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姬叶虎尾兰

姬叶虎尾兰Sansevieria gracilis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龙舌兰科虎尾兰属

目录

植物特征

植株呈放射状生长,肥厚的肉质叶较硬,广锥形。叶端急尖,全缘,叶面凹槽状,背面半圆形,叶缘黄褐色,叶色灰绿,具横向浅绿色虎纹斑。总状花序,小花浅绿色。除此之外还有叶面具宽窄不等、银白色纵条纹的银脉虎尾兰;叶片宽阔呈扇形的广叶虎尾兰(也称扇叶虎尾兰),也见于栽培。[1]

分布

原产热带非洲,现做小型观叶植物广泛栽培。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20一30℃,越冬温度为10℃。

繁殖

虎尾兰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分株

适合所有品种的虎尾兰,一般结合春季换盆进行,方法是将生长过密的叶丛切割成若干丛,每丛除带叶片外,还要有一段根状茎和吸芽,分别上盆栽种即可。(把植株从盆里脱出,用利刀将子株和母株分离,要尽量避免损伤根系,让割离的子株尽可能多的多带些根系。子株分离后要置放于室内阴暗的地方,防止雨淋,并控制浇水,以免导致切口的腐烂,待新叶长出后才能转入正常的养护。)

扦插

(适合大量繁殖)仅适合叶片没有金黄色镶边或银脉的品种,否则会使叶片上的黄、白色斑纹消失,成为普通品种的虎尾兰。方法是选取健壮而充实的叶片,剪成5~6厘米长,(切下的叶片要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数天,让切口干燥后,直插或斜插于介质中,插入深度为切段长的1/3或1/2,插后浇一次透水。)插于沙土或蛭石中(注意不可倒置),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气,一个月左右可生根。(在15~20度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就会从基部发根或长出根状茎,并逐渐长成新株。待小苗长出2~3片叶时可上盆定栽。)

栽培要点

栽培土质不拘,但以肥沃之腐叶壤土生育最佳。

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生长,其中以半日照通风生育最良好。施肥每二个月一次,腐熟堆肥或三要素均理想。

性喜高温多湿,亦极耐旱,盆底排水力求良好,晚秋到春天时期减少浇水。

虎尾兰盆栽以大盆丛植较为美观,定植后即可移入室内观赏。短叶虎尾兰则用五寸盆植一株。久植过于拥挤时应强制分株,换土后再栽植。生育适温摄氏20-28度。10度以下要预防寒害。[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