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巫克里(1955年9月20日-),男,水族,广西艺术学院师范音乐专业1984届本科毕业,原音乐系理论与器乐教研室主任,现为音乐系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作曲副教授。

目录

人物介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人物简介

男,水族,1955年9月20日出生,广西艺术学院师范音乐专业1984届本科毕业,原音乐系理论与器乐教研室主任,现为音乐系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1999年10月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班结业。现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理论作曲副教授。并长期担任我系理论与器乐教研室主任、《音乐表演》专业带头人以及学院教学科研导师等工作。在音乐专业教育和音乐创作方面,均取得了比较卓著的成果。

一、教学科研方面

(一)高师和声学教学方面 探索了一套“采用首调思维方式分析旋律调式调性、设计和弦、书写低音声部;采用固定调思维方式填写内声部、检查是否存在不良进行”的通俗性和声教学模式。将首调、固定调方法相举并用、取长补短,分别在和声写作的不同阶段发挥各自优势。学习者通过这套模式不仅易于掌握写作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和声运行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这样的教? 法模式,使高师和声教学才可能由原来“纯理论”的东西一下子变得与音乐实践(合唱、即兴伴奏等)更贴近、实用性更强的科目。这套模式在自己多年的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和优越性。近十年来影响着我系师专、师训和自学考试(专科、本科)等各类学生,使之受益匪浅。本教学模式荣获2002~2004年度学院教学成果壹等奖。

(二)高师歌曲写作教学方面 鉴于歌曲的改编创作和音乐旋律化技巧对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具有的特殊意义,而在高师音教中却又容易被忽视、教学成效往往不尽人意的实际状况,本人结合自身多年学习音乐创作的经历和体会,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师歌曲写作阶段性训练“三部曲”教学模式。即(1)作品临摹的起步阶段;(2)技术发展的磨练阶段;(3)艺术创作的提炼阶段。为学生对该科目基本技能技巧的掌握以及创造性的发挥运用,理顺了一条由浅入深、触类旁通,直至迈向成功的学习训练有效途径。同时对教师总体上应如何把握各训练阶段处理好各个教学流程环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从教? 法? 及理念方面作了颇具创新意义的安排和整合。这样的模式从整体上提高了该科目的质量效果。多年来培养了不少歌曲创作方面的优秀人才。本教学模式荣获2005年度学院教学成果贰等奖。并且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于最近完成了高等音乐专业必修课教材——《歌曲旋律写作基础教程》的撰写工作。即将出版的教材,可望将本人长期所集累和探索的教学科研成果进行充分展示并切实地服务于整个音乐教育、教学领域。

(三)在器乐合奏课方面 针对高师音乐专业以钢琴、键盘乐、演唱为主要学习训练科目的特点。本人探索了一套突出高师专业特点、切合教学实际的乐队编制与合奏课教学形式。即以键盘合奏(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加混声合唱为主体,辅之铜管、木管、打击乐为点缀的乐队合奏阵容。并通过创作、改编相应的合奏总谱,排练了如《我的太阳》、《虹彩妹妹》(均为本人改编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等,收到良好的合奏训练和舞台演出效果。在一年一度的毕业生音乐会进行汇报演出受到好评。实践证明,这样的乐队编制与合奏课形式,对于高师音乐专业来说是一种创新的形式:一方面在形式上有别于艺术院校的管弦乐合奏;二方面在突出师范性特点的同时效果上又几乎具备管弦乐的辉煌气势和斑斓色彩。

(四)关于小提琴演奏教学中右手持弓方? 法的研究课题 本人探索分析并极力推崇的一种改变右拇指的摆放位置——将之置放在马尾箱宽阔的平面上。这样的持弓方 法 论文,不但从演奏和教学的角度,而且从力学(即压强和杠杆轮轴科学原理角度)证明这是一种具有非常显著力 学优势的持弓方? 法? 值得在演奏和教学领域广泛推广(此项研究已被列入我院2003年教学科研项目之一)。这一科研课题的学术价值一方面诣在解决初学者入门阶段持弓、运弓的难题;二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持续耐力。[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