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巫溪县是重庆直接管辖的一个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渝陕鄂三省交界,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巫溪县总面积4030平方公里,拥有庙峡剪刀峡荆竹峡、溶洞等著名峡谷及红池坝草场、朝阳石林等景点,曾获“绿色中药出口基地”“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1]

目录

建制沿革

巫溪县自东汉建县以来,曾设县、郡、监、州的建制,名称先后为北井县始宁郡永昌郡、 大宁监、大宁州、 大宁县、巫溪县等。

先秦时期

巫溪县先后属 巫咸国、巫臷国。 夏商周属 庸国鱼邑,鱼邑并于楚之后,归属 巫郡。战国时期(公元前277年),秦取楚巫郡归于 黔中郡,设立 巫县,县域包括 巫山、巫溪。

秦朝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 郡县制,巫溪县属黔中郡巫县。

汉朝时期

西汉,巫溪县属南郡巫县。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巫县分设北井县,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县归属 固陵郡(今奉节县)。

三国时期

北井县先后属 巴东郡(今奉节)、 宜都郡(今宜昌)、 建平郡(今巫山)管辖。

晋朝时期

西晋,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辖;东晋,北井县建制未变。

南北朝时期

刘宋、南齐、梁朝、西魏时期,北井县建制未变。北周初(公元557年至公元566年),在北井县设始宁郡,后改称永昌郡,郡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天和3年(公元568年),北井县并入 大昌县。

隋朝时期

隋朝沿袭郡县制。隋文帝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销永昌郡,大昌县属信州总管府和巴东郡。

唐朝时期

唐朝改郡县制,增设道的建置,大昌县属山南东道所属 夔州(今奉节)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

废置山南东道,于夔州设镇江军,后改成宁江军,大昌县属之。

两宋时期

北宋设路,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巫溪属夔州路大宁监。监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南宋,县属关系未变,仍归大宁监。

元朝时期

元朝四川设行中书省(称四川行省)。至元20年(公元1283年),大宁监升为大宁州,辖大昌、洵阳、平利、石泉、隆化等县。元末(公元1361年),大宁州属大夏农民政权 夔州路。

明朝时期

明朝改“路”设“府”,大宁州属 重庆府。洪武9年(公元1376年),降大宁州为 大宁县,属四川省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夔州路。洪武13年(公元1380年),改州为府,大宁县属夔州府,分大宁县复设大昌县。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农民政权,大宁县属之。

清朝时期

清朝在府、州、县之上设“道”制。顺治3年(公元1646年),李自成遗部贺珍和其子伯宁占据大宁抗清。康熙2年(公元1663年),伯宁受降之后,大宁县始归顺清朝统治。康熙6年(公元1667年),撤大宁县并入奉节县。雍正7年(公元1729年),复设大宁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川东道夔州府管辖。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时,大宁县隶属 川东道。民国3年(公元1914年),因县名与山西省大宁县同名,遂改名巫溪县。民国6年至民国24年(公元1917年至公元1935年),巫溪县被军阀据为防区,先后属豫鄂靖国联军、 川军、国民革命军20军和21军防区。民国24年(公元1935年),结束防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今万州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2月20日,巫溪县人民政府成立, 隶属于西南行政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 万县专区。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区。1968年6月,万县专区改称 万县地区;1993年,万县地区改设 万县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1997年3月,重庆恢复中央直辖市,万县市改设重庆 万州移民开发区,巫溪县随属。2000年7月,巫溪县由重庆直接管辖。[2]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12月1日,巫溪县辖2个街道、19个镇、11个乡,和一个乡镇级开发区:柏杨街道、宁河街道、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上磺镇古路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尖山镇下堡镇峰灵镇塘坊镇朝阳镇田坝镇通城镇土城镇蒲莲镇菱角镇红池坝镇、胜利乡、大河乡、天星乡、长桂乡、鱼鳞乡、乌龙乡、花台乡、兰英乡、双阳乡、中梁乡、天元乡、红池坝经济开发区。

柏杨街道位于巫溪县东部,为县政府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于2011年3月正式成立。辖4个社区,为新华社区、墨斗社区、白马社区和丰益社区。

宁河街道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6公里。辖7个社区,为九磷社区、人民社区、广场社区、环城社区、先锋社区、白鹅社区和环保社区。

城厢镇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5公里。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为白新社区、城北村、渔渡村、白泉村、酒泉村、杨坪村、小井村、双城村、环宁村、门洞村、五新村、新农村、新坪村、城哨村、杨家村、竹阳村。有南门湾悬棺、大宁河庙峡、剪刀峰、白龙过江等风景名胜古迹。

凤凰镇位于巫溪县中东部,距县城12公里。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为凤凰社区、双凤村、柳园村、中河村、高杨村、双玉村、兴旺村、木龙村、七星村、石龙村、施家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宁厂镇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10公里。辖4个社区、6个行政村,为衡家涧社区、盐泉社区、猫儿滩社区、谭家墩社区、双溪村、邓家村、花栗村、好坪村、兴隆村、宝山村。城(厢)万(古)公路过境。名胜古迹有明末农民起义军据点女王寨、桃花寨和回龙寺古遗址、双溪浴群等。

上磺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26公里。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为上磺镇社区、严家村、石峰村、友谊村、龙门村、四湾村、上磺村、羊桥村、青庄村、梨坪村、干龙村、焦山村、红岩村、跃进村、高家村、望山村、平溪村。省道奉(节)(巫)溪公路过境。

古路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31公里。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为古路社区、古路村、青龙村、斑竹村、彭庄村、白家村、麻柳村、大泉村、得胜村、观峰村、长龙村、龙坪村、黄阳村、中康村、龙泉村、万乐村、金鱼村。上(磺)塘(坊)公路过境,公路与省道奉(节)(巫)溪公路连接。

文峰镇位于巫溪县中南部,距县城46公里。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为文峰社区、银峰村、长沙村、长兴村、三宝村、三星村、人和村、利民村、燕岭村、金盆村、农庆村、文峰村、松涛村、思源村、建楼村、正溪村。万(州)(巫)溪公路、奉(节)(巫)溪公路在此交会。

徐家镇位于巫溪县东北部,距县城36公里。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为徐家社区、高洪村、安阳村、塘垭村、大宝村、岔路村、顺阳村、窑湾村、古树村、枣树村、龙花村、双金村、龙店村。省道川陕公路过境。

白鹿镇位于巫溪县东北部,距县城31公里。辖2个社区、10行政村,为白鹿社区、檀木社区、石院村、燕子村、大坪村、大干村、九营村、香树村、下坝村、中坝村、碾盘村、兰蟒村。省道川陕公路过境。

尖山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83公里。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为尖山社区、百步社区、白云村、尖山村、大包村、川山村、太平村、八佳村、百步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3]

巫溪大桥

下堡镇位于巫溪县中北部,距县城37公里。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为下堡社区、宁桥社区、上栈村、龙安村、桔林村、下堡村、后坝村、宁桥村、石门村、金狮村、安里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境内有西宁电站、石门电站、铜溪沟电站、猫儿背林场。

峰灵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35公里。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为庙溪社区、九龙村、双树村、谭家村、峰灵村、枣园村、金坪村、龙寨村、大树村、堰坪村、庙溪村、农安村。公路与省道奉(节)(巫)溪公路连接。

塘坊镇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39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为塘坊社区、双柏村、红土村、漆树村、双塘村、塘坊村、金龙村、安乐村、梓树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朝阳镇位于巫溪县中部,距县城55公里。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为朝阳社区、朝阳村、玉皇村、绿坪村、松花村、东桥村、咸池村。

田坝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96公里。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为田坝社区、兴物村、西阳村、田坝村、双箭村、天池村、大屋村、马坪村、前坪村、白草村、中鹿村、上鹿村、石堰村、岩湾村、鹿池村、黄草村、田湾村。万(州)(巫)溪、田(坝)茶(山)公路过境。

通城镇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18公里。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为通城社区、玉泉村、长红村、长安村、龙池村、清泉村、通城村、中兴村、凉风村、青梅村、长桂村、楼门村、云台村。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的公路过境。

胜利乡位于巫溪县中南部,距县城33公里。辖8个行政村,为龙狮村、堑场村、胜利村、胜合村、健农村、果元村、双胜村、洪仙村。公路与万(县)(巫)溪路连接。

菱角乡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21公里。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为大同社区、新民村、石安村、鱼堰村、望乐村、盘龙村、菱角村、桂花村、红岭村、桐岭村、凉水村、四坪村、店子村、水田村、三坪村。万(州)(巫)溪公路过境。

大河乡位于巫溪县中东部,距县城17公里。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为下凤坝社区、分泉村、紫花村、上游村、双村村、民主村、红火村、鹅蛋村、红光村、瓦坪村、广安村。省道川陕公路过境,大宁河流经乡境。景点有令牌石、和尚拜塔和静卧宁河两岸的龟、蛇二山。

天星乡位于巫溪县中东部,距县城17公里。辖8个行政村,为湾潭村、双源村、吉王村、江池村、生基村、保龙村、寒峰村、西流村。县道城(厢)万(古)公路过境。景点有二仙山的仙人洞。

长桂乡位于巫溪县中部,距县城65公里。辖10个行政村,为菊花村、黄木村、黄花村、金桂村、坪义村、清明村、孔梁村、木杉村、福光村、万古村。县道城(厢)万(古)公路过境。

蒲莲乡位于巫溪县南部,距县城48公里。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为蒲莲社区、桐元村、莲花村、三合村、兴鹿村、中柱村、玉田村、橘龙村、柏安村、双安村。

鱼鳞乡位于巫溪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辖1个社区、4个行政村,为鱼鳞社区、五宋村、鱼东村、长丈村、长岗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乌龙乡位于巫溪县北部,距县城69公里。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为银洞社区、大坡村、大溪村、中坪村、林场村、水浒村、鸳鸯村、马鬃村、高竹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红池坝镇位于巫溪县西部,距县城122公里。辖13个行政村,为中岗村、新河村、大河村、小河村、铁岭村、茶山村、银洞村、榆树村、茶园村、龙台村、九坪村、渔沙村、金家村。县道田(坝)茶(山)公路过境。

花台乡位于巫溪县东南部,距县城27公里。辖4个行政村,为川主村、龙坡村、八龙村、花台村。公路与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公路连接,大宁河流经乡境。

兰英乡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46公里。辖3个行政村,为西安村、兰英村、高洞村。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公路过境。

双阳乡位于巫溪县东部,距县城61公里。辖4个行政村,为马塘村、百果村、七龙村、双阳村。县道城厢至白果林区公路过境。境内有县白果林场。

中梁乡位于巫溪县中北部,距县城56公里。辖7个行政村,为银水村、中梁村、双河村、石锣村、河口村、石坪村、星溪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天元乡位于巫溪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辖9个行政村,为新华村、新田村、万春村、镇江村、宝坪村、天元村、吉龙村、香源村、象坪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土城乡位于巫溪县西北部,距县城70公里。辖12个行政村,为坪头村、坪阳村、土城村、颜家村、石壁村、五峰村、和平村、西坪村、黄龙村、石柱村、鱼塘村、平安村。公路与省道川陕公路连接。

红池坝经济开发区位于巫溪县北部,距县城45公里。辖1个社区,为红池坝社区。[4]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巫溪县位于 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在 大巴山东段南麓。地处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之间。东接湖北省 神农架林区、 竹溪县,南临 奉节县、 巫山县,西与 开州区、 云阳县接壤,北连 城口县和陕西省 镇坪县。

地形地貌

巫溪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内山大坡陡,立体地貌明显,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

气候特征

巫溪县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低山河谷年平均气温18℃左右;山地年平均气温小于5℃。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均温下降0.65℃。气温最高在7、8月份,最低在1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030~1950毫米之间。降水量9月最多,1月最少。低山河谷年均霜日11天,槽坝年均霜日40天,高山年均霜日大于100天。低山区 日照多年平均1589小时,中山区多年平均1568.7小时,高山区多年平均1378小时。[5]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巫溪县共发现矿产18种,探明储量的有8种。主要矿种为:煤有产地48处,储量达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5亿吨;盐卤储量8.38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磷矿探明储量406.45万吨; 黄铁矿总储量2830万吨,可采1996万吨。

水能资源

巫溪县有 大宁河等15条主要河流,均属 长江水系。年均降水量56.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34.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4.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31.34万千瓦。各类蓄引提水工程162处,引水量2853万立方米,有效灌面6.07万亩。其中,水库有效库容94万立方米;中型引水堰一条,年引水总量1287万立方米;小型蓄引水道1003条,年引水总量1102万立方米。

人口信息

按户籍人口统计(公安局人口年报),2019年末全县有195610户,总人口为541499人,比上年末减少688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0.7;全年出生人口5682人,其中男性2954人、女性2728人,出生率为10.49‰;死亡人口4339人,其中男性2544人、女性1795人,死亡率为8.0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8‰(见表1)。年末有常住人口38.49万人,比上年增加0.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70万人,比上年增加0.6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8.1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6]

经济发展

综述

初步核算,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5775万元,比上年增长7.0%。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31804万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64465万元,增长7.6%,其中工业增加值79233万元,增长9.5%,建筑业增加值185232万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579506万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5:24.6:53.9。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3.6%、27.0%、59.4%,依次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1.9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11元,比上年增长7.0%。

第一产业

2019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34976万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1804万元,增长4.6%,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3172万元,增长2.9%。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79112亩,同比下降0.21%。全年粮食总产233162吨,增长1.86%。其中小麦266吨,增长0.38%;玉米87103吨,增长1.68%;水稻产量13605吨,下降3.87%;大豆产量6106吨,增长7.2%;马铃薯产量74895吨,增长3.42%。

2019年生猪出栏514518头,同比下降5.21%。牛出栏6255头,同比下降0.92%。羊出栏268348只,同比增长0.66%。家禽出栏3341772只,同比增长3.65%。

第二产业

2019年末,全县工业增加值79233万元,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21户,本年新增2户,退库1户。2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6352万元,同比增长10.2%,电力行业实现产值271821万元,增长29.2%,水泥、石灰和石膏制造业实现产值90858万元,同比增长8.7%。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万元,同比下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2019年在地建筑业总产值达到553860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本县注册的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37016万元,下降10.8%;县外市内在本县施工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39159万元, 增长61.2%;外省来渝在本县施工的建筑企业完成产值77685万元,增长39.7%。全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76.4万平方米。

2019年年末本县注册的资质以上的建筑企业27家,完成产值251725万元,下降8.6%,竣工产值达到106151万元,下降29.1%,期末从业人员13252人。

2019年13户房地产资质等级企业全年共完成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76.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3%,竣工面积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3%;商品房销售面积34.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销售额172156万元,同比增长14%。

第三产业

2019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1566万元,增长2.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9271万元,比上年增长4.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9206万元,增长6.7%;金融业增加值74267万元,增长7.8%;房地产业增加值55721万元,与上年持平;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76999万元,增长20.6%;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229484万元,增长6.6%。

2019年末,全县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7166..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526.4公里(二级公路195.5公里,三级公路252.9公里,四级公路6078公里),等外级公路640公里。乡镇通车率100%,行政村通车率93%, 行政村通达率93%。

2019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8912.48万元,比上年增长22.4%。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66万件,快递业务37.29万件,快递业务收入323.01万元。

国内贸易

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38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0%,批发零售商品销售额708360万元增长11%,住宿餐饮业营业额94241万元,增长15.1%。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7亿元,同比增长10.6%(见表3)。其中,民间投资46072万元,下降34.7%,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6.2%。分版块看:工业投资27122万元,同比下降52.7%;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42838万元,同比增长3.3%;房地产开发投资113836万元,同比下降4.7%。

财政、金融

2019年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780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税收收入42717万元,增长0.3%;非税收入34063万元,增长8.9%。全年完成基金预算收入4085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9910万元。

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8949万元,增长1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22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844万元,教育支出113371万元,科学技术支出894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69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566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5041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398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8693万元,农林水支出16697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506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4560万元。

2019年末全县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212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3%,比年初增加208972万元,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2021018万元,比年初增加208725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1027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9%,比年初增加71036万元。

2019年全县营业性保险分公司13家。保费总收入32183.29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6848.11万元;人寿保险收入15335.18万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10662.07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9035.84万元;人寿保险赔付1626.23万元。[7]

社会事业

环境安全

2019年末,城区(县城)户籍人口9.52万人,城市道路长度101.91公里,城市道路面积87.66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长度151.91公里,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285.37公顷,有公园13个,公园绿地面积95.4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2平方米。

2019年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快速推进,完成营造林22.7万亩,森林覆盖率69.58%,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5690公顷,有效灌溉面积5413.4公顷。

2019年生产安全事故8起,死亡8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7人。

城乡建设

2017年,加快城市建设,完成颐博园、林城怡园、逸美兴悦、百杏苑、滨圆国际F地块、碧桂园一期、双子天街、学府商城等主体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52.2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拆迁城市棚户区房屋8.6万平方米,完成丰益家园、先锋大院等主体工程;完成征地拆迁协议安置653户、3493人,安置房屋13.6万平方米;新增城区停车位1000个。建成县城第二自来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扎实开展“四项创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开工建设花台移民风情小镇;撤销中岗乡,设立红池坝镇;建成城厢酒泉、凤凰木龙等美丽宜居村庄。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7.36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3%,较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城市道路长度98.74 公里,城市道路面积84.1 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长度125.75 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4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76%,建成区绿地率36.55%。

科技教育

2019年专利申请量184件,发明专业申请49件,专利授权201件,授权发明专利27件,科技成果登记43个。

2019年全县共有普通高中教育学校4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普通初中15所,普通小学76所,幼儿园6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3%,初中入学率为99.9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100%,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83.9%。

文卫体育

2019年全县共有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32个,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18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3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公共图书馆总藏量87519册、件,书架总长度0.19万米。

2019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8个。其中,医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乡镇卫生院30个,村卫生室257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908张。其中,医院床位1195张,乡镇卫生院床位713张。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82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91人,注册护士591人。

社会保障

2019年全县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02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58元,同比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859元,增长4.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4元,增长10.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538元,增长11.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4%。

2019年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9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6万人,其中企业职工1.5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支付人数2.4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基金收入8.42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基金支出8.43亿元,实发养老金额5.30亿元.

2019年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82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3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77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0.89亿元。

2019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7万人,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471.7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3470.07万元。

2019年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58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194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989万元。

2019年年末全县共有0.2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019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40元/月。[8]

民俗风情

巫溪民风古朴醇厚。宁厂古镇龙船赛、宁河纤夫、哭嫁闹丧、巴山夜唱、民间鼓乐、大河乡舞狮等民俗民风,龙君庙、 云台观等宗教场所,白鹿引泉、盐水女神、残棋烂柯等神话传说,薅草锣鼓、 五句子山歌、皮影戏、巫姑舞、健身巫舞、巫歌等民间歌舞与乐艺,药花蜜、巫溪老腊肉、宁河糯玉米、古生物化石工艺品、刺绣、黄杨木制品、民间工艺美术品等地方物产,以及独具特色的节庆、生产、生活、服饰习俗,都是巫溪民俗风情的缩影。

交通运输

2017年末,全县公路里程年底到达数5914公里,其中,国道241.6公里,省道433.9公里,县道102.5公里,乡道443.3公里,村道4692.8公里。按等级分:等级公路5836.2公里(二级公路195.4公里,三级公路177.1公里,四级公路5463.6公里),等外级公路48.1公里;公路密度以国土面积计147.460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人口总数计109.500公里/万人。

2017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达到3824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2%;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1139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6.8%;水路客运周转量达到740万人公里,同比持平,水路货运市场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巫溪县道路崎岖,交通闭塞。境内交通及主要物资运输,除大宁河上自檀木坪至巫溪县城、下至 巫山一段,可以通行小木船外,绝大部分是人力肩挑背运和少量骡马驮运。大宁河上的木船运输都是私人个体经营。主要是将收集的山货、药材、生漆、青麻、木材等物资运往巫山,之后转运宜昌、沙市等地销售,换回日常生活用品。山区货物运输主要是 骡马驮运,多由地主、富绅经营。而农民在生活生产时,通常采用 人力肩挑背运的方式。人力运输形式还有力行和轿行。其中,轿行主要工具是滑杆,工具简单,两根竹竿,绷上绳索,搭上布凉棚,二人抬运即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但和周边县市相比,仍有差距。境内交通以公路为主。至2014年末,巫溪县公路里程达到3874公里,其中,省道333公里、县道294公里、乡道551公里、村道2696公里。按等级分:等级公路3557公里(二级公路200公里、三级公路150公里、四级公路3208公里),等外级公路317公里。

奉溪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巫溪县前往重庆主城九区只需4个小时。

风景名胜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的渝、陕、鄂三省市结合部,东依神农架、武当山,南接大、小三峡,西通重庆、成都,北望安康、西安,既是 长江三峡旅游组成部,又是西安---三峡南北陆路旅游通道的桥头堡和鄂西北进入三峡的捷径。

巫溪县有国家级景区1个(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省市级景区4个(宁厂古镇、阴条岭自然保护区、灵巫洞、荆竹坝岩棺群),县级景区10个(大官山"东方天山"生态旅游区、庙峡翡翠谷旅游区、云台峰旅游区、"野人谷"原始生态旅游区、月牙峡旅游区、猫儿背天然氧吧旅游区、上磺荷苑旅游区、朝阳石林旅游区、团城幽峡旅游区、高楼河原始森林旅游区)。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

红池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重庆巫溪县西北部,属山岳型自然风景旅游区。景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104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34平方公里,为中国南方第一大高山草场。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是重庆政府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依山傍水而建,青石街道逼仄,吊脚楼、过街楼等古建筑和民居沿后溪河蜿蜒延伸达3.5公里,俗称"七里半边街"。古镇有4000多年的制盐史,是中国的 "上古盐都,巫巴故乡"。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

阴条岭自然保护区是神农架原始森林的余脉。保护区面积达12万亩,其中原始森林8.7万亩,为重庆市唯一一片原始森林,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是重庆市最高点。植物种类达1500多种,有银杏、珙桐、腊梅、崖柏、 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5种,以及金雕、白熊、白狐、金钱豹、小熊猫等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被称为"三峡第一园"。

灵巫洞景区

灵巫洞景区距巫溪县城12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东岸主洞琳宫,全长1500米,由仙翁殿、玉竹林、瑶池、龙王殿、海底世界五大部分组成;西岸主洞桃源洞,有石钟乳和大型群雕。被专家和游客誉为“三峡库区第一洞”。

荆竹峡景区

荆竹峡景区位于大宁河上游荆竹峡内,全长7公里。先秦濮族岩棺群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存岩棺24具。"汉风神谷“占地28亩,园区利用壁画、雕塑、脸谱、声像展播等手段着力彰显远古巫文化形态和内涵,并再现蔡伦式造纸术。[9]

著名人物

向荣

向荣(1792-1856),字欣然,晚清名将。官至四川 提督、广西提督、湖北提督,卒授一等 轻车都尉世职,谥号“忠武”。有《向荣奏稿》传世。

城市荣誉

2004年4月,巫溪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称号。巫溪县是全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县级单位。

2004年9月,巫溪县被中国园艺学会魔芋协会评为“全国魔芋种植重点基地县”。

2012年1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改革(2011)年会”上,巫溪县以“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先行者”,喜获“2011中国改革年度县”荣誉称号。

2013年1月,在海口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上,经评审委员会认定,巫溪县被授予“中国绿色生态马铃薯之乡”称号。

2013年5月,全国绿化委员会正式授予巫溪县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

2018年5月, “2018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正式公布,巫溪县上榜。

2019年1月,巫溪县荣获“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称号。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10]

城市事件

2017年10月21日凌晨1点,巫溪县大河乡广安村1社发生滑坡灾情,滑落土石方600余万立方米,造成两河口至宁桥的省道交通中断。初步核实9人失联。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