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子宫穿孔

子宫穿孔是指宫腔手术所造成的子宫壁全层损伤,致使宫腔与腹腔,或其他脏器相通。子宫穿孔在女性生殖道器械损伤中最为常见。可见于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人工流产、中期引产、诊刮术等,探针、宫颈扩张器、吸管、刮匙、胎盘钳或手指都可造成穿孔。穿孔部位可发生在宫底、峡部或宫颈管,其中以峡部最多见。亦可穿入阔韧带、膀胱后壁、肠袢,甚至拉出大网膜等,导致内出血、阔韧带内血肿及继发性腹膜炎。必须及时诊断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目录

临床表现

1.宫腔手术过程中出现下腹突发性疼痛

2.发觉所用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明显超过检查时所估计的宫腔深度,且无阻力,感觉不到宫壁的抵抗。

3.下腹压痛、反跳痛。

4.如穿孔损伤大血管,短时间内即可有内出血的典型表现,并迅速发生休克

5.宫旁包块:如从子宫峡部穿入阔韧带损伤血管,可在阔韧带内形成血肿[1]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手术中病人突然感到下腹疼痛,腹部压痛、反跳痛。

2.操作时术者突然感到失去宫壁阻力,有无底感,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远超宫腔实际深度。

3.若看到挟出有脂肪组织或肠管,则确诊无疑。[2]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1.保守治疗:住院严密观察。如宫腔组织已刮净又无内出血症象者,可给宫缩剂和抗生素。如宫腔组织尚未吸净,穿孔较小,无明显内出血,患者情况又良好时,可请有经验医生避开穿孔处刮净组织后再保守治疗,或抗感染一周后再行刮宫术。

2.手术治疗:如有明显内出血体征或可疑脏器损伤时,应立即手术(剖腹探查)。

用药原则

1.小的穿孔(如探针穿孔)且无其他脏器损伤者以口服甲硝唑、益母草流浸膏或注射缩宫素。

2.大的穿孔不宜单纯药物治疗,尤其是合并有其他脏器损伤或有内出血时需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