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常玉」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ed對話 | 貢獻
行 1: 行 1:
== 生平 ==
 
 
 
[[File:常玉.jpg|有框|居中|[https://ravenel.com/upimg/artist/2.jpg 原圖鏈接][https://ravenel.com/ 來自ravenel.com 圖片]]]
 
[[File:常玉.jpg|有框|居中|[https://ravenel.com/upimg/artist/2.jpg 原圖鏈接][https://ravenel.com/ 來自ravenel.com 圖片]]]
  

於 2019年4月30日 (二) 13:22 的修訂

常玉(1901年10月14日-1966年8月12日),生於中國四川順慶的富裕家庭,常玉幼時學習書畫,啟蒙自父親,其後跟隨書法名家趙熙學習,在兄長的財力幫忙下,最後走上藝術家之路 [1],被稱為「東方馬諦斯」、「中國的蒙迪里安尼」。

常玉17歲赴上海私人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其後在1919年再到日本習畫一年 [2],並於1921年在五四運動掀起的熱潮下前往巴黎,與同時代的徐悲鴻、林風眠和潘玉良成為中國首批留法學畫的學生。[3] 常玉初到巴黎隨即融入極富藝術氣息的生活方式,與徐悲鴻、林風眠不同,常玉並未進入正統的美術學院學習,而是在大茅舍藝術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不受拘束地對模特進行速寫,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藝術家交流,啟發靈感。常玉當時表達了常玉當時悠遊藝術之都的愉悅心境反映在他的繪畫風格當中。常玉試圖把中國傳統與西方風格結合,巧妙地融合東西方藝術,激出了前所未見的火花,讓畫風簡約而用色典雅恬淡,脫俗出眾的同時也富有東方的韻味。[4][5] 常玉在1938年曾返國一次,繼承其兄的遺產,之後便長居巴黎。在1934年,三十多歲的常玉就被出現在法國的「當代藝術家生平字典」中,足見常玉具備過人的藝術才華。[6]

三十年代本來讓常玉有機會在西方藝術史上佔一席位,可惜他「我行我素」的公子哥兒脾性使他失去了多個機遇。[7] 常玉因其個性「淡泊名利」,不能容忍畫商凌駕自己,當有人希望買他的作品的時候,他就拒絕收錢,把畫送人。請他畫像的話就必須約法三章:一先付錢,二畫的時候不要看,三畫完後拿了就走,不允許提意見。他「不合作」態度使常玉和畫商和藝術市場的行徑無法適應最後日漸潦倒、困窘。[8][9] 到法國的第十個年頭,常玉長兄常俊民經營的絲廠倒閉,次年離世。[10]隨著家道中落,常玉在法國的生活變得不輕鬆,畫作風格也染上了憂鬱的感覺。晚期的畫作也漸漸看到常玉融入中國民俗藝術,表現出濃烈的思鄕情感。[11]

在1966年8月12日凌晨,人們發現常玉在巴黎的工作室因煤氣洩漏去世。他結束了懷才不遇的異鄉人生。[12]

作品

常玉的作品懶散以及不苟小節,有水彩、水墨、鉛筆、炭筆、油畫的​​作品等。裸女為他最知名的主題,晚年則多是動物和花卉靜物。常玉擅長用鉛筆勾勒裸女素描,是他中國傳統書畫的功力,再配上當時巴黎最流行的技巧,以炭筆暈染輪廓。常玉常玉將難以捉模的異性肢體語言簡化,能夠以非常簡單的線條捕捉模特兒的神態,故有「中國馬諦斯」之稱。只要一筆,他就能畫上萬種風情,就像一首詩,能用最少的字,形容最複雜的情感。[13]常玉手下的裸女都是上半身短小、腿部誇張的肥大,脂潤肌滿、風情萬種。除此之外,模特兒往往只有一隻眼睛、鼻和嘴唇,有欲言又止、若有所思,或冷眼不屑的感覺。[14]

前蘇富比台灣區董事長衣淑凡是第一位把常玉作品送上國際藝術市場的推手。她曾說過,「常玉就是在講線條的故事。我們欣賞的其實是他的線條,以及那些線條形成的感覺,只不過那些線條剛好被畫成了女人、動物、或是花草。同樣地,有些畫作裡是沒有線條的裸女或動物,那時我們欣賞的就是形狀,和形狀構成的感覺。不但融合中西,也融合不同的藝術風格;各方交會在屬於他自己的繪畫語境中,毫無違和感,這是常玉的厲害之處。」常玉用了中國筆法的功底去畫上巴黎的浪漫,並用西方的色彩去描述東方的意境。[15] 在2006年,常玉的油畫《花中君子》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會上以2812萬港元成交,打破華人畫家油畫拍賣的紀錄。[16]

常玉作品-花中君子 原圖鏈接來自baozang.com圖片

常玉晚期49件油畫作品現由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收藏。[17]

相關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