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帝国

增加 6,76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帝国,原指国家元首或统治者称为皇帝、天皇或女皇的君主制国家,但通常亦泛指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往往统治或支配多个…”
帝国,原指国家元首或统治者称为皇帝、天皇或女皇的君主制国家,但通常亦泛指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往往统治或支配多个民族或邦国的强盛一时的国家。现在有些大的企业或被一个人控制的政治或经济实体也被称为帝国,如商业帝国。

“帝国”为西文empire的汉译词,帝国一词基本不见于十九世纪前中文的文献中[1][2][3]。在1850年时,梁廷枏出版的《夷氛纪略》是中国文人最早以汉语词汇“帝国”反映西方“empire”一词的用例,之后该词由严复译介而来后逐渐普及[2][4]。

现在定义的帝国一般是指领土辽阔,帝统治民族众多,拥有持续传统的强大君主制政体国家,其统治者在汉语中通常称为皇帝或女皇,或依其传统有不同称呼。帝国通常是由兼并一系列小型的王国之后形成。其次帝国的疆域可以灵活调整,而且可以几乎无限扩张。帝国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知,就可以拿取更多其他国家和领土。

并不一定要有军事征服才有能有帝国。譬如哈布斯堡帝国是因为许多联姻,交织形成的关系。此外,在现代论述帝国的规模也并非重点。即使规模小之又小,也可能符合帝国的定义。譬如雅典帝国,就算在国力的巅峰之时,面积和人口也远不及今日之希腊。

== 传统意义上的帝国 ==


世界历史上主要的帝国有:公元前6至4世纪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贵霜王朝]]、[[莫卧儿王朝]]等王朝、公元前3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国]]歷代皇朝([[秦朝|秦]]至[[清朝|清]])、公元前后至4世纪的[[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萨拉森帝国]],包括[[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阿比西尼亞帝國]]([[埃塞俄比亞]]帝國)、[[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法兰西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大日本帝国]]等。

有些君主制国家(实际上領土並不一定廣大)以帝国作为正式国号,如1822年至1889年的[[巴西帝国]],1821至1823年、1864至1867年间的[[墨西哥第二帝國|墨西哥帝国]],1889年至1974年的[[埃塞俄比亚帝国]],1897年至1910年的[[大韓帝國]],1976年至1979年的[[中非帝国]]。

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波斯帝国也常被视为王国。古希腊历史著作中一般称波斯君主为国王([[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但實際上出於不承認國家間不平等外交的緣故。另外,对于神圣罗马帝国是否是一个国家尚存在争议。
== 广义的用法 ==


广义上帝国的含义要宽泛很多,只要是统治或支配的地域广阔,在国际上或某一地区强盛一时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帝国。且不论政体是否为[[君主制]],这些国家本身一般并不称自己为帝国,如[[古希腊]]的“[[雅典帝国]]”,中世纪的“[[威尼斯帝国]]”,近代的[[殖民帝国]]如[[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帝国]]等。

历史上有一些规模庞大但统一时间很短,通过短期的军事征服暂时建立起来的国家,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时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一世]]在位时的[[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也被称为帝国。

很多强大的以及中等勢力的古代君主制国家常被后世历史学者称为帝国,如[[赫梯]]帝国、[[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帕提亚帝国]]([[安息 (国家)|安息]])、[[匈人帝国]]、[[萨珊王朝|萨珊帝国]]、[[拉丁帝国]](罗马尼亚帝国)、[[尼西亚帝国]]、[[加纳帝国]]、[[马里帝国]]、[[桑海帝国]]、[[阿兹特克文明|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等。

还有一些存在时间很短、疆域辽阔又没有一个正式的或合理国号的政权,常用其创立者的名字命名为帝国,如[[塞尔柱帝国|塞尔柱突厥帝国]]、[[帖木儿帝国]](理论上属于[[西察合台汗国]])。

「帝國」不是傳統中國的固有詞彙,而是在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中誕生的新詞,是對一個西方詞彙對應的漢語表達。中國人對自身所在共同體的表達習慣是「天下」、「我朝」等,在近代以前中國並未使用帝國這類政體的稱呼。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原因中国也有一种独特而又较为狭义的帝国观念,即只有中国的帝国才被作为唯一的合法的帝国。现代以前的[[中国人]]一般认为只有统治整个中国的君主才能合法地使用「天子」或「皇帝」的称号,所以若西方廣義的理论上只有[[中国朝代|中国的历代王朝]]才是帝国。諸侯國與[[藩属国]]及或其他国家的君主只能被称为[[国王]]、[[王]]、[[酋长]]、[[单于]]、[[大汗]]或使用音译。

由於中國古代不存在所謂的帝國的稱呼,对皇帝和「帝国」这个概念的連結也有其特别的意义而与近现代以后中国作为对外国和其君主的称呼不同。歷代的正統王朝,一般自稱是「朝」,也就是代表上天行使天命的政權,其統治者一般稱呼「天子」。
而中国古代的皇帝这个称谓是由[[秦始皇]]第一个使用并开始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和帝在此之前是作为分开的称谓使用;皇通常是作为伟大先人宗祖和神的称谓,而帝一般被作为一切的统治者的称谓。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三皇五帝#五帝|五帝]]便将称谓合并以表明自己的伟大。这个称谓比起一般的称谓更加带有[[君权神授]]的色彩,即使如此,皇帝稱呼仍然與天子交互使用。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不論是國,王還是帝,只有被稱為「王朝」的政權才代表著天下承認,具是有天命正朔的天子政權。同时古代中国将自己称之为中央之国认为[[天下]]一切都是属于天子自己的,不只是作为一个强大君权国家的称谓而是作为带有神化的意义。

现代的“帝国”更多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而并非指其实质的政体,著名的有[[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大德意志|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
110,1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