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日子(田大勇)
作品欣赏
小巷里的日子
90年代的时候,在一个不显山露水的小城读的大学。记忆最深的,便是通往校园里的那条长长窄窄的巷子。
巷子并没有名字,也无从考证。也许因校园而生,而长,而繁衍至今。巷子两边大多是低矮杂乱的平房,开着烟酒茶糖之类的生活小店,还有小得只容得下三五个人的小餐馆,一到中午或晚上,店主便在临街的被烟熏得黑乎乎的灶台上,叮叮当当地摆弄起锅碗瓢盆来,满条巷子里都充斥着姜葱蒜末的味道。店主人大多如同店面一样,不修边幅,甚至许多人趿着拖鞋、袒露着胸膛,一幅松松垮垮的样子。
刚来的时候,我们的公寓在离校门不远的地方,与那些杂乱无章的房子正好是比邻而居,隔门相望。不时之间,总可以听他们叫卖吆喝声、嬉笑吵闹声、搬东西嘈杂声,林林总总,没完没了,直到夜深人静仍然有哗啦啦的流水声,丝毫不差地塞进我们的耳朵里。时间长了,倒也习惯了在多种声音交杂之中看书、吃饭、睡觉了。甚至多年以后,依然怀念这种声音,这种熟悉的味道与记忆。
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我们更有机会“近水楼台先得月”。想休闲的时候,一抬脚、一转身就进入了这个拥挤的小巷子。小巷真是无所不包,南来北往的味道,鸡零狗碎的生活用品,甚至二手的书、过时的杂志、学习用品都一应俱全,在巷子的角角落落还有些价格实惠的小影院、台球室,是穷学生们的理想去处。好几次,我带外地的同学来逛这条街的时候,他们眼里都充满了羡慕,啧啧称奇,一直说“住在这条街上简直太幸福了。”此时此刻,我也满是得意,仿佛自己住的是北京的王府井、纽约的曼哈顿,而不是眼前这条窄窄的弄堂。
学生时代,总是囊中羞涩,特别是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而这条朴素的小巷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去处。当时,正好一位姓杨的老乡下岗后在这里开了一家不到十平米的小餐馆,炒的是一些诸如萝卜白菜之类的家常小菜,味道可口,价格公道,颇受学生青睐。杨老乡为人很厚道,每每看到我来,总是给我加足分量,再三嘱咐我要吃饱吃够,有时来晚了,他总邀请我与他家人一起共餐,让我在异乡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与家的味道。
在小巷之中,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街口两家二手书店。二手书不贵,一两块钱就可淘到一本,杂志一块可以买两到三本。林林总总的二手书之中,总能找到一些心仪已久的书籍,比如,老版的《茶花女》、《红与黑》、《战争与和平》等等,我都是从其中淘到的,成为我一直珍藏到现在的心爱之物。还有那些过时的杂志之中,也不乏优美的文章,每每茶余饭后、寝室熄灯之前,慢慢翻上三五页,别有一番味道。
离校的时候,我们寝室八位弟兄相约来到老乡的小餐馆,就着廉价的菜肴和几瓶啤酒一起度过离别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平时斯斯文文的我们,也许是离别气氛的感染,或是校园情怀的不舍,那一夜我们变得悲怆而疯狂,平生不胜酒力的我们很快就一醉不起,正是这些比邻而居、熟悉而又陌生的“邻居”们默默地帮我们收拾残局,一个个手扶肩扛把我们送回寝室后,才悄然离去。事过之后,我才蓦然发现,这些粗糙得有些邋遢的人们,曾经为了鸡毛蒜皮吵闹、被我们时常嗤之以鼻的人们,原来是如此的质朴和可爱。而当我发现和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却是我们将要离开的最后一刻。
德国有一句名言“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人生总是在做着不平凡的梦,总是向往阳光灿烂、芳草鲜美的地方,并为此衣衫褴褛、皓首穷经,经年以后,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最深的记忆,却是最平常的熟悉味道;最打动人心的,永远是那一抹淡淡的微笑。 [1]
作者简介
田大勇,湖北黄冈人,1979年12月生。以新闻写作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