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籀庼先生周忌纪念学界公祭文
作者简介
宋恕(1862—1910),浙江平阳人,原名存礼,字燕生,后改名恕,字平子,号六斋,晚年改名衡。清末著名思想家,被誉为“海内奇才”、“旷世之大儒”、“伟大革命学者”。光绪八年(1882年)与陈虬等创办求志社。十二年移居瑞安,次年到上海,“频年浪迹江海”,任教于上海龙门书院、金陵钟山书院、上海求志书院等处,博览四部籍及近译欧美人所著书。十五年居杭州,肄业诂经精舍。十七年居上海,开始撰写《六字课斋卑议》,抨击程朱理学,揭露社会黑暗,主张广立学会和图书馆,仿英、德、法、美、日等国章程,设立议院、报馆和学校。次年赴京,上书李鸿章,陈“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之策。二十三年在杭州主编《经世报》,宣传西学与新知,支持变法维新。二十七年任教杭州求是书院,与陈黻宸、陈虬并称“浙东三杰”。二十九年游历日本,广交日本政、学各界名流,归国后任山东学务处议员。晚年思想仍持议会立宪主张。编者简介邱涛,四川自贡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出版《咸同年间清廷与湘淮集团权力格局之变迁》等学术专著3部、合著4部,在《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作品原文
白雁一声,临安鼓死。诸学尽亡,永嘉亦尔。阅年七百,有瑞孙氏。表章乡哲,丛书乃梓。
岩岩太仆,高峻绝世。淮,臬为瘠宦,肥恃命案。太仆公任皖臬时,六安州出一案,犯者著富,贿已达院,公独坚持,犯者连夜加贿,几及银十万两,公方居贫,终不少动,盛怒挥斥,力伸弱冤,廉公之声,震淮南北。建。藩为肥宦。得任此者:族姻友仆,动成豪富,无论本人。太仆公连藩江、鄂,抑吏扶民,平余规外,支销差缺,一尘不染。故虽自奉极俭,而林下结果,但得数亩之屋、数顷之田于僻邑而已。以是族姻友仆之希倚权致富者咸怨谤,江鄂宦海目为“书痴”,而民间则有“生佛”之恋。其离江藩时,因频抗江督提用,遗存库银几至二百万两。后任喜涎,则诱江督假公支销,席卷其半。公之失藩而得太仆,即因频抗江督提用库银。太仆之职,列京三品,于藩号升,而冷瘠实际乃过于府县教官。然使公不抗江督之提用,则开府固在即也。四海子由,恂恂学士。一时吾乡,复睹文史。
出处收录
此文出自于《宋恕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