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尚書正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唐初《五經正義》的第二部,孔穎達、王德韶、李子云等奉詔撰,朱長才、蘇德融、隋德素、王士雄、趙弘智複審,長孫無忌、李勣、于志寧、張行成等人刊定。此書湊合《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並採用偽孔安國《尚書傳》,將伏勝本《今文尚書》20篇分為33篇,加上所謂的出自孔宅夾壁的《古文尚書》25篇,定為58篇,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讀經書。流傳幾千年,對後世影響巨大。孔穎達等在此書《正義》中較多地談到了天與人的關係,反覆闡明用天道治理民眾的道理。他們是以君為師,而不敢像孟子、楊雄那樣以師自任,這是漢代以後尤其是當時現實的反映。但是如果君主不好好地治理百姓,就是違背天意,這時,天就會離他而去。也即"天不可信"。這些觀點都是具有相當的現實意義的。另外,此書還保存了不少舊說典故,在訓詁學上也有較大的價值。

作者簡介

孔穎達編訂《五經正義》,排除經學內部的家法師說等門戶之見,於眾學中擇優而定一尊,廣采以備博覽,從而結束了自西漢以來的各種紛爭;是他摒棄南學與北學的地域偏見,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將西漢以來的經學成果盡行保存,使前師之說不致泯滅,後代學者有所鑽仰;也由於他的《五經正義》被唐王朝頒為經學的標準解釋,從而完成了中國經學史上從紛爭到統一的演變過程。他是一個對中國經學具有總結和統一之功的大經學家。 人物生平 孔穎達盛世鴻儒,字沖遠(一作仲達、沖澹),冀州衡水(今屬河北)人。孔安之子、孔碩之孫、孔霸的第19世孫、孔延年的第20世孫、孔子的第31世孫。唐朝經學家。生於北齊後主武平五年(574年),八歲就學,曾從劉焯問學,日誦千言,熟讀經傳,善於詞章,隋大業初,選為明經,授河內郡博士,補太學助教。隋末大亂,避地虎牢(今河南省滎陽汜水鎮西北)。入唐,任國子監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編纂《五經正義》,融合南北經學家的見解,是集魏晉南北朝以來經學大成的著作。卒於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終年75歲。生有三子:孔志玄、孔志約、孔志亮。 孔穎達所疏或正義的經書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和

內容預覽

【原文】 《尚書》序《釋文》:「此孔氏所作,述《尚書》起之時代,並敘為注之由。故相承講之,今依舊為音。」 [疏]正義曰:道本沖寂,非有名言。既形以道生,物由名舉,則凡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教,事顯於言,言愜群心,書而示法,既書有法,因號曰「書」。後人見其久遠,自於上世,「尚」者,上也。言此上代以來之書,故曰「尚書」。且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是故存言以聲意,立書以記言。故易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言者意之筌蹄,書言相生者也。書者,舒也。《書緯·璿璣鈐》云:「書者,如也。」則書者,寫其言,如其意,情得展舒也。又劉熙《釋名》云:「書者,庶也,以記庶物。又為著。」言事得彰著。五經六籍皆是筆書,此獨稱「書」者,以彼五經者非是君口出言,即書為法,所書之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