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

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以蒙山景区为主的范围区域,蒙山为国家AAAAA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享有山东十大最美的地方、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诸多荣誉。先后入选“中国避暑名山榜”、入围“中国最美地质公园”第九名、荣获“国家森林公园30强”、山东旅游风云榜网络搜索前六名”等荣誉。[1]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含构造)剖面、宝玉石典型产地、恐龙足迹化石、温泉等地质遗迹组成的一个多种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地质公园。由蒙山龟蒙、云蒙、天蒙、彩蒙、孟良崮、金伯利、沂蒙石林、沂水溶洞、莒南天佛九个园区组成。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学史书”,它记录了大地28亿年以来的沧桑巨变。

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具有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科学研究、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保健医疗等多功能和较高科学品位的“生态公园、科学公园”。

目录

开发建设

2014年由“中华民族和谐发展促进会、中华美食文化研究会、中国县域旅游网、环球游报”等机构联合主办,大道自然(北京)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中国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蒙山旅游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养生文化、鲜明的民俗特色等优势从636个候选旅游目的地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中国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并荣膺“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品牌”荣誉称号,成为蒙山旅游区对外宣传的又一张重要名片。

蒙山始自开发建设以来,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在保护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现已发展为临沂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品牌和龙头,山东省重点旅游景区,被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钻石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山东省十大最美的地方等众多称号。此次荣膺“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品牌”,对进一步提升蒙山旅游区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生态、养生名山,打造中国著名的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目的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然资源

蒙山环境优美,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0%,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属超洁净地区,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蒙山水质优良,富含硒、锶、偏硅酸等对人体极为有益的微量元素。

沂蒙山旅游区地形多样,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素有“天然课堂”之称。有北方原始森林较为完整的野生动物系统,是山东省罕有的野生狼群分布区。

蒙山山峰巍峨,层峦叠嶂,沟壑幽深,绿郁葱茏飞瀑流泉风光奇谲,历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天”之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让蒙山成为著名的养生长寿圣地,是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养生度假的理想场所。

园区内地质构造奇特、自然地质资源丰富,特别是形成于大约27亿年前后的花岗岩发育完善,其中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是全国出露地表最好的地区之一。金伯利钻石矿园区金刚石储量丰富,是亚洲唯一在产的钻石原生矿,极具科普价值和观赏价值。

地理环境

公园主要涉及平邑、蒙阴、费县、沂南、沂水、莒南六县,共18个乡镇,数百个景点,主要园区和景点沿蒙山山脉和沂沭断裂带展布。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以蒙山为主体,是华北乃至全国太古代花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钻石之乡。同时还包括了沿沂沭断裂分布的沂水溶洞群、莒南恐龙足迹化石、汤头温泉等地质遗迹等,是一个多种地质遗迹资源并存、综合性的地质公园。

形成演变

蒙山是一座古老的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地学史书”,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它记录了大地28亿年以来的沧桑巨变。28亿年前,蒙山地区为一个稳定的陆块。距今28-27.5亿年间,受大地裂谷作用形成面积广泛的海盆,岩浆沿裂谷喷发喷溢并接受沉积,形成火山沉积岩系,这就是齐鲁大地最为古老的岩石——泰山岩群。之后的2.5亿年间,蒙山地区经受两期大规模岩浆侵入,“吞噬”了泰山岩群,形成阜平期蒙山岩套、五台期峄山岩套花岗岩类;距今25-23亿年间,蒙山地区又经受第三次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吕梁期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交代或捕虏了泰山岩群和前两期岩浆岩。距今23-8亿年间,蒙山陆块经历了构造运动的挤压和小规模的岩浆活动,处于隆升剥蚀时期。8亿年以来,蒙山地区又经历了海进海退的变迁及陆相火山活动。直到距今3000万年以来,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蒙山断裂再次活动,蒙山主体不断隆升剥蚀,终于雄踞齐鲁大地。

在亿万年的历史长河中,造就了沂蒙山区异彩纷呈的地质遗迹。沿蒙山山脉广泛分布着三期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岩石: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共同构成了蒙山的主体。蒙山并由此成为蒙山岩套的命名地,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太古代TTG质花岗岩系出露最好的地区之一。形成于距今17-15亿年间的中元古代四堡期牛岚辉绿岩脉,命名地也在蒙山,是我国本期岩浆侵入最为典型的地区。这里有中国境内规模巨大的古构造带,形成于距今26亿年前后,经历长期多次岩浆活动和构造挤压作用,北西—南东方向延伸达上百公里,宽2到9公里。沂沭断裂带及其东临的中生代潜火山岩和侵入岩遗迹,沿线的温泉地热遗迹等,是研究华北板块东南缘构造运动、板块俯冲碰撞造山过程的重要证据。莒南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距今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这里的石铁陨石,重达4吨,是研究天体演化不可多得的实证。[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