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内容简介

我永不会忘记我曾经生活过十年的那个小镇的那条河的那座桥。那其实只是些大小不一的卵石,删节号似的横过那河。平常日子,河的发处只高过脚背,最深处也不过小腿。经年累月,河水汩汩地冲刷、磨洗、浸润那些卵石,春汛时节,也凶猛地漫过它们。河像时间一样使那些坚硬的卵石光滑、老化,以至分解、消失,然后又有新的卵石来更换或填充。当我们走过这桥,便多少感知了那河。

这有些像我们将要阅读的这部小说:凸现在时间之流上的是一长串人物,就像那些横过河床的卵石;而时间就像河一样冲刷、磨洗、浸润过他们。时间留下了痕迹,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历史。

作者简介

陈世旭,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80年代以《小镇上的将军》一举成名,20年来笔耕不辍,日写五千文字,被称为中国文坛常青树,江西文坛的领袖;近年其作品对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灵魂漂泊、精神成长进行了精当描述,表达了消费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人性割裂与精神;沙化的深切忧虑。2005年初,陈世旭连续推出两部表达当代知识分子焦虑的长篇巨著《边唱边晃》(上海文艺出版社)、《一半是黑色一半是白色》(人民文学出版社),这无疑是江西文坛的一大盛事。 先后出版长篇小说《梦洲》、《裸体问题》、《将军镇》、《世纪神话》、《边唱边晃》、《一半是黑色 一半是白色》等以及《风花雪月》、《都市牧歌》、《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陈世旭卷》等散文随笔集、中短篇小说集多部。发表有关先秦诸子文论、中国小说史及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数十篇并有多篇被转载。书法作品多次在省内外获奖。 短篇小说《小镇上的将军》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短篇小说奖、《惊涛》获全国第四届优秀短篇小说奖,《马车》获全国1987年1988年优秀小说奖,《镇长之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等。 陈世旭创作关注社会现实是作家始终

内容预览

台阶表面的水泥已经破裂,露出底下的砖头。砖缝间结满了青苔。小丁顾不得许多,一屁股在上面坐下来。他身后是一幢旧平屋。黑瓦屋顶上长了草、窗子碎了好几块玻璃,门上的铁皮锈烂了。这是副镇长老杨的家。 小丁是打听了一上午才找到这里的。原本就打不起精神,现在更是累了。 已经过了中午下班的时间。附近陆陆续续有下学的伢子、下工的大人在回家。自行车铃声、开门声、人们的大呼小叫,一片乱响,很兴奋。镇子上一眼就可以看出两类人:一类是镇上的合法居民,拿“国营”工资,在“国营”打米打油(小镇人把公家的单位如机关、工厂、商店等一津称为“国营”)。这类人走路说话,眼角眉梢到处是城里人的骄傲。另一类是镇外吃农业粮的人。他们到镇上来赶集、做小工或走亲 ……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