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巴西前颔蝴蝶鱼

巴西前颔蝴蝶鱼(巴西长吻蝶)Prognathodes brasiliensis栖息在巴西周边凉水海域的岩礁区。体侧扁,嘴尖突出,身体银色或黄色,通常背部颜色深,腹部浅,身体无条纹,仅保留前颌蝴蝶鱼的第一条穿过眼睛的黑纹,但不清晰,呈模糊边缘的黑色斑块,胸鳍、尾鳍透明,其余各鳍均黄色,第一背鳍延长,鳍条之间不相连,第二背鳍身体后部的边缘有橙色边。[1]

目录

介绍

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是最广为人知的珊瑚礁鱼类,包含12属120多种,其中蝴蝶鱼属Chaetodon最多,目前已发现并命名的有88个种。蝴蝶鱼科的鱼类外形和颜色相差较大但体色一般都很鲜艳,通常是黄色或白色的底色上带有强对比的深色花纹,同时利用穿过眼睛的条纹和身体后部的假眼点来迷惑捕食者。

体长9到30厘米不等,侧扁。口小吻尖,端位,略可伸缩。牙齿细长尖锐,密集排列成刷子状。全身覆盖小型弱栉鳞或圆鳞,鳞片延伸到背鳍和臀鳍,侧线完整但不明显,呈弧形。背鳍连续或稍有凹口,有硬棘6到16枚,软条15到30枚。臀鳍硬棘一般3枚,多至5枚,软条14-23枚。尾鳍圆形或截平,有15枚分支鳍条。

特征

体侧扁,嘴尖突出身体银色或黄色,通常背部颜色深腹部浅,身体无条纹仅保留前颌蝴蝶鱼的第一条穿过眼睛的黑纹,但不清晰,呈模糊边缘的黑色斑块,胸鳍、尾鳍透明,其余各鳍均黄色,第一背鳍延长,鳍条之间不相连,第二背鳍身体后部的边缘有橙色边。

饲养环境

水族贸易中十分罕见,但是在圈养环境中的表现比其他前颌蝴蝶鱼要好得多,耐寒但是对24℃以上的水温敏感,在凉水鱼类的纯鱼缸中很容易适应,可以和温和鱼类混养,但是同属不宜混养,最好有开阔的游泳空间,很容易接受活的、干的和冷冻的肉食,在缸里很活泼,但是很容易感染大小白点等海水寄生虫,进而造成感染而死亡。

饲养信息

建议水族箱尺寸:600升

饲养难度:难

珊瑚兼容性:小心

盐度:1.020-1.026

温度:17-22℃

性情:温和

食物:肉食,底栖和石缝中的甲壳类挠足类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啃食海绵、管虫和珊瑚。

最大体长:9-10厘米

分布范围:西南大西洋的巴西附近海域。

生活水深:20-35米

IUCN评级:LC 低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