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帝释天化为老织师,只为供养大迦叶尊者

帝释天化为老织师,只为供养大迦叶尊者,“人闻说施者,犹尚能布施,况我见施报,明了自证知。父母及亲友,拔济欲利益,无能及布施,离于生死苦。施报如形影,处处与安乐,生死险难中,唯施相随逐。于雨风寒雪,唯施能安乐,如行险恶路,资严悉具足。施能为疲乏,安隐之善乘,险恶贼难处,施即是善伴。施除诸畏恐,众救中最厚,处于怨贼中,施即是利剑。施为最妙药,能除于重病,行于不平处,用施以为杖。”   

目录

原文

过去摩诃迦叶尊者,证得解脱三昧,入深禅定,为使生死流转中福德浅薄者,能种下善因,得无量福报,因此在一日早上,尊者迦叶特别搭上佛陀送他的僧伽梨衣,至聚落乞食。看到大迦叶身着法服,威仪禅寂,徐步安详,举止言行,散发着慈悲智慧的光芒,人们不禁赞叹:那位就是大迦叶尊者,他身上穿着僧伽梨,多么地庄严详和,听说世尊说法的时候,在人天大众之前,特别分半座给大迦叶同坐。

当时,佛陀也以偈子赞叹迦叶尊者:“汝今修行善,如月渐增长,如空中动手,无有障碍者,身如清净水,无有诸尘翳,佛常于众前,赞叹其功德。乃至未来世,弥勒成佛时,亦复赞叹彼,而告大众言:“‘此是牟尼尊,苦行之弟子,具十二头陀,少欲知足中,最名为第一,此名为迦叶。’人天八部前,赞叹其功德。”

帝释天遥见大迦叶尊者安详徐步,远远地在天宫殿中合掌作礼。帝释天的后妃,名叫舍之,在一旁看了,问道:“天王今天见到谁?为何如此地恭敬?”帝释天回答:“释迦佛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出家前虽然娶了举世无双的金色娇妻,但心中系念道法,夫妻同室而无所染着;出家后持戒清净,身依于禅定,法喜安乐,以智慧犁耕心地,耘除一切邪见不善无明之草,得到了真正解脱道果,是世间最尊、最胜福田,如果能供养他,所得福报必定殊胜倍常。”

天后舍之以敬重心看着帝释天,赞叹道:“天王您居处尊贵之位,仍然有修福的善心,真是难能可贵啊!”帝释天以偈回答:“以施因缘故,我最得自在,天人阿修罗,爱重尊敬我,昼夜忆念施,故我得如是,如得多伏藏,众宝盈满出。”

于是帝释天化作一位贫穷的老织布人,天后舍之亦随着化为老妇人,二人穿着破烂弊坏的粗衣,夫妇相随,坐在通庄道边,尊者必经的路边休息。尊者遥见老织师夫妇,弊衣下贱,心中作念:“世上最穷苦悲惨的人,不会有超过这两人的了。”因此便走了过去,希望能说法劝慰他们。

老织师见尊者来到,赶忙起身执持尊者之钵,盛了满满的天须陀食,恭敬地供奉尊者。尊者见了钵中食物,马上心生怀疑,即说偈言:“彼人极贫贱,饮食乃殊妙,此事可惊疑,极是颠倒相。”

尊者随即以慧眼观之,发现老织师原来是帝释化身,便说道:“天王,您真是乐修福德呀!以此方便为求尊胜。今日却舍尊胜相,现形贫贱人,衣此弊坏衣,羸悴又老朽,远离于天宫,化现在道边。”尊者又说道:“我今欲使无福众生得种福田、成胜福业,后世远离贫苦。天王您福德早已具足,怎么还需要以食物供养我求胜福业呢?”

尔时帝释天还复天身,上前顶礼尊者,作是偈言:“我见施获报,获得诸胜利,资业已广大,倍生于信心。大德为何故,而乃遮止我?”复以偈劝修:

“人闻说施者,犹尚能布施,况我见施报,明了自证知。父母及亲友,拔济欲利益,无能及布施,离于生死苦。施报如形影,处处与安乐,生死险难中,唯施相随逐。于雨风寒雪,唯施能安乐,如行险恶路,资严悉具足。施能为疲乏,安隐之善乘,险恶贼难处,施即是善伴。施除诸畏恐,众救中最厚,处于怨贼中,施即是利剑。施为最妙药,能除于重病,行于不平处,用施以为杖。”

帝释天说完此偈语,恭敬地供养大迦叶尊者后,便回到天宫。[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