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尘埃里开出的美丽鲜花

尘埃里开出的美丽鲜花
图片来自六图网

尘埃里开出的美丽鲜花,真的,假设能“低到尘土里”,多好!吃不讲究,饱了就行;穿不讲究,舒畅就行;住也不需要几级宾馆,洁净清洁也就行;而到某地出差,也未必就要专车,搭个车去也不费事多少。这样一来,省了多少钱,自己多清闲

== 原文 == 

 “低到尘土里,而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很受一些年轻人喜欢,也算是名言了吧。的确,这句话写得很美,很动情。可是,这世上,有多少人情愿“低到尘土里”,更勿谈“在那里开出花来”?

  对于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他们一般,不赋有,只能低在这“尘土里”。而他们也一直在极力,挣脱出“这尘土”,能高一点,再高一点。

  而那些日子在高处的人,特别是那些身在名利场上的人,有几个肯放低自己,能够“低到尘土里”?

  前不久,单位展开一项活动,在招待某位商人时,安排其与人合住一标准间,而他坚持要住单间,由于不能满足,居然拂袖而去;某次就餐,有某位官员,因未安排主桌,当场怒形于色……这样的作业,我经历过太多。

  吃要讲究名菜,穿要讲究名牌,干事讲究局面,处处都要面子,住的宾馆要在几个星以上……日子中不乏这样的人,不是吗?

  你说,这日子中,哪能事事都能如自己所愿?哪里处处都会受人追捧?如不满足,如受萧瑟,心里则不开心,甚至大发牌气。这样的人,这样的日子,过得累且烦。

  老扛着那个又大又臭的架子,老戴着那个又假、又不透气的面子,老抱着那些让人行动不便的空名和虚荣,岂不过得累且烦?放下来多轻松快乐。

  真的,假设能“低到尘土里”,多好!吃不讲究,饱了就行;穿不讲究,舒畅就行;住也不需要几级宾馆,洁净清洁也就行;而到某地出差,也未必就要专车,搭个车去也不费事多少。这样一来,省了多少钱,自己多清闲。

  当然,也有一些人,却是那么毫不牵强“低到尘土里”!

  这让我想到了佛陀。佛陀是什么人?他是王子啊,将来的皇上。假设一定把社会分出个凹凸,他可是实在的高高在上者。可是他却不愿高高在上,而且不是“低”,而是一头“扎”进“尘土里”。他“树下宿”,“冢间坐”,穿的是“粪扫衣”,吃的靠乞讨……

  这让我想起了弘一法师。他,早年的富家子弟,金衣玉食,一掷千金。可他毅然决定落发,而严守戒律,过着他人不可思议的贫苦日子。不论谁来看他,他自称“小僧”,亲自倒茶水,留素饭……

  在这“尘土里”,还有谁比他们处在更低的方位?

  对于佛子们来说,这“尘土里”的最低处,是更苦,甚至更脏,是更卑微,甚至轻贱,但更少物质的诱惑,更少名利的牵绊,反而更利于修行。我想,除了利于修行,也利于与众生天衣无缝,而能非常好地弘法利生,“不为自己求安泰,但为众生得离苦”。

  而更首要的是,他们以一双佛眼,看透了人在高处的那各种物事,都不过是流转不断的“空相”罢了,假设执着于那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功名利禄,被它们诱惑,被它们绑缚,人就永久得不到脱节,得不到实在的快乐和清闲。

  真的,在他们的佛眼里,这“尘土里”,没有什么欠好,破衣好,咸菜好……他们不敢随意放逸自己,说话干事都小心谨慎,唯恐造下恶业……他们把这叫作惜福,他们把这叫作持戒。

  这些“低到尘土里”的人,让人出自内心生出敬仰。看上去他们是灰头土脸,但尘土不掩的,是一颗明珠般的佛心。他们是尘土里开出的花朵,散发出多么沁人的芳香。

  实在的修行人在尘土里,实在的快乐和清闲在修行人的心中。[1]

目录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