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孝順的孩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7月5日 (二) 00:05 由 心平气和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孝顺的孩子 '''<br><img src="https://image.16pic.com/00/37/81/…”)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孝順的孩子
圖片來自六圖網

孝順的孩子,梵志夫婦想:「這個年輕人德貌皆備,又與女兒非常匹配,真是一門好親事。」所以就高高興興地收下聘禮,拜告祖先,告訴親朋好友。四姓一聽,怒髮衝冠,就氣病了。

原文

 很久曾經,菩薩降生在一戶貧民家裡。這戶貧民真實養不起他,就用一塊破布把他裹好,趁着夜深人靜的時分,悄然把他放在十字路口旁。

  這天剛好是一個吉利的日子,有個叫四姓的商人聽到一位修行者說:「今天然生成的孩子,是男的將來必定富有!是女的往後必定賢良!」四姓聽了非常高興,想養個孩子,所以派人處處尋覓當天出世的棄嬰,剛好找到十字路口旁的菩薩,把他取名為歡欣。

  撫育了幾個月,他的老婆懷孕了。四姓想:「如今上天現已賜給我一個小孩,我為甚麼還要這個抱來的小孩呢?」所以,他用布把歡欣包起來,趁夜晚將他放到一個土坑裡。不久,一個牧羊人發現土坑裡的嬰兒,就把他抱回家中,用羊乳餵食他。

  幾天後四姓又想到:「我老婆不知道生男生女?假如生了個女孩,我不就沒有兒子能夠傳宗接代了?」所以他又設法找到孩子,將歡欣從牧羊人那兒抱回來。

  過了幾個月,老婆生下一個男孩。四姓又發生惡念,深夜把歡欣扔到路上,被一位老婆婆撿走。後來,四姓聽說歡欣還活着,又悔過地說:「我真是不仁不義啊!怎樣會做出那種傷天害理的事來。」所以又差人把孩子接回家中,決計好好撫育他,和自個的兒子天公地道。

  孩子們逐漸長大了。歡欣智慧超人,才華洋溢。四姓想:「糟了!這個孩子比我兒子聰明,往後我的兒子不就處處輸給他?我不能讓他留在這兒。」惡念終身,四姓便用布蒙住歡欣的雙眼,把他拋到深山的竹林中,沒留下一點食物,想把他活活餓死。

  在竹林里,歡欣哀嘆自個的意外,發生一個慈悲的想法:「往後我假如能夠成佛,必定要把眾生從苦海中解救出來。」正巧,有一戶人家到這兒挖竹筍,看到溪水邊有一個小孩子,又驚又喜,便把歡欣帶回去撫育。

  四姓聽到風聞,又像曾經相同責怪自個,花了很多金銀財寶把孩子迎回家中,並讓他和自個的親生兒子一同讀書識字。

  歡欣天分很高,仁愛孝順,常常引導教化他人,因而,大家都將他看作是聖人。這時,四姓的妒嫉心再次浮起,詭計除去這個深獲眾望的養子。他寫了一封信給一位曾受過自個恩惠的鐵匠,要他看完信後,把歡欣拋進火中燒死,寫好後對歡欣說:「你到城裡的鐵匠鋪替我結一下帳,把該收的錢收來,並把這封信交給他。」

  歡欣走到城門口時,看見弟弟正和幾個兄弟在玩彈胡桃。弟弟看見哥哥,忙說:「哥哥你來得正巧,從速幫我把輸了的胡桃贏回來。」

  「這可不可!爸爸交待的工作我還沒辦妥。」

  弟弟說:「讓我替你去辦。你快幫我把輸了的胡桃贏回來!」便一把奪過哥哥手中的信,跑到鐵匠家中。鐵匠看完來信,便把弟弟拋進火中。

  四姓坐在大廳里,心遽然怦怦直跳,不知怎樣的想到他親生兒子,就派人處處去找。家丁只找到哥哥,就把他帶回家中,歡欣把來龍去脈對四姓說了一遍,這下可急出四姓一身盜汗!四姓馬上快馬加鞭趕到鐵匠家。可是,一切都已太遲了!親生兒子早已被燒成灰燼。他呼天喊地,沉痛萬分,從此更恨歡欣。

  一天,四姓找來歡欣,對他說:「你到邦鄰幫我結算一下帳目,這兒有一封信,你交給那裡的大官,他是我兄弟,能夠協助你。」本來,四姓在信中寫的是: 「見到我的養子以後,當即用大石頭綁在他的腰上,把他丟入深井當中。」

  歡欣在半路遇到一個常常和四姓交遊的梵志,梵志約請他到家中吃頓飯。這個梵志有個聰明的女兒,發現從歡欣身上掉下一封信,悄悄看了信的內容。她大吃一驚,喃喃自語地說:「竟然有人用這麼狠毒的手法,來摧殘自個的養子?」

  她靈機一動,模仿筆跡重寫了一封信,說:「我垂暮多病,體力一天不如一天。距您國家不遠的當地有個梵志,是我的好兄弟。她的女兒非常賢慧聰明,能夠和我兒子匹配。請你用各種絹帛和瑰寶作為聘禮,為他們舉辦婚禮,好了卻我的一樁心思。」姑娘寫完信後,悄然把信放回歡欣的行李中。

  第二天清早,歡欣持續趕路,到了邦鄰,便把函件交到大官手中。那個大官一看,當即依照信中的請求,備好各種瑰寶和絹帛,為兄弟到梵志家求婚。

  梵志夫婦想:「這個年輕人德貌皆備,又與女兒非常匹配,真是一門好親事。」所以就高高興興地收下聘禮,拜告祖先,告訴親朋好友。四姓一聽,怒髮衝冠,就氣病了。

  儘管歡欣從老婆口中知道爸爸想害死自個,可是一聽到爸爸患病的音訊,心裡依然非常憂慮,趕忙帶着新婚的老婆回家參見爸爸。

  兒媳知道老公孝順仁愛,所以也決議支撐老公。她一步一拜走到公公床前,說:「我是你的兒媳,我衷心希望公公病情提前好轉,能夠與我們同享天倫之樂,永保長命百歲!」

  左右街坊見四姓有這麼好的一個媳婦,祝賀聲不斷,都說四姓好福氣!四姓聽了,妒恨在心,氣堵五臟,不久就命歸西天了。歡欣憂傷不已,為四姓舉辦了盛大的葬禮,全國的人都稱他是個「孝子」。[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