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宝应湖

增加 7 位元組, 4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 宝应湖</big> '''
|-
| [[File:宝应湖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由于原入湖水源被隔断,湖水位遂之降低,广大湖滩显露并被大量围垦,致使湖泊面积急骤缩小,状如圩内河道。
水位6.00m,长23.8km,最大宽4.4km,平均宽1.8km,面积42.8km2;最大水深2.20m,平均水深1.13m,蓄水量0.48×108m3。<ref>[http://fishery.agridata.cn/detail.asp?db=FishData&table=A040101&id=8 宝应湖 ]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 共享 中心 . 2013-10-10 </ref>
===生态环境===
'''荷藕'''
 
[[荷藕]],其花叫荷花。荷花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大闸蟹'''
 
宝应湖[[大闸蟹]]享有"全国十大名蟹"之美誉,作为宝应水产业的龙头产品和特色品牌,如今它已是"美名传四方,蜚声海内外"。宝应湖大闸蟹生长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宝应湖,目前,它已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转换水产品"。
'''芦苇'''
 
白鹿岛上有很多[[芦苇]]<ref>[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F%E6%B4%8B%E6%B9%96%E8%8D%89%E7%BC%96?fr=aladdin 市非物质遗产-广洋湖草编 ] ,百度百科 . 2015-10-10 </ref> ,金秋时分,芦苇随风起伏,一排秋尽江南的自然风貌。芦苇多生于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边植物,芦苇常会和寒芒搞混,区别是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而寒芒不是,另外,寒芒到处可见,芦苇是择水而生。夏秋开花,圆锥花序,顶生,疏散,长10~40厘米,稍下垂,小穗含4~7朵花,雌雄同株,花序长约15~25公分,小穗长1.4公分,为白绿色或褐色,花序最下方的小穗为雄,其余均雌雄同花,花期为8~12月。芦苇的果实为颖果,披针形,顶端有宿存花柱。
'''水芹'''
 
水生宿根植物。根茎于秋季自倒伏的地上茎节部萌芽,形成新株,节间短,似根出叶,并自新根的茎部节上向四周抽生匍匐枝,再继续萌动生苗,上部叶片冬季冻枯,基部茎叶依靠水层越冬,第2年再继续萌芽繁殖,株高70~80 cm;二回羽状复叶,叶细长,互生,茎具棱,上部白绿色,下部白色;伞形花序,花小,白色
'''水葱'''
 
多年生宿根挺水草本植物。株高1~2米,茎杆高大通直,很象我们食用的大葱,但不能食用。杆呈圆柱状,中空。根状茎粗状而匍匐,须根很多。基部有3~4个膜质管状叶鞘,鞘长可达40厘米,最上面的一个叶鞘具叶片。线形叶片长2~11厘米。
==政府规划==
近年来,地方政府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方针,将京杭 运河以西面积为 276.99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定为自然保护区,制定实施发展规划及相关管理 规定,区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整个运西地区苍翠葱绿,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物种丰富 ,生机盎然。2000年初,被扬州市政府批准为市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运西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域宝应湖,在加强保护的同时,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规划建设湖滨生态 旅游度假区,组织开展娱乐性垂钓、限制性狩猎等休闲活动,逐步把宝应湖开发为观光游 览、娱乐避暑的胜地,让宝应湖自然、质朴、醇厚的迷人风姿展现在更多的游人面前。
 
== 相关视频 ==
<center>'''2018.6.24千人畅游宝应湖'''<br> 
{{#iDisplay:x0778xv99gv|480|270|qq}}
</center><center>2018.6.24千人畅游 '''2019环 宝应湖百公里挑战赛'''</centerbr
{{#iDisplay:y30141p03rk|480|270|qq}}
</center><center>2019环 '''90秒看扬州—— 宝应湖 百公里挑战赛'''</centerbr
{{#iDisplay:s0395qkddz2|480|270|qq}}
<center>90秒看扬州——宝应湖</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