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拉圭戰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拉圭戰爭

來自 網易網 的圖片


巴拉圭戰爭,又稱三國同盟戰爭,是1864年至1870年間,巴拉圭與三國同盟(巴西帝國、阿根廷和烏拉圭)之間的一場戰爭。這是南美洲歷史上最致命、最血腥的國家間戰爭。它對巴拉圭的打擊尤其嚴重,巴拉圭的人口遭受了災難性的損失,被迫放棄與阿根廷和巴西有爭議的領土。   這場戰爭始於1864年末,起因是烏拉圭戰爭導致巴拉圭和巴西之間的衝突。1865年,阿根廷和烏拉圭加入了對巴拉圭的戰爭,這場戰爭後來被稱為「三國同盟戰爭」。   戰爭以巴拉圭的徹底失敗而告終。巴拉圭在常規戰爭中失敗後,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游擊抵抗,這是一項災難性的戰略,導致巴拉圭軍隊和許多平民在戰爭傷亡、飢餓和疾病中遭到進一步的打擊。游擊戰持續了14個月,直到1870年3月1日,弗朗西斯科·索拉諾·洛佩斯總統在賽羅考拉戰役中戰死。阿根廷和巴西軍隊占領巴拉圭直到1876年。據估計,巴拉圭的總損失在2.1萬到20萬人之間。巴拉圭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從混亂和人口損失中恢復過來。[1] 1862年,弗朗西斯柯·洛佩斯的總統父親去世了,他接過了父親手中的權杖,繼任巴拉圭總統。1853年,老洛佩斯派洛佩斯率使團訪問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招徠移民、邀請歐洲技術人員、考察軍事併購置武器。在他父親老洛佩斯的苦心經營下,曾經貧瘠的巴拉圭迅速崛起,他鼓勵對外貿易,大量引進外資;請來英國和奧地利的工程師幫助修建了鐵路、船廠、鋼鐵廠;延聘歐洲和美國醫生、工程技術人員,開辦工廠和學校;1850年國家大劇院也落成了,一個歐洲化的巴拉圭以強國的面目出現在拉美。 洛佩斯在歐洲學習了軍事,了解到了軍事技術的新發展,知道了軍隊建設的重要性,他崇拜拿破崙·波拿巴,對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也極為推崇,在巴黎,洛佩斯遇見了高等交際花,愛爾蘭婦女埃麗薩·林奇,不久林奇成為洛佩斯的情婦,洛佩斯回國時,不久帶回了大量的武器和軍用物資,還將林奇帶回國內,林奇後來對洛佩斯雄心勃勃的計劃有強烈影響。 到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接班時,巴拉圭已經成為唯一沒有外債的拉丁美洲國家。

新接班人

洛佩斯回國後,1855年被父親任命為了陸軍部長,兩年後又被任命為副總統,之後被其父指定為總統的」法定「繼承人。1855年,巴西帝國軍艦入侵巴拉圭領土,使洛佩斯的自尊心深受傷害,同時對巴西產生了仇恨。1859年負責調停阿根廷聯邦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內戰。 1862年9月10日,卡洛斯·安東尼奧·洛佩斯去世後,洛佩斯接替總統職位,繼承其父衣缽,實行家族獨裁統治。為了鎮壓反對勢力,鞏固執政地位,將數百名反對者投入監獄。洛佩斯執政時,經濟繁榮,興建了一批公共工程,還複製收藏了拿破崙的皇冠。 為了對抗阿根廷和巴西的領土野心,爭取到拉普拉塔河出海口,洛佩斯大力擴充軍備,他上任後對其所繼承的由7000人組成的軍隊進行重新改組,同時實行一項迅速擴軍的計劃,由於其本人對拿破崙的崇拜,要求自己的軍隊裝備拿破崙的軍服。兩年以後,巴拉圭軍隊的總人數就達到30000人,僅陸軍就達到25000人,足以與巴西和阿根廷對抗。這是巴拉圭軍隊已包括30個步兵營、23個騎兵團和4個炮兵團。此外,洛佩斯也很重視海軍的建設,要求國內造船企業建造世界一流的汽船,用作軍艦,更新海軍裝備,增強海軍力量。這時海軍實力有了較大的增長,有了1個水兵營和1個炮兵營,艦隊使用蒸汽船舶。小洛佩斯對軍隊的重視反映了他試圖增強巴拉圭在南美地區影響的雄心。

列國爭端

19世紀初的1810年—1825年,拉美興起的獨立運動,迫使西班牙放棄了對大部分拉美國家的殖民統治。巴拉圭這個西班牙的殖民地,也在1811年6月宣布獨立。 但西班牙人走後留下了無數的領土爭端的尾巴。隨着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的逐漸鞏固,他們也開始把眼光投向鄰國巴拉圭和烏拉圭。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就是他們的一個眼中釘。巴西皇室和阿根廷總統都將洛佩斯妖魔化,說他有領土野心,對烏拉圭、阿根廷北部和巴西西南部垂涎三尺。

內部矛盾

1828年,為解決巴西和阿根廷在殖民時代留下來的領土問題,在兩國之間建立了緩衝國——烏拉圭。1864年3月,烏拉圭發生了由紅黨的考迪羅將軍維南西奧·弗洛雷斯推翻白黨的貝爾納多·貝羅的事件,由於1861年阿根廷內戰時烏拉圭紅黨曾支持過政治阿根廷執政的自由黨的巴托洛梅·米特雷總統,所以阿根廷支持叛亂的烏拉圭紅黨;因為烏拉圭白黨政府對巴西在烏拉圭的移民採取了限制政策,巴西也支持紅黨叛亂。洛佩斯嚴厲指責阿根廷和巴西對烏拉圭的」帝國主義政策「,並警告它們不要破壞地區戰略平衡,並向巴西帝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巴西不但對巴拉圭的通牒熟視無睹,還出兵烏拉圭進行干預,洛佩斯命令巴拉圭軍隊襲擊巴西商船。1864年12月13日,巴拉圭向巴西宣戰,出兵馬托格羅索地區。由於阿根廷拒絕巴拉圭軍隊穿過阿根廷援助烏拉圭,巴拉圭又在1865年3月18日對阿根廷宣戰,出兵阿根廷的科連特斯省。同年5月,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結成三國同盟,共同對抗巴拉圭,巴拉圭戰爭正式爆發。 1864年,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烏拉圭國內發生政變,烏拉圭紅黨領袖維南西奧·弗洛雷斯顛覆了弗朗西斯柯·洛佩斯支持的烏拉圭白黨總統貝納多·貝羅。接着,巴西開始介入烏拉圭戰爭,並與阿根廷聯盟。洛佩斯判斷巴西很快也將對巴拉圭炮製烏拉圭模式,推翻他的統治,於是決定先發制人。同年11月弗朗西斯柯·洛佩斯對巴西宣戰,巴拉圭戰爭由此開始。很快,阿根廷就站到了巴西的一邊,並且和巴拉圭軍隊發生摩擦。6個月後,巴拉圭向阿根廷正式宣戰。

三國聯盟

1865年5月1日,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秘密簽訂共同反對巴拉圭的三國同盟條約,並組成三國同盟聯軍。 洛佩斯沒想到這場由烏拉圭政變引起的戰爭會演變成一場南美洲大陸最大的武裝衝突,他準備不足,以為可以速勝。那時候巴拉圭只有8000多正規軍,面對數倍於己的三國同盟,他本希望趁烏拉圭內戰拖住了巴西的主力之際取勝。但從戰爭一開始,雙方的整體實力就相差懸殊,盟國明顯占據優勢。巴西有人口1000萬、阿根廷150萬、烏拉圭25萬~30萬,而巴拉圭只有30萬~40萬。在自然資源、領土面積和武器裝備的製造能力方面,巴拉圭與盟國相差甚遠。然而,在軍事力量方面,至少是在戰爭伊始,巴拉圭並不遜色。巴拉圭常備軍在28000~57000人之間,還有20000~28000人的後備役軍人,戰爭期間,巴拉圭僅陸軍人數便達到50000人,實際上巴拉圭男子已經全民皆兵了。而阿根廷有軍隊25000~30000人,烏拉圭最多5000人,巴西有17000~20000人。巴拉圭的軍隊在開始時的裝備和訓練都要優於盟國。加上巴拉圭擁有規模龐大的軍隊且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在戰爭開始階段也取得了一些勝利,但它的對手是三個國家,而且,僅巴西一國,在經濟上和人力物力資源上就遠遠超過了巴拉圭。很快,巴拉圭的劣勢便顯現了出來,巴拉圭難以應對持久的戰爭,隨着人力和資源的日益匱乏,加上盟國方面的封鎖,補給嚴重不足,帶給巴拉圭災難性的後果。  

境外遠征

洛佩斯首先向北進擊,殺入巴西的馬托格羅索(Matogrosso)省,這個省的面積比英、法、德三國的面積還要大,但是人口只有9萬,防禦虛弱。洛佩斯的大軍如入無人之境。由於地勢險要,巴西援軍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得以接近這一地區。 戰爭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64年12月巴拉圭軍隊進攻馬托格羅索開始,並取得馬托格羅索戰役的勝利。1865年4月,巴拉圭軍隊穿過米西奧內斯,進入南里奧格蘭德地區。然而,巴拉圭軍隊還沒有打到烏拉圭,就受到盟軍的頑強阻擊,被迫退回巴拉圭邊境。另一支巴拉圭軍隊在埃斯蒂加里維亞上校的率領下孤軍深入,進抵巴西境內,結果與國內失去聯繫,被圍困後向盟軍總司令米特雷投降。在戰爭第一年結束的時候,巴西海軍摧毀了巴拉圭海軍,建立了阻止巴拉圭軍隊前進的河障。除了在馬托格羅索的戰鬥還在繼續外,巴拉圭軍隊已經基本退回到本國境內,轉入防禦。  

兩線戰略

但是,漸漸地烏拉圭內戰的格局變得不妙了,紅黨的弗洛雷斯新政府開始占上風。為解烏拉圭之危,洛佩斯決定殺到巴西和阿根廷的後方去。他設計了兩條戰線,一條是沿着巴拉那河(Parana)進入阿根廷有爭議的地區科連特斯(Corientes),把阿根廷海軍打個措手不及;另一條是沿着巴拉圭河殺入沿岸巴西人的居住區,擾亂巴西人的陣腳。 只是,這兩個計劃只有一個得了手。1865年5月,洛佩斯親自率部殺入科連特斯,另一部分人由伊斯提加力比上校率領,沿着烏拉圭河殺入了巴西人的居住區。洛佩斯原來估計這兩路進攻的都是兩個國家有爭議的領土,巴拉圭軍隊可以利用當地人的分裂主義情緒,對抗巴西和阿根廷中央政府。但是,伊斯提加力比上校這一路出師不利,當地人對巴拉圭軍隊的反抗此起彼伏,使得巴拉圭軍隊在6月的一場大戰中失利,戰爭以伊斯提加力比上校被迫投降告終。

防禦階段

伊斯提加力比上校慘敗之後,戰爭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是戰爭的主要階段。   洛佩斯不得不將戰爭由進攻轉為防禦。 1865年10月,洛佩斯開始從科連特斯撤退。 1866年4月,三國同盟的軍隊開始沿着巴拉那河進犯巴拉圭,在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的圖尤蒂紮營   ,這次,三國同盟動用了16艘當時最先進的鋼鐵炮艦,加上70多艘木質戰艦對付巴拉圭的木質軍艦。在巴拉那河和烏拉圭河匯合處的一片湖泊里,這場美洲最大的海軍會戰以巴拉圭方面幾乎全軍覆沒告結束。 海軍會戰之後,洛佩斯率部退到河畔的烏邁塔(Humaitá)要塞,憑藉地勢抵抗聯軍的進攻。1866年5月洛佩斯在圖尤蒂(Tuyutí)發起了一連串的反擊,以2.4萬人的巴拉圭部隊,攻擊3.2萬人的聯軍,在巴拉那河畔,雙方的陣亡至少都達到了18000人以上。成為南美大陸上最慘烈的戰鬥。歷史學家稱在這場戰爭中,雙方用盡最大的想象力,使戰爭的慘烈程度達到極限。 5月24日,盟軍重創前來偷襲的巴拉圭軍隊,取得了陸上首場重大戰役的勝利。圖尤蒂戰役是巴拉圭戰爭的轉折點。然而,由於巴拉圭軍隊的頑強抵抗,巴拉圭人萬眾一心,加上盟軍指揮官的無能以及三國缺乏協調一致的工作。盟軍在後來的三個月里再沒有能夠前進一步。洛佩斯曾向盟軍求和,但遭到拒絕。10天以後,在巴拉圭河沿岸的庫魯派蒂,盟軍遭到戰爭中的重大失敗。庫魯派蒂之戰中盟軍傷亡達9000 人,而阿根廷的官方報道中,這個數字是153位軍官和1843名士兵,巴西則稱200位軍官和1700名士兵傷亡。超過1500人被遺棄在戰場上,命運將由巴拉圭人主宰。而巴拉圭傷亡僅54人。   直到1867年7月,盟軍才重新組織起來,進攻通往巴拉圭河和亞松森的大河堡壘烏邁塔。烏邁塔之戰是巴拉圭戰爭中的一次重要戰役。烏邁塔位於巴拉圭西南部巴拉圭河左岸,離巴拉圭河與巴拉那河匯流處不遠,為進入巴拉圭的必經之路。有「美洲的塞瓦斯托波爾」之稱。19世紀50年代,卡洛斯·安東尼奧·洛佩斯在這裡建立了堅固的要塞,裝備有380多門大炮,並圍以塹壕,是巴拉圭軍隊保持前後方聯絡和守衛亞松森的要津。5個月後,主要由巴西人組成的盟軍在馬基斯·德·卡西亞斯的指揮下突破烏邁塔防線,巴拉圭軍隊從此失去了整體作戰的能力,徹底潰敗。洛佩斯不得已率領大部隊突破重圍。1869年1月,盟軍占領亞松森。  

戰鬥精神

直到現在,巴拉圭還流傳着不少可歌可泣的戰鬥故事:一個個小分隊堅持到最後一個人,在被敵人俘虜之前,受傷的傷員連皮帶肉撕下自己的繃帶,寧死也不願意被俘。庫魯派蒂(Curupaity)要塞讓阿根廷軍隊損失了1/3,用了10個月的工夫也沒有打下來。衝鋒的士兵一排排地倒在要塞前面,令擔任阿根廷軍隊總司令的米雷特顏面掃地。就在這時,天花開始肆虐,接着霍亂也開始流行,光是這兩種疾病就造成了不少的死亡,也大大地打擊了士氣。

形勢急轉

巴西剛開始介入烏拉圭內戰的時候,只動用了1.6萬人,但是隨着戰爭的深入,隨着巴西軍隊的失利,當時的歐洲觀察員對聯軍動作的緩慢非常不滿。這些歐洲人不了解拉美地形的特殊性——由於所有物資都要從幾百英里以外沿着巴拉那河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蒙德維地亞運到戰場,後勤補給非常困難——他們卻只管指責指揮官是懦夫,同時,在巴西的工商界也出現了換帥的呼聲。還有一些人認為巴西軍隊失利的主要原因是雇用了一大批素質低下的、沒有土地的黑奴,他們強烈呼籲巴西政府招募志願兵。很快,巴西政府便徵召了一支14萬人的軍隊,同時巴西政府也用還以自由身作為獎賞,激勵黑人奴隸作戰。巴西的工商業則加班加點,生產大批的武器和軍火。

要塞陷落

在聯軍苦撐的時候,巴拉圭方面撐不住了。因為,不論是食品還是武器,運輸線都被聯軍封鎖。1866年巴西換掉了陸軍元帥米特爾,由加西亞接任。在他接任時,巴西軍隊在8個月內僅僅前進了15英里。加西亞沒有急於進攻,而是用了 8個月做攻擊的準備,同時也讓海軍方面下決心把最昂貴的艦艇調來專對付巴拉圭人的水雷和岸上的炮火。他精心地布置了一個計劃,通過向東大迂迴繞過了巴拉圭人的防禦工事。1868年5月,他終於完成了對巴拉圭人的核心要塞烏邁塔的包圍。洛佩斯不得已率領大部隊突破重圍,僅留下很少士兵守城。靠着每天不停地炮擊,聯軍終於在13個月後攻陷了這個要塞。

戰爭失敗

要塞失守之後,洛佩斯開始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南部的丘陵地帶構築第二防線,但是加西亞巧妙地通過巴拉圭河上的一處無人區,將部隊帶到巴拉圭人的後方。 1868年12月經過一系列慘烈的廝殺,聯軍終於攻陷巴拉圭首都亞松森。加西亞急忙建立一個傀儡政府,接着宣布戰爭終於結束,他隨即告老還鄉。 但是洛佩斯仍然率領着他的1.3萬人繼續打游擊,他仍然鬥志旺盛,他的游擊戰經常在亞松森城外把巴西軍隊的陣地攪得一塌糊塗。巴拉圭軍隊「寧毀其國也不投降」的精神和頑強不屈的鬥志,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實力上的不平衡,巴拉圭軍隊多次成功的襲擊盟軍。不過他的兵力越來越成問題,隨着戰爭形勢的發展,軍隊人員損失慘重,洛佩斯不得不用強迫手段逼迫人民參加戰爭,他把應徵者的年齡下調到12歲,甚至連10歲的男孩也可以志願入伍,8歲的孩子也戴上假鬍鬚跟成年人一起作戰。 巴西人開始了14個月的清剿,1869年8月16日,洛佩斯在亞松森東北部戰敗,洛佩斯和其伴侶林奇夫人一起繼續在東北部堅持戰鬥。在這裡他陷入了走投無路的境地,他懷疑很多人在出賣他,開始處決他最親密的追隨者。1870年2月27日他被包圍,但他拒絕投降,還下令將他的母親和姐妹處決掉。3月1日他被巴西軍隊俘獲。洛佩斯高呼:「我與祖國共存亡!」後,巴西士兵們用大刀將他砍死,隨後巴西士兵將他亂葬在叢林中。至此戰爭全部結束。至於洛佩斯,人們褒貶不一。有人說他是「站不穩的怪物」(據說他的雙腿不一樣長),想當南美的拿破崙,卻險些把巴拉圭從地圖上抹掉,是個誇大狂和好戰者,巴西歷史學家傳統上一致把他視為瘋子和精神失常的暴君,儘管洛佩斯以慘敗告終,然而從20世紀30年代起,巴拉圭人更多的褒揚他艱苦奮戰、寧死不屈的精神,雖然他幾乎把國家送上滅絕之路,但他終究保全了國家民族的尊嚴,雖敗猶榮。他不屈不撓、寧死不屈的精神,正是巴拉圭瓜拉尼民族性的象徵。巴拉圭人民讚譽他是巴拉圭最偉大的民族英雄。在南美,他是很多男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他以少勝多的勇氣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仿效,連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也很崇拜他。他在巴拉圭也被廣泛的紀念,有以他名字命名的酒店和公園,巴拉圭唯一的一所軍官學校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即弗朗西斯科·索拉諾·洛佩斯元帥三軍軍官學校。

戰爭影響

巴拉圭戰爭導致了阿根廷和巴西對巴拉圭的長期占領,此外還吞併了5.5萬平方英里的巴拉圭土地。有資料顯示,經過這場毀滅性的打擊,巴拉圭的人口由53萬減少到22萬,其中男子不到3萬;同時巴拉圭還向巴西和阿根廷支付了巨額賠款,當然,三國同盟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戰爭中死傷士兵10萬人以上。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場史無前例的慘烈戰爭。 巴拉圭戰爭使巴拉圭喪失了154000平方千米,約占其總面積40%的領土,損失最大的是人力資源,據統計,巴拉圭1865年的人口為525000人,而1871年為221079人。其中婦女為106254人,兒童86079人,成年男子僅為28746人。這種情況對巴拉圭日後的發展極為不利。由於男女比例失衡,婦女為取得男人的歡心展開了激烈競爭,結果造成了普遍的亂婚、私生現象以及男人的懶惰。與戰爭隨之而來的,還有霍亂和黃熱病等疾病,給社會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 另外的一些研究顯示,洛佩斯瘋狂的領導作風,也導致了大批的巴拉圭人死亡,尤其是在從城市向山區轉移的過程中。 巴拉圭戰爭對於南美洲來說是一場悲劇。從此,巴拉圭乃至整個南美洲的現代化進程,徹底失敗了。從此南美乃至整個拉丁美洲走向了半殖民地化的道路,淪為了大國的後花園。除了智利一度崛起之外,整個大陸沉淪在烏煙瘴氣的混戰之中。再次獨立之後的巴拉圭淪為一個三流的保守內陸國家,被天主教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只是偶爾——比如1930年代血腥的「查科戰爭」爆發後和後來的足球世界盃賽舉行時——才會有人注意到它。

參考來源

  1. [1]網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