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美術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屏東美術館位於台灣屏東縣屏東市,是臺灣最南端的美術館,期盼以多樣性的展覽與藝術教育推廣活動,成為屏東市藝文推廣的基地[1]。屏東美術館原為屏東市公所舊址(1953~2005),當年由公所員工林榕樟技士設計監造,民國42年10月落成啟用,陪伴屏東市民走過近一甲子,屬於戰後第一代縣轄市官署建築,極具地方歷史意義。建築主體為鋼筋混凝土之兩層樓建築,建築物的中央部份建為斜屋頂,周邊則為平屋頂,使建築物有不同的線條語彙。屋頂表面以濃厚東洋氣息的日本黑瓦做裝飾。左右牆面佈局垂直長形窗戶,靠近中央位置則設計用圓形景窗,使美術館簡潔的外觀有了「點、線、面」之美感。建物中的天頂結構全採杉木搭建的橫樑,一覽無遺,加上或圓或方的窗櫺,和有著歐式風格呈葉片狀的圓柱頭,在光影變化中,更添美術館建築獨特之美。[2]
歷史沿革
屏東美術館位於中正路與公園路交叉口,前身為屏東市公所,市公所遷移之後,於2006年將此建築改建為屏東美術館,並以文化創意的角度,提供一處可以接近藝術文化的優質場所,使老建築獲得新生命。美術館呈現現代建築前期之風格特質,建築屬於戰後縣轄市官署建築,深具地方歷史文化意義。館內除舉辦個展及特展外,還有舉辦美學講座等展演活動,是一處地方與美術對話的場所。[3]
說明介紹
屏東美術館原址為屏東市公所辦公廳(1953~2005)。民國42年10月落成啟用,直至94年7月市公所遷址,功成身退。民國95年8月縣府與屏東市公所達成共識,由市公所借予縣府使用,將該棟建築物完整保留,並將其規劃為美術館。在文化部(原文建會)補助下,老建築喜獲重生。 民國101年1月16日縣府借用期屆滿後,屏東美術館回歸由屏東市公所營運,成為全國行政層次最低、組織編制最小、運作經費最少的縣轄市級美術館。重回市公所懷抱的屏美館,於102年1月12日正式開館,至今推出許多各類型的展覽,並辦理工作坊、美育學堂、快樂藝術列車、讀書會、週末音樂會等教育活動,使屏東美術館成為屏東藝文推廣新基地。[4]
採縣市合作模式營運的美術館
屏東市公所舊辦公廳舍所改建的屏東美術館,位於屏東市精華地帶,周邊停車方便,是歷史建築與城市美學的結合,被喻為發展城市美學及舉辦藝術展覽的最佳場所。屏東市公所獨力運作七年,但每年上千萬元的人事、水電及開展支出,讓市公所感到吃力,對財源有限的市公所是極大負擔,因此屏東縣政府有意挹注資源,未來將採縣市合作模式經營。而屏東縣政府也透過向文化部申請將屏東市公園路旁收回的武德殿列為歷史建築,比鄰的屏東美術館,除建築物產權屬於市公所,土地所有權多屬縣府,藝文界人士建議整合規劃,由縣府及市公所合作打造屏東市中心高質感的藝文景點,結合周邊百貨商圈及公園綠帶,吸引人潮。期望進一步帶動地方的藝文發展及成為休閒旅遊的新亮點。[5]
視頻
【屏東美術館木雕展覽開幕】
【109 1110 屏東美展頒獎 作品於屏東美術館展至1220】
【2019屏東動漫展&屏東美術館&屏東郵局&屏東原住民文化會館[屏東] 】
參考文獻
- ↑ 關於 屏東美術館臉書
- ↑ 屏東美術館屏東人文地圖
- ↑ 歷史建築美學展演基地─屏東美術館屏東市公所全球資訊網
- ↑ 屏東美術館文化部
- ↑ 屏東美術館 縣市將合作經營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