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诸葛亮庙(外景)原图链接来自 52maps 的图片

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五丈原风景名胜区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1]由此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题词立碑,建祠修庙,凭吊千古,这里流下许多珍贵的古文化、古遗迹,特别是气宇轩昂的诸葛亮庙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荟萃。

基本介绍

献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刻,由40块二尺见方的青石连缀而成,表文语出肺腑,文笔出众;笔法奔放苍劲,流利酣畅;镌技高超,形同真迹,人称“三决”碑。后院是柏林竹园,草坪花坛,四季如春,清爽洁净,诸葛亮衣冠冢幽居柏林之中,精巧美观的落星亭耸立于后院的中央,碑廊环揽后院,文臣武将廊分居两侧,曲径通幽,环境优雅。景区内还有三国古遗迹二十余处,如蜀国中军帐遗迹壑落城,蜀军大本营九龙山,蜀军下原取水的古道十三盘,取水之泉诸葛泉、司马懿拜将台,妇孺皆知的葫芦峪等。景区自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声名远扬海内外,1991年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已成为陕西关中西部的旅游胜地,年接待中外游客15万人次。

历史沿革

由于元朝至今也有七百余年,许多资料后人无法见到,郭思恭当时以何为据也不得而知,从现有的史料细分析起来,“庙自汉至今”的提法,也有一些根据。

其一,诸葛亮逝世后,各地请求为其立庙,百姓私祭不断。五丈原是诸葛亮病逝之地,当时虽属(魏)晋之地,但其统治者对他还是崇敬褒扬。陈寿是《三国志》的作者,他曾收集的二十四篇诸葛亮着作编成《诸葛氏集》,呈给晋帝,在呈表中他说诸葛亮的“声教和遗言,合于事度;他的公正忠诚之心,见于文辞;从中可了解他的思想,对当世有所补益”。晋武帝司马炎曾下诏说:“诸葛亮在蜀,尽心尽力,其子诸葛瞻在危难之时能守节而死义,这都是天下的优秀品质”。后来,晋朝还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所以,魏、晋之时,在五丈原为诸葛亮建庙是有可能的。

其二,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在蜀汉灭亡后归附晋朝,被量才委任为吏,作过眉县(今陕西眉县)今。当时五丈原恰在眉县范围内。诸葛京治理眉县,政绩优良,受到称誉,后来升任江洲(今四川重庆市)刺史。诸葛京在眉做客,也极有可能在其祖父病逝之地修庙祭祀。

其三,从后人的一些诗文描述中,也能找到一些旁证。元朝朱铎在《五丈原怀古》诗中写道:“遗庙经千古,愁云往日还。”诗句虽不能作为信史,但亦从侧面说明“自汉至今,千有余年”的说法。

清代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岐山知县杜谔《重修五丈原武侯祠记》云:“汉丞相出师伐魏……其时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相持。魏兵坚壁不出,至遗巾帼以辱之,丞相军威远震,畏蜀如虎,所由来矣。异乎大星骤落,汉业随终。天远虽任自然,而人心终多隐憾。五丈原之有武侯庙也,自当始创于此时。厥后遥遥千余载,历代兴废,难以稽考之”。

碑文中同样表述了诸葛亮庙创始于汉晋之交的意思。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元朝之前的唐宋年间,五丈原诸葛亮庙已建修起来。晚唐诗人温庭筠的《过五丈原》[2]诗中有“象牙宝座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诗句。一般理解是指五丈原诸葛亮庙中的武侯“神像”,高坐神龛,神表威业;失去诸葛亮的蜀汉王朝,竟重用谯周这样的投降派以致灭国。可以说明当时五丈原上已有祠庙建筑。

跨宋、金两代的诗人郝居中有《题五丈原武侯庙》诗作,诗中用“坏壁丹青仍白羽,断碑文字只苍苔”描绘出诸葛亮庙年久失修,壁坍墙坏,碑裂石破的惆败景象,可以证明五丈原诸葛亮庙早已有之。

元朝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的朝代,当时对诸葛亮倍加褒扬,封其号“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五丈原诸葛亮庙也得到重视,各级官员常到庙中瞻拜致祭,郭思恭留下的碑文就是明证。

综上所述,五丈原诸葛亮庙约初创于蜀汉末年或晋初,至今已1700多年。

视频

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博物馆 相关视频

陕西宝鸡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
4分钟带你看遍陕西五丈原诸葛亮庙风景-视频外景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