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张仲景怎么发明的饺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仲景

来自网络的图片

张仲景怎么发明的饺子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发明。一个给人看病的医生,是如何发明了一道影响深远的美食的呢?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背后的典故故事。首先,我们还是要对张仲景有一个简单的认识,看看他的生平经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就不要错过啦。[1]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人,大约于公元150至154年间在南阳出生,也就是当今的河南省出生。

他年少时就有雄心壮志,对扁鹊等名医极为仰慕,立志要练就一身高超的医术。东汉末年那个时代,战乱不息,百姓生活困苦。加之天灾不断,疫病横行,老百姓本来就贫病交加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张仲景所在的家族还个大家族,约有200多人,却在短短不足10年的时间里,有三分之二的族人因疫症死亡。张仲景在书中写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正是处于这样忧患艰难的环境中,张仲景更加坚决了学医救人的决心。

张仲景拜同族亲戚张伯祖为师,苦读医书,从学医者必先学习的汤头歌开始背诵,到将《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背诵的滚瓜烂熟,加之行医实践与细心观察、耐心揣摩,勤加思考,张仲景很快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神医。

张仲景在行医时,不仅能从医书古籍中吸取前人的智慧经验,自己也能结合他遇到的实际症状,对这些智慧经验进行深入延展和应用。他特别喜欢研读《素问》,对《素问》中提出的“伤寒”、“病热”等理论,做出了切实的研究。

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创新性的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医学见解。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行医与研究,张仲景写出了一本普惠世人的医书名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经后代人的整理,到宋朝时,这部旷世医书,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本医学典籍传承后世。 张仲景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医学,他对做官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当时家族和社会袭官制度的原因,他也当过官。他在当官时期,就极为关心百姓疾苦,经常定期出诊,为百姓看病。饺子,则是张仲景在弃官还乡的路上发明出来的。

张仲景与饺子

当时,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无官一身轻的张仲景正怀着激动欣喜的心情,走在返乡的路上。可离家乡越近,张仲景的心情越沉重难受。他看到严寒刺骨的寒冬中,很多老百姓连御寒的衣物都没有,一个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冻到青黑的脸上,耳朵都冻伤到疮烂流脓了。 张仲景医者仁心,实在无法忍受看到老百姓这样痛苦。他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根据自己行医大半辈子的经验,还有厨房中得到的灵感启发,研制出了“祛寒娇耳汤”。这个似药非药,似汤非汤的食物,就是现代水饺的雏形。 做法就是,把发热的食物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一起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形状,然后下锅煮熟,吃的时候“娇耳”与汤水一同服下,全身发热,冻伤的耳朵也能恢复不少。

经过后世传说,都是老百姓吃了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耳朵立马就好了,而且永远不会冻伤,这当然未免太过神话,却也是老百姓感激和怀念张仲景的一种情感体现。

张仲景发明这个“祛寒汤”后,就让他的弟子们,在空地上搭起救济木棚,支棱起一口大铁锅,将一个个含有驱寒药的“娇耳”放在锅中煮熟,然后免费给贫病交加的穷人们赠送。

穷人们吃了,熬过了那个严寒的冬季,都深切感念张仲景的恩德。

大约在公元215至219年,张仲景医者难自医,因病去世,他去世当天是冬至,感念张仲景恩德的老百姓们,便在冬至这一天包“娇耳”煮汤喝,以此来纪念他。

渐渐的,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沉淀,“娇耳”便成为了现代的饺子,人们也不止在冬至当天吃,在许多重要的节气节日里,都会包饺子吃,也成为中国老百姓最爱的美食之一。

对于当代的孩子们来说,我们国家和平昌盛,根本无法体会到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那般乱世的饿殍遍野的惨状。 所以,很多家庭条件好深受父母溺爱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知民间疾苦为何物。这样没有艰苦奋斗传承的孩子,怎么让他们了解历史,了解以往,刻苦磨砺自身呢?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熟读历史,并熟读与食物有关的历史,能珍惜食物,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