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尚书》,原称为《书》,为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主。…”)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尚书 》, 称为《书》,为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内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 讲话记录为主。《尚书》为中国文学散文创作之祖,文风质朴。不过对后人来说,由于其年代极其久远,其用语“诘屈聱牙”,颇为难读。
+
[[File:尚书0.jpg|300px|缩略图|右|<big> 尚书</big>[https://img.mp.sohu.com/upload/20170811/fa5b491b43d34fa68271579c0c26604f_th.png  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63901014_403608 来自 搜狐  图片]]]
  
 《尚书》 早于儒家出现 本与儒家无关 但后世儒家将其追认 儒家经典,并列入十三经之一 ,为 建构其政治思想 源头 从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开始 确立 经书的地位。在四库全书中隶属于经部
+
 《''' 尚书''' 》, 原称为《书》 ,为 先秦时代政事文献的汇编 内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进行宣示布告的讲话记录为主。《尚书》 中国文 [[散文]]创作之祖<ref>[https://www.doc88.com/p-6909951630201.html 论《尚书》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 贡献] 道客巴巴 ,2013-9-12</ref> 文风质朴。不过对后人来说,由于其年代极 其久 远,其用语“诘屈聱牙”,颇 难读
  
 《尚书》的成书、整理、流传过程颇为复杂,历史上出现过多个书写字体、篇卷构成、具体内容不同的版本;部分曾经由帝王朝廷组织学者整理、校勘,颁布“定本”。今本的主体,部分至迟出现于东晋;其“部分篇目”内容的来源可靠性从南宋开始遭受怀疑。清初,这些篇目在主流学术界被定作“伪书”,甚至排除出《尚书》之外。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对古代尚书文献的认识。
+
《尚书》早于[[儒家]]出现,本与儒家无关,但后世儒家将其追认为儒家经典,并列入[[十三经]]之一,为儒学建构其政治思想的源头,从[[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开始,确立其长久作为经书的地位。在四库全书中隶属于经部。
 +
 
 +
 《尚书》的成书、整理、流传过程颇为复杂,历史上出现过多个书写字体、篇卷构成、具体内容不同的版本;部分曾经由帝王[[ 朝廷]] 组织[[ 学者]] 整理、校勘,颁布“定本”。今本的主体,部分至迟出现于东晋;其“部分篇目”内容的来源可靠性从南宋开始遭受怀疑。清初,这些篇目在主流学术界被定作“伪书”,甚至排除出《尚书》之外。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出土文献研究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对古代尚书文献的认识。
  
 
==历史源流==
 
==历史源流==
  
 《尚书》本是上古档案资料的汇编,孔颖达说:“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马融说: “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
+
 《尚书》本是上古[[ 档案]] 资料的汇编,孔颖达说:“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来之书,故曰尚”,马融说: “上古有虞氏之书,故曰尚书。”
  
 “尚书”最早只被称为“书”,而“尚书”之“尚”最早见于《墨子》:“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此时所指《尚书》也包含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尚书》就是收集左史所记的言论或命令。实际上,《尚书》不仅记言,也有史实。
+
 “尚书”最早只被称为“书”,而“尚书”之“尚”最早见于《[[ 墨子]] 》:“故尚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此时所指《尚书》也包含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尚书》就是收集[[ 左史]] 所记的言论或命令。实际上,《尚书》不仅记言,也有史实。
  
 《纬书》记载古代《尚书》凡3240篇,至孔子删定为120篇,遂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尚书》又称《书经》,为五经之一。《尚书》又分成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西汉末造,开始有所谓今古文之争,古文学派日盛,官派的今文学派主流地位备受挑战。今古文之争一直延续到清朝末造。
+
 《纬书》记载古代《尚书》凡3240篇,至[[ 孔子]] 删定为120篇,遂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尚书》又称《书经》,为五经之一。《尚书》又分成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 西汉]] 末造,开始有所谓今古文之争,古文学派日盛,官派的今文学派主流地位备受挑战。今古文之争一直延续到清朝末造。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尚书》属于记言体,内容以言为主。记载的内容,上起尧、舜,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陈梦家《尚书通论》第一章先秦引书篇统计《论语》、《孟子》、《左传》、《国语》、《墨子》、《礼记》、《韩非子》、《荀子》、《吕氏春秋》等九本先秦经典引用尚书一百六十八处。《尚书》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
 《尚书》属于记言体,内容以言为主。记载的内容,上起[[ ]] [[ ]] ,下至春秋时期的[[ 秦穆公]] ,包括了夏、商、周三代。陈梦家《尚书通论》第一章先秦引书篇统计《论语》、《孟子》、《左传》、《[[ 国语]] 》、《墨子》<ref>[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_29.aspx 墨子],古诗文网</ref> 、《礼记》、《韩非子》、《[[ 荀子]] 》、《[[ 吕氏春秋]] 》等九本先秦经典引用尚书一百六十八处。《尚书》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
 
 +
==视频==
 +
===<center> 尚书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尚书讲解第1集  </center>
 +
<center>{{#iDisplay:k0530jc7rjk|560|390|qq}}</center>
 +
<center> 国学经典:五经之《尚书》,原文朗读 </center>
 +
<center>{{#iDisplay:v085941d3eo|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於 2020年3月19日 (四) 22:21 的最新修訂

尚書》,原稱為《書》,為先秦時代政事文獻的匯編,內容以上古及夏、商、周的君王重臣進行宣示布告的講話記錄為主。《尚書》為中國文學散文創作之祖[1],文風質樸。不過對後人來說,由於其年代極其久遠,其用語「詰屈聱牙」,頗為難讀。

《尚書》早於儒家出現,本與儒家無關,但後世儒家將其追認為儒家經典,並列入十三經之一,為儒學建構其政治思想的源頭,從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開始,確立其長久作為經書的地位。在四庫全書中隸屬於經部。

《尚書》的成書、整理、流傳過程頗為複雜,歷史上出現過多個書寫字體、篇卷構成、具體內容不同的版本;部分曾經由帝王朝廷組織學者整理、校勘,頒布「定本」。今本的主體,部分至遲出現於東晉;其「部分篇目」內容的來源可靠性從南宋開始遭受懷疑。清初,這些篇目在主流學術界被定作「偽書」,甚至排除出《尚書》之外。二十世紀以來,隨着出土文獻研究的發展,大大拓展了對古代尚書文獻的認識。

歷史源流

《尚書》本是上古檔案資料的匯編,孔穎達說:「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馬融說: 「上古有虞氏之書,故曰尚書。」

「尚書」最早只被稱為「書」,而「尚書」之「尚」最早見於《墨子》:「故尚者夏書其次商周之書」。此時所指《尚書》也包含上古史的意思,「尚書者,上古帝王之書,或以為上所為,下所書,故謂之《尚書》。」。《漢書·藝文志》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尚書》就是收集左史所記的言論或命令。實際上,《尚書》不僅記言,也有史實。

《緯書》記載古代《尚書》凡3240篇,至孔子刪定為120篇,遂被儒家列為經典之一,《尚書》又稱《書經》,為五經之一。《尚書》又分成古文《尚書》與今文《尚書》,西漢末造,開始有所謂今古文之爭,古文學派日盛,官派的今文學派主流地位備受挑戰。今古文之爭一直延續到清朝末造。

主要內容

《尚書》屬於記言體,內容以言為主。記載的內容,上起,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包括了夏、商、周三代。陳夢家《尚書通論》第一章先秦引書篇統計《論語》、《孟子》、《左傳》、《國語》、《墨子》[2]、《禮記》、《韓非子》、《荀子》、《呂氏春秋》等九本先秦經典引用尚書一百六十八處。《尚書》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視頻

尚書 相關視頻

尚書講解第1集
國學經典:五經之《尚書》,原文朗讀

參考文獻

  1. 論《尚書》在我國散文發展史上的貢獻,道客巴巴 ,2013-9-12
  2. 墨子,古詩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