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小分子藥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分子藥物
小分子藥物照片來自

小分子藥物,英文名為:Small molecule drugs,是一種採化學合成方式製造的藥物,其分子量小於500,一般為簡單的單體物質。[1]小分子藥物屬於傳統藥物,傳輸系統至今已發展成熟,其中又包括緩釋劑型及長效劑型等;以藥物傳輸途徑來看,有口服、經皮吸收、經黏膜吸收等。

以精神科藥物說明

精神與感染、癌症等其他類型的疾病不同,精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困難,因為關於精神健康狀況的診斷和治療存在許多爭議,而且與身體其他器官相比,人類對大腦功能的瞭解甚少。 由於大腦是最脆弱、最敏感的組織,其功能很難應用現有的物理或化學取樣和分析,因此研究起來尤其困難。[2]精神疾病通常涉及多個層面,如焦慮、人格障礙或認知障礙,很難被其他動物類比和研究。 然而,隨著一些藥物的發明,人類治療這種疾病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以下是此類藥物的介紹。


1.巴比妥類:

它是第一種由人類合成的鎮靜劑和安眠藥。 在這種藥物發明之前,鴉片或酒精只能用於治療精神疾病。 1863年10月4日,德國化學家阿道夫·馮·拜耶首先製備了這種藥物,然後許多類似的藥物上市。 到1912年,苯巴比妥出現了。 除了鎮靜作用外,它還有抗癲癇作用。 它提供了一種比早期溴化鉀更好的治療癲癇的方法,因此至今仍在使用。

儘管這些藥物有其療效,但由於一些嚴重的副作用,它們已逐漸進入歷史。 首先,它會很快導致身體和心理上的依賴。 長期服用會產生高耐受性慢性中毒,導致藥效减弱,睡眠效果必須新增劑量。 然而,這種藥物的致死劑量保持不變,因此長期使用後往往容易導致死亡。

一些知名人物的死亡也與此有關,比如超級明星瑪麗蓮·夢露和著名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 經常發生服用過量巴比妥類藥物的事故,如果患者同時飲酒,則更危險。 大約有2500種巴比妥類藥物。 現時,大約20種巴比妥類藥物在美國仍有許可證。 它們的作用原理與酒精相似。 它們都是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劑。


2.苯二氮卓類:

在詢問市場後,它很快取代了巴比妥類藥物。 在臨床試驗中,精神科醫生發現苯二氮卓類藥物不僅可以緩解焦慮,而且對認知功能沒有影響。 它們的副作用較少,需要使用較低的劑量。 因此,因服藥過量而導致死亡的事故較少。 安定是應用最廣泛的苯二氮卓類藥物。 僅在1987年,每年就有28億片藥片,但發明的第一種同類藥物利百利幾乎被放弃。

苯二氮卓類藥物仍然存在濫用和生理依賴等問題。 羅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Rohypnol,又名“date rap”藥物(FM2),無色無味,易於秘密放入飲料中。 囙此,羅氏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將藥物改為藍色,以提醒普通人,更容易區分飲料中是否有藥物。


3.抗抑鬱藥:

百憂解是20世紀80年代推出的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可以抑制神經末梢對5-羥色胺的再吸收,從而延長5-羥色胺在大腦中的作用時間,使人們比以前更少抑鬱。 從那時起,市場上出現了其他類似的產品,如佐洛特和帕羅西汀。 該類藥物副作用少,仍是臨床治療的首選藥物,但仍有一些問題和爭議有待澄清,如暴力和自殺行為。[3]


參考資料

  1. 小分子藥物08.18.2018 MoneyDJ理財網
  2. 小分子藥物(Small molecule drugs):精神科藥物(Drugs for the mind)10.07.2010 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
  3. [K.C.Nicolaou and T.Montagnon ,Wiley-VCH ,Molecul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