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希臘人

希臘人(希臘語: Έλληνες;拉丁語:Hellas)是希臘和塞浦路斯的主體民族,生活於歐洲的巴爾幹半島南端。希臘北與保加利亞、北馬其頓以及阿爾巴尼亞接壤,東與土耳其接壤,瀕臨愛琴海,西南臨愛奧尼亞海地中海。希臘被譽為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擁有悠久的歷史,並對三大洲的歷史發展有過重大影響。希臘被視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歷史可上溯到古希臘。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100年克里特島曾出現米諾斯文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5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出現邁錫尼文明,公元前800年形成奴隸制國家,公元前5世紀發展至以雅典和斯巴達為代表的希臘城邦鼎盛時期。公元前146年併入羅馬帝國。 後成為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部分,以希臘語及希臘文化為主導。15世紀中期被奧斯曼帝國統治。1821年,爆發希臘獨立戰爭。1832年建立希臘王國。1974年通過全民公投改為共和制。

簡介

希臘人是希臘、塞浦路斯的主體民族,自稱亞該俄斯人(Acheos)或達拉俄斯人(Danaos),是古希臘人的後裔。有些分布於美國、俄羅斯、烏克蘭、澳大利亞和土耳其等國。多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部分屬阿爾卑斯類型。使用希臘語,屬印歐語系希臘語族。文字有古希臘文與新希臘文之分。多信東正教,少數信天主教伊斯蘭教

在希臘大多數人以說現代希臘語為主,與古希臘的語言有一點區別。

民族歷史

在前7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革命開始影響到當時的巴爾幹半島與希臘地區。約西元前二十世紀,來自於歐洲的印歐部族--愛奧尼亞人亞該亞人多利安人等等,這些部族自稱為希倫人(Hellense),他們進入愛琴海一帶,並且移居此地,向愛琴海沿岸的民族學習,進而吸收他們的文化與知識,希倫人因此逐漸文明化,其後趕走原居於愛琴海沿岸的民族,成為希臘人的祖先。在前8~前6世紀,建立雅典、斯巴達等奴隸制城邦國家。同時,相互間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稱謂——希倫人,即古希臘人。前5世紀建立起高度的古代文明。前8世紀起,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殖民,使古希臘語和古希臘文明得以廣泛傳播,對歐洲文化產生深遠影響。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腓力二世首先統一了希臘。其子亞歷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區,將希臘文化和科學自東地中海地區傳播至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世紀希臘被羅馬所吞併,成為羅馬帝國及其繼承國拜占庭帝國的核心組成部分,其中後者為希臘語言及文化所主導。公元1世紀希臘正教會建立起來,塑造了現代希臘的文化認同,並將希臘傳統傳播至正教世界。後受羅馬、拜占庭、奧斯曼等帝國的統治。歷史上曾有瓦拉赫人、斯拉夫人阿爾巴尼亞人土耳其人相繼遷入,但均被同化,同時亦使希臘的語言、文化、風俗等增添新因素。18~19世紀,隨着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反對奧斯曼帝國的鬥爭的開展,各種民族和文化因素進一步融合,最終形成現代民族,1832年建立希臘王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參加協約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德軍占領。政府與王室流亡國外。在「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下希臘進行了反法西斯侵略的武裝鬥爭。1967年軍人發動政變,實行軍人專政。1974年確立共和制政體。希臘人過去多以農業為生,畜牧業、漁業、手工業和商業自古就很發達,但現代工業一直比較落後。至1970年,工業產值始超過農業產值。現已發展起冶金、化工、電機、造船、採礦、塑料、紡織和食品等工業。海運業發達,為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1980年,其商船噸位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14%以上 ,居世界第三位。全國實行9年制義務教育,人民文化教育水平一般較高。

文化

古希臘文學反映了歐洲從氏族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時期的現實生活,特別體現了古代世界的人們對戰爭與和平、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思考。古希臘時代顯赫的英雄行為和社會歷史的重大變遷都在文學作品中得以深刻的體現。這些文學作品不僅為整個西方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調,也為人們研究古希臘世界的歷史與社會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料。

由於古希臘海灣、海島眾多,航海業發達,因此同其他地區,特別是同埃及和西亞各國有着廣泛的商業、文化聯繫。早在古希臘文明誕生之前,在西亞的兩河流域的峽谷里就連綿不斷地產生了蘇美爾文明、巴比倫文明和亞述文明。那裡已經具備了較先進的書寫、冶金、紡織等手工藝術,數學、天文學、建築學也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地處北非的埃及,在工業、農業、科學、文學藝術方面也出現了古代罕見的奇蹟。這一切都對希臘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希臘人從古老的東方文化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以滋潤自己,希臘文學也具有顯著的東方色彩。

古希臘文學表現了古希臘人對宇宙、自然與人生的理解與思考,其中蘊涵着他們較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內容。外部世界的神秘莫測、大自然的不可駕馭、人生的變幻無常,使他們形成了帶有宗教宿命論色彩的「命運觀」。體現於文學中,就是命運對人具有絕對的控制性和不可改變性,人必須服從命運的安排,但人又可以在命定的範圍內發揮最大的才幹與潛能,隨心所欲地去做自己的事。

大多數希臘人信奉希臘正教。在希臘教堂里婦女應穿長裙,胳膊不可外露,而且婦女不得站到聖壇後面去。

古希臘、古羅馬文學中的神和人都具有自由奔放、獨立不羈、狂歡取樂、享受人生的個體本位意識,而在困難面前又表現出艱苦卓絕、百折不撓的精神。威力無窮的命運給古希臘人帶來了困惑與恐懼,也培養了他們的自我意識和個體精神。此外,他們在與命運抗爭中激發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古希臘文學正是在描寫人對現世價值的追尋、人與命運的矛盾和抗爭中展示了人性的活潑與美麗,表現了人類童年時期的自由、樂觀與浪漫。生命意識、人本意識和自由觀念是古希臘文學的基本精神,以後也成了西方文學與文化的基本內核。

希臘人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它們是不吉祥的,他們不喜歡黑色,也不喜歡貓,尤其是黑貓,到希臘人家中作客,忌過分讚賞某件東西。

學研究

在數學、邏輯學、形而上學、文學和藝術方面,希臘人曾表現出驚人的創造天才,在天文學和自然史方面,他們也顯示了毋庸置疑的觀察力和關於宇宙學的思辨能力。但是,他們在物理科學方面成就比較小。

從觀察上升到實驗這一步是困難的。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以後將近兩千年,實驗方法才在物理科學的研究過程中取得了鞏固的地位。在觀察中,科學家只注意到自然界中碰巧出現於他自身各個天然的感官前的一些現象。在實驗中,科學家則在自然界中創造了新的情況,並要求對這些情況作出正確的解釋。

希臘早期的絕大部分物理學思辨是含糊的。在希臘科學史的後期,大約從阿基米德的時代開始,才發現有實驗工作的跡象。和我們所知道的希臘人完成的大量的關於自然界的理論推斷相比,希臘人進行過的實驗的數目是少得驚人的。希臘人很少以實驗證據來驗證他們的思辨。

希臘人的觀念

他們喜歡把什麼事情都放在高峰和刀鋒上體驗,就是放在生與死的境界上去加以體驗。比如戰爭,古代希臘的三部史書,都是描寫戰爭的,一部是有「歷史之父」之稱的希羅多德寫的《歷史》,講希臘和波斯人的戰爭;第二部是《荷馬史詩》,講的是特洛伊戰爭;還有一部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修昔底德寫的,也是談戰爭。為什麼都談戰爭?因為戰爭把一切濃縮了,使好的更好,壞的更壞,這就是刀鋒體驗。有一個溫泉關戰役,三百勇士守關口,抵抗波斯人的進攻。有兩個人,一個人出差去了,還有一個有病,沒去打仗。他回家時妻子就說不,別人都死你為什麼不去死?

雅典是美和文化,斯巴達是體魄和力度,《荷馬史詩》是友情和智慧。

生活習慣

希臘人是自然主義者。你到希臘會看到,希臘靠海,有一個海叫愛琴海。愛琴海邊的人白天喜歡體育鍛煉,喜歡游泳,睡覺很晚。那裡的人感情是很熱烈的,他們待人非常好,很重感情。這種自然主義還使得希臘人很少去建摩天大樓,他們就要建與自然親近的建築,這一點和羅馬很不一樣,和中國倒比較接近。中國古代最高的理想是什麼?是融於宇宙之中,像成都草堂,以小見大。希臘也有這種自然主義傾向,自然主義跟人為是相對的。我們到公園一看,都是人工造的。而古希臘喜歡自然,和人為構成對立。他們非常喜歡文化。美和丑是對立的,這個美在希臘還是分等級的,什麼叫美什麼叫不美,這裡面有很多講究。首先那個美不僅僅是外表美,還有心靈美,還有其他美感。

服飾禮儀

希臘人十分注意着裝整潔,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講究衣着端莊大方。在正式社交場合,男子通常穿深色西裝,打領帶或系領結。一般來說,希臘的中老年人平時只要外出都要打扮自己,老太太們十分喜歡穿各式顏色鮮艷的服裝。

儀態禮儀

希臘人舉止高雅,並有許多講究。他們不使用招手和擺手的動作,認為這是蔑視人的一種行為,手離對方的臉越近則侮辱性越強。他們還認為久久地凝視別人是不懷好意的表現。當眾打噴嚏和用手帕擦鼻涕更是他們十分忌諱的。

相見禮儀

希臘人以麵食為主,有時也吃米飯。他們喜歡吃牛肉羊肉,常吃蔬菜有番茄、土豆等。希臘人的晚餐開始得很晚,在雅典城裡晚飯一般是在10點以後才開始。他們喜歡喝土耳其咖啡,而且嗜酒如命,不論午餐晚餐都要喝酒,常常喝得稍醉微醺。

肢體語言

希臘人被認為是地中海地區肢體語言的冠軍使用者。他們的雙手、身體、臉部很少有靜止不動的時候。有時候你甚至無需靠近,站在50米開外的地方就能知道他們談話的主要內容。

「不」

不像我們通常所用的搖頭,他們表達「不」的方式實在是非常難以形容。這種方式是: 將整個頭部抬高往後移動的同時點舌頭。有時候這些細微的動作過於快捷,你根本不能夠確定他/她是否回答了。於是你一次又一次地問,最後發現他/她從一開始就已經說了「不」。

「是」

將頭部慢慢地往一邊下垂,頭部低下的時候微微閉起你的眼睛。

「過來」

這個意思由揮動手來表達。將你的手掌伸向空中,張開手指往下做抓空氣狀,在非希臘人看來這個動作是他/她要麼在揮手道別,要麼在告訴你往後稍微退幾步。

如果這樣理解,那情況就糟糕了,因為你越往後退,揮舞的雙手就會變得更加的瘋狂。

「我有事要告訴你」

觸碰或者畫下嘴唇,這個動作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讓你安靜。這個動作常常發生在「過來」之後。那麼將兩個動作結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過來,我有事要告訴你」。

「你想要什麼/你什麼意思?」

眼睛裡含着詢問,搖晃一會兒他/她的腦袋。在希臘這通常表示他/她要麼沒有聽懂你說什麼,讓你再重複一遍,要麼就是他/她問你需要什麼。

「非常感謝你,我的朋友」

站在一個人的面前,在「是」姿勢之後把右手放在心上,口頭表達緊跟在這個動作之後。當然即使有一定的距離,這個動作也不是不可以做。

神話故事

在古希臘這片神秘的土地上,孕育了許多奇幻瑰麗的神話故事,這些神話故事穿越了幾千年的時光,歷久彌新。希臘神話故事中,有對希臘諸神聰明才智、正直品格的歌頌,比如以智慧獲得雅典人們擁戴的女神雅典娜;有對弱者的同情和對邪惡的憎恨,比如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的傳說;還有對古希臘風土人情的生動描繪,比如特洛伊木馬的故事……  這些故事,人物形象豐滿、栩栩如生,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精彩絕倫、引人入勝,還有那超乎尋常的想象、極度的誇張,都將把你帶進古希臘那個充滿神奇、充滿美感的神話世界。[1]

參考文獻

  1. 希臘人眼中的中國變了 ,搜狐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