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威廉·福勒

增加 5,185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威廉·福勒一.jpg |thumb|right| [https://static.forwardpathway.com/wp-content/uploads/2020/09/22183525/William-Alfred-Fowler-min-1000x500.jpg 原圖連結][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78559「圖片來源 」] ]]'''威廉 ·艾尔弗雷德 ·福勒'''({{lang-en|'''William Fowler'''}},{{bd|1911年|8月9日|1995年|3月14日}}) 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家庭 他是家里三個孩子中的長子。他的父親是一名會計,母親是家庭主婦。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 ,1979年获[[太平洋天文学会]][[布鲁斯奖]],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威廉·福勒]]與[[蘇布拉馬尼安·錢德拉塞卡]]共同獲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ef>[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83/fowler-autobio.html 诺贝尔官方网站威廉·福勒自传]</ref><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83/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3]</ref>
==求學經歷==
在高中時,福勒因撰寫有關水泥生產的論文而獲獎。1929年畢業後,他在哥倫布的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了陶瓷工程專業。不過到大二時,他將學術重點轉向了工程物理。福勒大學期間做過很多工作。暑假期間,他在利馬少年時代公司擔任娛樂總監。上學期間,他在大學食堂洗碗和燒爐。週末,他會在哥倫布市場的一個戶外攤位上切火腿和銷售奶酪。
 
不過福勒更多的課餘時間是在電氣工程系電子實驗室裡度過的,他的有關聚焦電子束的畢業論文受到導師青睞。福勒於1933年獲得工程物理學士學位,並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他的指導老師是加州理工學院WK Kellogg輻射實驗室首席物理學家查爾斯·勞里森(Charles C. Lauritsen)。福勒認為勞里森是他科學生涯中最重要的人物。在勞里森的指導下,他撰寫了《低原子序數的放射性元素》的博士論文。論文中表明核力是對稱的;也就是說,一旦排除經典電力,兩個帶正電的質子或兩個中子(無電荷的核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是相同的。福勒於1936年以最高的學術成就獲得了核物理學博士學位。<ref>[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78559   美国续航教育 - 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William Alfred Fowler)]</ref> |
 
==職業生涯==
福勒隨後被任命為加州理工學院核物理研究員,並從那裡開始了他近五十年的科學生涯。1939年,他被任命為物理學助理教授,並於1942年被提升為副教授。1940年8月,福勒結婚。但婚後福勒一直忙於和凱洛格實驗室的大多數工作人員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政府研究武器,其中包括為美國海軍製造炸彈和彈藥火箭的近程引信。1944年,他以平民科學家身份前往南太平洋並在那裡進行了3個月的彈藥研究。在戰爭的最後兩年中,福勒和其他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參與了曼哈頓原子彈項目的部件生產。
 
戰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德國美國物理學家漢斯·貝特(Hans Bethe)(1967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影響,福勒和他的同事們將凱洛格實驗室的主要活動轉向了研究核反應。1938年,貝特提出了一種詳細的機制,通過該機制可以在恆星內部產生能量,涉及碳,氮和氧原子核的反應。這些反應與福勒在實驗室研究的反應密切相關。在凱洛格進行這些研究並認識到它們的重要意義後,福勒和勞里森將其研究的範疇定義為“核天體物理學”。
 
福勒的另一位合作者是英國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弗雷德·霍伊爾(Fred Hoyle),福勒將其視為繼勞里森之後對他影響最大的人。霍伊爾在1950年代初曾推測,為了使碳存在於宇宙中,從而使地球上的人類得以生存,就必須將碳製成恆星。只有當三個氦原子核(每個原子核有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融合在一起以形成處於中性基態之上的激發能態能級的同位素碳12時,才會發生這種情況。福勒隨後確定了霍伊爾假說的有效性。這項重要實驗得出結論,自然界中所有已知元素(從碳到鈾)都可以由恆星中的核過程產生,從宇宙誕生之初在著名的“大爆炸”中產生的氫和氦開始十二到一百五十億年前。為此福勒和霍伊爾、杰弗裡·伯布里奇​​​​(Geoffrey Burbridge)以及瑪格麗特·伯布里奇​​(Margaret Bur-bridge)共同撰寫了對現代物理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章《星中元素的合成》。
 
福勒和他的博士生進行的數百項相關實驗證實了恆星中的核合成是定量的。他的研究推動了宇宙學的發展,他本人還與其他科學家一道發現了很多宇宙難題,例如由於引力坍塌而從遙遠的星係發出無線電波,超新星的出現以及1963年發現的不尋常的巨大恒星體的起源。
 
1965年,他與霍伊爾合作編寫了《大質量恆星和超新星中的核合成》一書,並於1967年出版了《核天體物理學》一書。
 
==獲獎與榮譽==
福勒在其職業生涯中還獲得了許多其他榮譽。
 
195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曾獲得過美國功績獎章、國家科學獎章、皇家天文學會的愛丁頓獎章等。
 
哥倫比亞大學授予韋特爾森獎。
 
福勒更獲得了芝加哥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比利時列日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等的榮譽博士學位。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福勒因在研究宇宙中形成化學元素的核反應做出的巨大貢獻於198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79年,获[[太平洋天文学会]][[布鲁斯奖]],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威廉·福勒]]與[[蘇布拉馬尼安·錢德拉塞卡]]共同獲198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ef>[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83/fowler-autobio.html 诺贝尔官方网站威廉·福勒自传]</ref><ref>[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83/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3]</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美國人]]
[[Category:物理學家]]
[[Category: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72,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