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寿带鸟属

中文学名: 寿带鸟属
拉丁学名:Terpsiphone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亚 目:鸣禽亚目
科:鹟科 属寿带属
种: 17种
命名者及年代: Gloger, 1827
英文名称: Paradise-flycatcher

寿带鸟属(学名:Terpsiphone):共有17个物种。雄鸟有两种色形,体长连尾羽约30厘米,头﹑颈和羽冠均具深蓝辉光,身体其馀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纹。中央两根尾羽长达身体的四﹑五倍,形似绶带,故名。雌鸟较雄鸟短小。它的体态美丽,体型似麻雀大小,每一种的雄鸟都有着非常长的两条中央尾羽,像绶带一样。它们的体色带有金属闪光的蓝黑色,头顶伸出一簇冠羽;鸣叫时可耸起,体羽为背栗腹白,翅亦为栗色。非常漂亮。

性格比较活泼,喜欢在林间穿梭飞行,以昆虫和蜘蛛为主食,主要空中捕食正在飞行的昆虫,也食用少量植物质。巢筑于树杈间,以树皮和禾本科草叶为巢材,巢形为杯状。食物中几乎全为昆虫,而且以鳞翅目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虫及其幼虫和卵等,是森林中非常好的消灭害虫的能手。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多国。[1]

目录

形态特征

寿带鸟属代表物种东方寿带鸟:体长19-23厘米(不包括雄性的细长中央尾羽,其突出超过27厘米或更长),体重14·3-23·5克。

雄鸟和雌鸟的外观不同。雄鸟本身表现出两种色形——白色和红褐色。在红褐色形态中,上体是红褐色而不是白色。二种形态的下半部分都是白色的。雄性有长达27厘的长尾羽,两条中央尾羽长达30厘米并下垂拖曳。头部是闪亮的蓝黑色,还有一个耸起的黑色羽冠。有深蓝色至黑色的喉咙,明亮的蓝色眼圈,虹膜黑色。

雌鸟喉咙灰色,上体及背部红褐色,下体白色。它们缺少雄鸟的长尾羽毛。与雄鸟不同,喉部颜色和眼圈不同,雌鸟有灰色的喉咙和微弱的眼圈。 雄性亚成鸟看起来非常像雌鸟,但有黑色的喉咙和蓝眼圈。年轻的雄鸟体羽红褐色,尾巴短。它们在第二年或第三年会长出长尾。成年雄鸟上体为明亮的红褐色或主要是白色。一些鸟类显示出红褐色和白色之间的某种程度的中间性。长尾红褐色的鸟类通常在翅膀和尾羽上没有轴条纹,而在白色的鸟类中,有轴条纹,有时翅膀和尾羽的边缘是黑色的。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和次生阔叶林中,也出没于,林缘疏林和竹林,尤其喜欢沟谷和溪流附近的阔叶林。栖息于热带草原林地和稀树草原林地,但避免茂密的森林和干燥的灌丛区。可以生活在各种类型的开阔林地、种植园、耕地、森林边缘。还经常光顾花园和果园,可以在村庄和城镇周围的大树中看到。从低地到山脉,海拔高度达1450米,在肯尼亚可达2500米。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3-5只成群。性羞怯,常活动在森林中下层茂密的树枝间,时而在树枝上跳来跳去,时而在枝间飞翔,或从一棵树飞向另一棵树。飞行缓慢,长尾摇曳,如风筝飘带,异常优雅悦目,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快速地飞行,匆忙或通过悬停飞行来捕猎。会在树叶间穿行时抢夺猎物,从一个树枝跳到另一个树枝,通过短循环或悬停飞行捕获隐藏在叶子下面的无脊椎动物,也会像蝴蝶一样在树叶间移动,并在周围转动以捕捉被惊飞的昆虫。主要在树冠内进食,常从栖息的树枝上飞到空中捕食昆虫,偶尔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时长尾高举。鸣声高吭、洪亮,鸣叫时羽冠耸立。繁殖期间领域性甚强,一旦有别的鸟侵入,立刻加以驱赶,直到赶走为止。

食虫性鸟类。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所吃食物种类有甲虫、金龟甲、剑虻、蝉、粉蝶、蛾类幼虫、蝗虫、螽斯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会吃很少量和植物种子,偶尔消耗浆果。

分布范围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会根据生活的区域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是在雨季期间。这些鸟有强烈的领地意识,雄鸟会以鸣叫宣示领地,但如果几个巢彼此接近,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保卫领地。雄鸟在求爱时会接近雌鸟,不断地起伏飞行,以显示自己上体的颜色和飘逸的细长的尾巴。在这期间雄鸟会同时大声鸣叫,露出口中鲜艳的颜色,也可能在高处跳舞。最后,它蜷缩着翅膀呈扇形,尾巴凸起,颤抖翅膀,雌鸟观察并且两只鸟彼此倾斜接近。在繁殖期间,雄鸟可能会向几只雌鸟进行求爱,但最后结成一夫一妻制。

亚洲的物种多数在5月末6月初开始营巢,非洲的物种在雨季开始后营巢,在阔叶林中靠近溪流附近的小阔叶树枝杈上和竹上,也在林下幼树枝杈上营巢。营巢由雌雄鸟共同承担,每个巢5-6天即可完成,巢呈倒圆锥形或开放的杯状,结构相当精致,巢外壁以植物花序、苔藓、羽毛、棉花和蛛网编织而成,内壁由细草根、草叶、草茎、树皮纤维、兽毛或干草。轮壳坚硬,采用强力纤维制成。巢穴材料取决于巢穴周围的可用性材料。巢位于地面以上2-10米之间。

雌鸟每窝产卵2-5枚。孵化持续约13-15天,雌雄共同孵化。雏鸟在孵化后11-16天仍由父母进行觅食并喂养。羽翼完全丰满后,幼鸟卵为椭圆形或梨形,卵的颜色变化较大,有的为乳白色或灰黄白色、被有红褐色斑点;有的为驼灰色、具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1-25毫米×15-19毫米,重2-2.5克。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在雌鸟离巢期向亦参与孵卵活动,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经过11-12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2017年 ver 3.1。

寿带鸟等野生鸟类合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