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延迟性肌肉酸痛

延迟性肌肉酸痛
图片来自照护线上

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一般简称DOMS)是指人体从事不习惯运动后,所出现的肌肉疼痛或不舒适的感觉。由于这种疼痛并不是发生在运动后即刻,而是在发生在运动后24小时-48小时,所以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延迟性肌肉酸痛是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几乎每个有训练经历的人、甚至从事不习惯体力活动的人都有延迟性肌肉酸痛的体验。

延迟性肌肉酸痛一般发生在运动后12到24小时开始,大概运动后1到3天最明显,你会发现昨日运动到的那区块变得不灵活,会痛还有僵硬感,虽然通常放著不使用那区肌肉时是不会痛的,但当开始要收缩、伸展肌肉时感到痛,直接压那块肌肉也会痛。例如举完哑铃的隔天,走路没事,但抱起小孩时似乎有点无力。


目录

发生的原因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们对运动性肌肉酸痛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和运动性肌肉结构损伤有密切关系,进一步表明延迟性肌肉酸痛是运动肌纤维损伤所致的假设。延迟性肌肉酸痛主要是由于“过度”使用肌肉所致。肌肉收缩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都可造成延迟性肌肉酸痛。延迟性肌肉酸痛程度取决于肌肉收缩强度和持续时间,其中肌肉收缩强度与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关系更为密切。运动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如肌肉及结缔组织损伤、肌肉中代谢产物堆积、温度增加和中枢神经控制改变等,都可以引起延迟性肌肉酸痛,因此,目前尚不能确定是那一种因素导致了延迟性肌肉酸痛。

长时间不习惯的运动、特别是离心工作容易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因此,研究者常采用上、下肢的大负荷离心性力量练习诱发延迟性肌肉酸痛症状。[1]


延迟性肌肉酸痛起源于肌肉的微型受伤

延迟性肌肉酸痛
 
图片来自照护线上

过去讲到运动后肌肉酸痛,很多人会说这是乳酸堆积而引起的,但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延迟性肌肉酸痛”,与乳酸堆积无关,而是肌肉纤维有些微型受伤,当肌肉有这些微型受伤,破坏了肌肉纤维和结缔组织间的蛋白质结构,造成组织发炎,细胞的环境改变了,代谢产物变多了,渗透压出现变化,影响到附近的感觉神经与压力感受器,因此就带来了酸痛的副作用。

其实,延迟性肌肉酸痛不只是会让人感到肌肉局部酸痛,可能受影响到的肢体还可能变得有点肿,关节变得僵硬,活动度较不好,肌力也会暂时性的下降;假使在当下抽血,也可能发现血液中的肌酸磷化酵素creatine kinase数值上升。


延迟性肌肉酸痛怎么办?

1.训练前的暖身预防

2.健身补给品预防

3.训练后的营养补充

4.训练后的动态舒缓

5.训练后的伸展、按摩放松

6.循序渐进的训练课表[2]


哪些状况容易引发延迟性肌肉酸痛

延迟性肌肉酸痛
 
图片来自照护线上

如果是久久运动一次的人,突然跑去运动,就比较有可能引发延迟性肌肉酸痛。不过,即使是运动老手,只要运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改变了,例如你训练的反复次数愈多次;或是强度愈高,像是本来用走的,这次改成用跑的,就比较容易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或者本来是运动半小时,这次突然运动了两个半小时;当肌肉群并不习惯这样的操练,就愈容易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

另外,在不同训练中,“离心收缩”的训练最容易出现延迟性肌肉酸痛,“离心收缩”代表肌肉一边用力,一边拉长肌肉。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举哑铃练二头肌的时候,当二头肌收缩,用力将哑铃朝向自己,这时是“向心收缩”;但要把哑铃放下的时候,二头肌同样要用力,这时肌肉纤维拉长,就是“离心收缩”。所以在重训“放下重量”的过程属于离心收缩。除了重训放下重量的过程,其他如走下楼梯,往下坡跑步,深蹲,伏地挺身等都会有较多离心收缩的训练。

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张力最强,最容易导致肌肉的微型伤害。不过,肌肉受到微型伤害虽然会带来延迟性肌肉酸痛,但身体修复伤害后,就会让肌肉更强健,因此一般强调离心收缩的训练,是最能够促进肌肥大,也就是练出养眼大肌肉的好方法。所以,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点“no pain, no gain”的味道,想要肌肉练壮,就得经历肌肉反复微型受伤及其伴随的延迟性肌肉酸痛。


改善延迟性肌肉酸痛

既然肌肉变壮与延迟性肌肉受伤是一体两面,我们总是要能理解,训练是有重量,有负担的,它会带来好处,但也会对心理和生理带来直接的压力。所以,我们对运动训练这件事情,还是要点基础的理解与计画,总不能练一次,痛个十天不能动,这样一曝十寒可不行。又或者,你的自我要求上升,总想要多加训练,要求“效果极大化”的锻炼,但真的实行之后,又发现身体状况实在赶不上。那要怎么做呢?

延迟性肌肉酸痛
 
图片来自照护线上

● 运动前:制定适当的运动计画 所有的训练计划,都要考虑到训练与恢复之间的平衡。多数人运动的目标是要迈向健康,而不是朝著健体或健美的方向走去,因此当考虑到保持健康的话,我们的运动计画应该是尽量让每天的自己都能动个三十到六十分钟,并在过程中减少疲惫及减少肌肉受伤的机会,才能每天继续动。假使选择了超过了现在身体能负担的程度,引发严重的肌肉受伤与延迟性肌肉酸痛,不仅肌力下降,本体感觉变差,受伤的机会更是大增。

● 运动刚开始:加强热身 想要改善延迟性肌肉酸痛,可以在运动前花更长的时间做热身。想想看,假使在肌肉还过度紧绷的时候直接做训练,受伤的机会当然会比较大;如果花多一点时间,先让身体做一些大关节的简单动作,并且让心律上升,血流加速,身体热起来,肌肉受伤的机会就比较小。

● 运动中:10%规则 运动过程中,请谨记10%规则。10%规则可以运用运动强度、时间、与距离。例如今天当你想要加强运动的强度,不要一下子提高太多,原本用走的,可以先改成用快走,而不要一下子就开始跑起来。或者跑步、爬山的距离,原本如果是习惯5000公尺的话,想加强就多增加个500公尺就好,不要一下子跑个10000公尺。不管是运动时间长短,或是重训时的重量上升,也都可以用10%规则来做个安全保险的选择。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10%规则来思考整个训练计画。让90%的训练时间做原本自己习惯且做得到的程度,保持好好运动的感觉;用10%的时间来做比较挑战或高强度的训练,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你不用每一天都要挑战新的做法新的强度,用10%规则来做整体规划,会比较安全,受伤机会比较小。

● 运动结束阶段:低冲击有氧与动态伸展 当运动要告一段落,要记得留一些时间给低冲击的有氧或做些动态伸展,尤其是做完重训之后,可以马上做。这样可以增加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也能减缓因为锻炼而引起的肌肉受伤及发炎。


延迟性肌肉酸痛
 
图片来自照护线上

● 运动后:按摩、伸展、或使用滚筒 有的研究认为,运动后两个小时内若有做个20到30分钟的按摩,可以减缓一天后的延迟性肌肉酸痛,而且按摩不仅能降低自我评估的痛觉感,若抽血验一些肌肉受伤的指数,也能发现按摩可以降低这些化学分子的浓度。

其他的局部压迫技巧,像是伸展、使用滚筒、或是水疗,也都有类似的好处,主要是增加局部血液及淋巴的循环,较快能清除局部受伤的代谢废物。(第一次使用就上手!用滚筒改善僵硬筋膜)[3]


视频

3招辨别 肌肉酸痛 运动伤害!什么是 DOMS? 延迟性肌肉酸痛 不是 乳酸堆积?!【 堡你平安 】 侯钟堡医师 @tvbshealth20

延迟性肌肉酸痛|8分钟了解健身酸痛|运动酸痛怎么办?

训练后延迟性酸痛对增加肌肉重要吗?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延迟性肌肉酸痛,运动生理周讯
  2. 延迟性肌肉酸痛,学习健美知识网站
  3. 延迟性肌肉酸痛,照护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