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的圖片

幽(拼音:yōu)是現代漢語次常用字 ,最早見於甲骨文 。本義是指物體的色度,又表黑色。由此兩義引申出昏暗等義,又引申出隱蔽的意義,後由隱蔽義引申出囚禁等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幽

拼音; yōu

注音; ㄧㄡ

部首; 幺

筆畫數; 9

部外筆畫; 6

平水韻; 平聲十一尤

統一碼; 5E7D

五筆; XXMK

倉頡; XXMK

鄭碼; ZZZL

四角; 22770

筆順; 丨フフ丶フフ丶フ丨

字級; 次常用字,一級字

字源演變

"↶"之同源分化字。本作↶,像兩束絲相併之形,可用表物體之色度。為了區別詞義,卜辭又追加火旁孳乳出"幽"字。金文襲之。字1、字2中上面是"絲"字,下面是"火"字。因古文字山形與火形易混,後世火旁訛作山形,所以《說文》中"從山、中↶"的說法是錯誤的。漢隸字形與金文相同。楷書則將兩束絲變成兩個"幺"字,成為"幽"字。從《金文大字典》以為'幽"字本義指微火,並謂"今杭縣人猶謂火微為幽"。甲骨文中"幽"或用於表物體之色度,這種顏色近於微火之色。古文獻中,"幽"字或指黑色,假為"黝"。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幽,皮借為黝。"由上述意義,"幽"字可引申為昏暗、微弱義,還可引申為幽靜、幽雅義。牆盤:"青(靜幽高且(祖)才(在)微靈處。"(內心幽靜的高祖安好地居住在微國)由幽靜義又可引申為隱蔽義。《說文》:"幽,隱也。"由隱蔽義亦可引申為囚禁義。

古文解釋

說文解字 隱也。從山中↶,↶亦聲。於虬切。

說文解字注 隱也。

【踏部】曰:"隱,蔽也。"小雅。桑葉有幽。毛曰:"幽,黑色也。"此謂"幽"為"黝"之假借。玉藻幽衡。鄭雲:"幽,讀為'黝'。"毛不易字。鄭則易之周禮牧人陰祀用幽牲。守祧幽堊之。鄭司農皆幽讀為黝。引爾雅地謂之黝。今本幽黝字互訛。

從山↶。

幽從山猶隱從踏。取遮蔽之意。從↶者、微則隱也。

↶亦聲。於虬切。

三部。

康熙

《唐韻》、《集韻》:於虬切,《韻會》:幺虬切,《正韻》:於尤切,並音呦。《說文》:幽隱也。《易·履卦》:幽人貞吉。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禮·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注:謂六合幽隱之處也。

又《爾雅·釋詁》: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

又《玉篇》:幽,深遠也。《易·繫辭》:無有遠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無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詩·小雅》:幽幽南山。注:幽幽,深遠也。

又《玉篇》:幽,不明。《正韻》:幽,暗也。《書·舜典》:黜陟幽明。注: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禮·檀弓》:望反諸幽,求諸鬼神之道也。注:鬼神處幽暗。

又《正韻》:幽,囚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紲。楊惲《報孫會宗書》:身幽北闕。

又州名。《書·舜典》:肇十有二州。傳: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為幽州幷州。《爾雅·釋地》:燕曰幽州。疏:燕其氣深要,厥性剽疾,故曰幽。幽,要也。

又地名。《左傳·莊十六年》:同盟於幽。注:幽,宋地。

又國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思幽之國,思士不妻,思女不夫。注:言其人直思感而氣通,無配合而生子。

又姓。《廣韻》:出《姓苑》。

又與"黝"通。《集韻》:黝,或作"幽"。《禮·玉藻》:一命縕紱幽衡,再命赤紱幽衡。注:幽,讀為"黝黑"之"黝"。

又葉於交切,音窔。《道藏歌》:回舞太空嶺,六氣運重幽。我際豈能窮,使爾終不雕。

又《詩·小雅》:隰桑有阿,其葉有幽。既見君子,德音孔膠。傳:幽,黑色。[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