革肯定会进行,但涉及这么多人的出路问题,会进展得非常非常慢,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记者:当前大学的浮躁之风也备受社会批判,很多高校都把引进了多少院士、长江学者作为业绩,有些甚至只重引进,不重使用,更不重培养,对校内教职工则厚此薄彼,中南大学会作出改变吗?

张:我提出过一个口号,中南大学绝不争第一。现在很多大学都在争第一,争的是数据而不是实力,中南大学就不要争那么多第一。

对于人才引进,人家愿意来,我当然乐意,但我绝不会因为需要数据好看而花天价去挖人。我对学校教职工说,我有责任有义务要让儿子和女婿享受同样的待遇,绝不会厚此薄彼。

其实,我这个校长就是一颗石子儿,在我的任期内,我只准备当一颗铺路石,我也呼吁我们院长们也当铺路石,能铺就铺点路,但我们要把中南大学持续发展进步的制度和环境建立起来。

折叠编辑本段争议事件 2013年9月27日,中南大学一名职工在校园内驾车,与横穿马路的新生军训队伍相遇,随后因通行问题与军训教官(国防生)发生矛盾冲突。中南大学经调查研究,近日对当事人作出责成其公开道歉、通报批评及扣发津贴等处罚。同时,该校党委书记高文兵、校长张尧学自请扣发一个月的工资。

折叠网络爆料:女教师开车撞教官 9月27日中午,有中南大学网友在网络上爆料:“今天军训过马路时,有辆车扬言要从队伍中穿过,连长忙去拦车,车主却踩下油门撞向连长,连长连退多步车主才停下,此时队伍已经弯曲。这时,车上下来一个人,气势汹汹地说凭什么拦她的车。”

这件事情马上在网络引发热议。有传言称车主为中南大学某学院领导。后有知情网友表示,车主实为该校网络教育学院的蔡某。

记者经查询该学院的相关网页发现,蔡某负责的工作是资源管理,并非院领导。根据网友发布的图片,蔡某当时驾驶的是一辆银色丰田车。

折叠情况通报:还原事情经过 9月30日晚上9时30分,中南大学官方微博@中南大学新闻网以长微博形式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

通报称,9月27日上午,网络教育学院职工蔡某驾车经过新校区体育场东侧马路时,与正在横穿此路段的2013级新生军训队伍相遇。蔡某脚踏刹车,未关闭发动机,以待驶状态停在学生队伍侧面。军训教官(国防生,下同)廖希平发现此情况后,为学生安全考虑,立即到队侧将车挡住,示意蔡让学生队伍通过后再走。蔡不听劝告,反而要求让车辆先行通过,此时车辆两次向前微移,蹭到廖希平腿部。

这一行为引起廖希平及其他在场教官胡志宏等人的不满,将车挡住并拍打引擎盖要求其停下。蔡某下车后情绪激动,两次拉扯廖希平,不让其离开,并说了一些与其身份很不相称的话,引起更多教官不满并纷纷加入争吵,使矛盾进一步升级。

折叠学校处罚:书记校长先自罚 通报称,蔡某的不当行为在军训学生和教官中引起强烈不满,师生纷纷谴责其不当行为,并经网络传播,给学校声誉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鉴于以上事实,为严肃校纪校风,依据《中南大学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南大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条例》等管理文件,校党委书记高文兵、校长张尧学因负有领导和教育责任,自请扣发一个月的工资。

同时,经学校研究,网络教育学院院长曹中一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疏于对职工的日常教育管理,事发后未能及时妥善处置,扣发一个月的绩效津贴;责成当事人蔡某当面向学生和军训教官公开道歉,对其不当行为在全校范围内通报批评,扣发其一个月的绩效津贴。

此外,通报指出,“机动车礼让或避让行人是一般性交通安全常识……但礼让是互相的,(军训队伍)应尽可能快速跑步通过;如队伍过长,则指挥者应适度掌握,分段截停队伍,让已停车辆过去,不使积压太多。”

获奖争议

2015年1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及其团队以“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获得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获得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张尧学及其科研团队的获奖项目实为“远程桌面项目”,且涉嫌抄袭国外IT工程师上传的开源代码。2015年2月,张尧学回应,被质疑抄袭项目不是获奖项目,透明桌面项目使用部分开源代码是“合法”、“合理”使用。

参考资料

1. 张尧学个人简历 2. 张尧学透明计算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2015-2-5] 3.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我只准备当一颗改革的铺路石 4. 中南大学职工与国防生冲突 校长自请扣1月工资 5. 中南大学校长否认“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抄袭” . [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