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對比審計法

於 2024年4月25日 (四) 08:27 由 微笑微笑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对比审计法'''是一个专用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ref>[https://cul.sohu.com/a/533909977_120237147 中华优秀传统文…”)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對比審計法是一個專用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錄

名詞解釋

對比審計法是使用已經進行建築裝飾完成的項目預決算或雖未完成但已審計過的項目預算對比審計擬建項目預決算的方法

對比審計法的應用

在建築工程造價審計中應用對比審計法,一般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1)有些工程的施工圖紙猛一看基本相同,但是細看之下卻又存在差異性,如:施工現場客觀條件、建築基礎及其相關領域等。在擬審計工程項目造價時,可以在基礎之上的部分應用對比審計法;對於工程的其他部分要單獨進行計算或採用與之相關的方式進行審計。

(2)建築工程的框架與具體設計基本相似,但是在建築面積方面卻存在差異性。這就要根據工程分項之間的工程量與建築物的實際面積進行對比,如果兩者的比例點基本一致,就可以對整體建築造價與單獨施工的部分進行審計了。當比例點基本相同時,那麼就表示擬審計工程造價具有較高的準確性,或者擬對比審計各個分項工程量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反之,則表示擬工程審計造價存在誤差,需要進一步完善。如果建築公司在造價方面出現錯誤,就必須馬上改正。

(3)擬審計項目工程與已審計項目工程的面積大致相同,但是在圖紙設計上存在較大差異,可以對比審計房架、屋面柱子等工程量,如果各個分項工程量之間無法進行對比,那麼就需要根據實際圖紙或簽證進行詳細計算。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