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jpg

百科网站 的图片

简称:如师 如皋师范

创办时间:1902年9月24日

创办人:沙元炳 马文忠 张藩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校训:真实

地 址: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学宫路1号

校友:宗孝忱 吴俊升 魏建功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皋校区,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分院)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是全国第一所规范设置的公立师范学校。晚清进士、翰林院编修沙元炳任创办总理,举人马文忠、拔贡张藩任副办。 学校初名“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如皋县立师范学校”。1952年命名为“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2005年升格为“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增挂“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校牌,2013年变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如皋分院”,颁发“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毕业文凭。2014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合并办学,设立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皋校区。 [1]

目录

历史沿革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以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实施“新政”,意图缓和社会矛盾。反映在教育方面即“废科举,兴学校”。期时,业已辞官归里的维新人士沙元炳,为偿其“启迪明智,御侮图强,洗雪国耻,振我华夏”之夙愿,在故里与马文忠、张藩等人兴办学堂,经过悉心筹备,如皋师范应运而生。 沙元炳热心办学,曾邀南通张謇、李磐硕来如皋商讨办学事宜。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3月22日、5月12日两次赴通与张謇、李磐硕交换办理公立师范的意见,拟定办学章程。9月24日“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成立,江苏提督学政李殿林任命沙元炳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总理。沙元炳聘马文忠、张藩为副办,陈国璋等为教习,唐镛为文案,陈鸿恩为收支,沙文漠为副收支。 办学之初,勘察校址,几经变迁。沙元炳据张之洞指示,选定古城如皋东隅,“于道德、卫生无妨之地”、“金龟压纽,代产伟人”之宋代“集贤里”——常胜庵和南东岳庙为校址。1902年下半年,沙元炳在创办如皋广生油厂、资助南通大生纱厂的同时,决定抽出一笔资金,兴建校舍。年底,沙元炳、马文忠、张藩决定仿照日本校舍建筑图样,分东、中、西三院进行设计,先后兴建楼房5座,平房9座并于1903年底全部竣工。 1905年定名为“如皋初级师范兼附属高等小学堂”。1908年兼办中学,易名为“如皋初级师范兼中学附属两等小学堂”,校园内有师范部、中学部、小学部。 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如皋县立师范学校”。1921年起请得省款,改名为“江苏省第二代用师范学校”。1927年8月试行大学区制,师范、中学合并,先后称“第四中山大学区立如皋中学”、“中央大学区立如皋中学”。1932年改称“江苏省立如皋师范学校”,专办师范。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侵占如皋。1939年1月迁校栟茶镇(今属江苏省如东县),8月奉命改称“江苏省立第三临时师范学校”,1940年解散。1941年疏散于丰利镇(今属江苏省如东县)。1942年伪苏北行营批准如师在如皋城内原址复校办学。1945年底,江苏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决定将在泰县办学的“江苏省立第一临时师范学校“改为省立如皋师范学校,1947年春回迁如皋。1948年底迁校常熟城内。 1949年1月如皋解放,5月人民政府派员接收回如,8月泰州、靖江、泰兴、黄桥和如皋5所中学附设的师范班合并于如皋师范,称为“苏北如皋师范学校”。1952年,命名为“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2005年7月升格为“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增挂“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校牌,2013年江苏教育学院升格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随之变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如皋分院”。 2015年2月3日上午,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简称通师高专与如皋高师)合并办学会议在通师高专报告厅隆重召开。南通市陆善平副秘书长宣读市政府关于两校合并办学的批复(通政复〔2014〕39号),宣布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合并办学,设立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如皋校区,保留“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牌子;两校现有资产、人员、编制整体合并。这次大会标志着南通两所国内最早创办的师范名校正式合并办学,开始进入融合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学校还是江海地区的红色摇篮,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早在“五四”时期,进步学生就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结社集会,宣传革命真理。1922年,校友吴亚鲁(肃)在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江海地区的共产主义启蒙人。同年吴肃等组织“平民社”,如师学生30多人参加。1924年,学生陆景槐、苏德馨等组织“劲社”宣传革命道理。1952年夏,学生陆景槐在上海入党。旋回如皋发展苏德馨、陈其理和王汝舟等同学入党,1926年建立了如师党支部,该支部成为江海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之一。在推翻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中,不少共产党员、进步学生胸怀大义,视死如归,献出了宝贵生命,革命功绩永垂不朽。 创校至今,历经县立、代用、省立、市属之变迁,沧桑离合,数易其名,但原址、原方向办学始终未渝。历代如师人秉承“真实”校训、“贵全”宗旨,弘扬“沉笃醇和”优良校风,铸就“爱国、自为、务实、开拓”之“如师精神”,走出了一条内功至上、特色鲜明、广为赞誉的“如师之路”。学校是教育部1988年首批表彰的全国100所“办得好”师范之一,在教师教育界享有盛誉。先后获得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20多年被表彰为省、市、县三级文明单位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未有间断[2]

规模

学校现占地面积100多亩,完好保留建校之初的古建筑群,书院构制,庭院回廊,“是我国师范学校中保留原有风貌唯一完好的物质文化遗存”(古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语),1995年被确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旧址”成功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校内有四方学馆、经义楼、弘文楼、实训楼、艺术楼、体育馆、育贤公寓、集贤公寓、百米长廊等多处现代化建筑,总建筑面积5400多平方米。图书馆现有藏书170000册,定有刊物400多种,电子图书系统可查阅图书300000册。教学设备齐全,并配有语音、物理、化学、生物、书法、音乐、保健实验室、报告厅、画室、琴房、舞蹈房等多个专用教室。 学校下设党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培训处、科研处、招生就业处、后勤处、财务处9个党政职能部门,另有图书馆、信息实验中心、生活心理指导中心、宿舍与环卫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对外交流合作中心、饮食服务中心、地方文化研究所、初等教育研究所、双语教育研究所等12个中心、馆、所。 设有中文与社会科学系、数理与信息技术系、外语系、学前与双语教育系、艺术体育系五个教学业务机构。现有高师、高职两大办学类别。高师有小学教育(综合文科)、小学教育(综合理科)、小学教育(英语)、学前教育(双语)等专业。高职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社会体育、装潢艺术设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至2012年8月,全校有近90个班级,在籍学生3300多人。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2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讲师)52人,具有或在读硕士学位的专任教师70多人。另有校外客聘教授、兼职教师、外籍教师40余人。有近30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师德标兵、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通市名校长、南通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称号。 学校科研氛围浓郁,成果显著。编辑出版有学术期刊《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学报》(季刊,省级刊号)。2006年组织了“十五”规划课题的结题工作,出版教材8部,发表论文300多篇,并据此编辑出版了20万字的《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十五”教育科研立项课题研究成果汇编》。2007年制定了《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了首届学术委员会,推动了科研管理的制度化。在南通市第九次优秀科学成果评比出的52项成果中,程然教授的《汉语口语交际史》、季银泉教授的《世界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与我国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获二等奖,胡海舟教授的《小学阅读教学的个性化》获三等奖。在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的年度论文评比中,陆锦平、程然二同志获得一等奖。2009年组织了首批省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批量结题工作,1个省级课题,6个市级课题成功结题。举办了第三批省市课题的开题工作。全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500多篇,论文省级以上获奖52次。参编教材25部,出版或主编教材10部。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江苏省通用教材正式出版。2010年全校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注或主编教材3部。校本教材《如皋文化概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南通市第十次优秀教育科学成果评选,丁兆雄教授的课题获一等奖,胡海舟教授的专著获三等奖。2011年,学校获得“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和“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丁兆雄程然二位教授主持的课题均获得“江苏省第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季银泉教授获得“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系科专业

中文与社会科学系 专业设置 师范类(高师):小学教育(综合文科);非师范类( 高职):财务管理 下设机构 中文教研室、社会科学教研室、经济管理教研室、中文系团总支 专业介绍 一、小学教育(综合文科)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宽广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知识和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中小学综合文科教育的师资力量。 课程设置: 1、主干专业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古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写作、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书法等。 2、基础通识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 二、财务管理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在较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熟悉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国家财经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能在中小企业、会计事务所及有关金融部门从事财务会计岗位工作的财务人才。 课程设置: 1、主干专业课程: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会计报表分析等。 2、相关经贸课程: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基础、金融学概论、财政学、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经济法等。 数理与信息技术系 专业设置 师范类(高师):小学教育(综合理科); 非师范类(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设机构 数学教研室、自然科学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室、数理系团总支 专业介绍 一、小学教育(综合理科)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面向21世纪,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具备数、理、化、生、地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中小学进行理科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及其它教育工作者。 课程设置: 1、主干专业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初等数论、概率与统计、普通物理、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数学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书法等。 2、基础通识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基本应用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从事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等计算机相关应用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语文、英语、数学、物理、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4、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基础 、操作系统原理 、图形图像处理 、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 、网页制作 、FLASH动画制作等。 外语系 专业设置 外语节活动 外语节活动(3张) 师范类(高师):小学教育(英语);非师范类( 高职):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应用韩语 下设机构 英语教研室、日韩语教研室、外语系团总支 专业介绍 一、小学教育(英语)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小学进行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课程设置: 1、主干专业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综合英语、英语精读、英语泛读、口语、听力、语法、翻译、英美概况、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英语教学法、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等。 2、基础通识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 二、商务英语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较强的商务英语知识及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能从事现代的商务管理,涉外文秘,外事接待和旅游等相关行业。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干课程:综合英语、商务英语、国际商务交际、英语阅读、口语、听力、语法、翻译、英语实用写作、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秘书英语、电子商务基础、会计学基础、经济法、计算机应用等。 三、商务日语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技文化知识及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旅游及日资企业等部门的工作,从事翻译、管理、事务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口语、语法、视听说、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泛读、文学作品鉴赏及日本国情概况、管理学、国际贸易等。 四、应用韩语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韩语语言基础和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韩国语言、文字、历史、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韩国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良好的训练,能在外贸、经贸、韩资企业、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工作的韩国语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初级韩语、中级韩语、韩国文化、韩语语法、韩国文学作品选、韩语视听说、韩语泛读、韩语写作、韩语翻译、管理学、国际贸易等。 学前与双语教育系 专业设置 师范类(高师):学前教育(双语) 下设机构 教育科学教研室、学前教学方法教研室、艺术教育教研室、 学前系团总支 专业介绍 一、学前教育(双语)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师德,拥有初步教育科研能力,能从事幼儿园、托儿所等相关幼教机构工作的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1、主干专业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幼儿英语、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课程设计和研究、幼儿美术与手工、乐理与视唱、幼儿文学、舞蹈、琴法等。 2、基础通识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等。 艺术体育系 专业设置 非师范类(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社会体育 下设机构 美术教研室、体育教研室、艺体系团总支 专业介绍 一、装潢艺术设计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从事广告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策划等多方位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能胜任广告公司、印务公司、传播公司、展览展示公司、报刊杂志社及企事业单位设计策划等工作。 主干课程:素描、速写、色彩、字体与标志设计、基础版面设计、图形设计、构成原理、装饰基础、平面广告、展示设计、书刊与样本、计算机美术辅助设计等。 二、社会体育专业 学制:5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育人成效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于面向学生、面向市场的方针,以全面育人为导向,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素养、专业理论素养的涵育提升和职业技能、从业资格的培训考证工作,着力锻造“特色+特长”的“双特”型复合人才。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专升本”考试以高出均分40多分的优异成绩遥居全省五年制师范学校之首;2006年以来,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以97.12%、98.58%和100%位居全省五年制普通高师第一。2008年率先在全省高师中通过教学评估和就业检查,双获“优秀”等次。连续多年组队参加全国、全省英语、汉字输入等技能比赛获得10多个特等奖、一等奖。毕业生参加各县(市)教师考录工作,在多个县(市)几近囊口所有招聘指标。

参考资料

  1. 如皋师范学校与南通高师正式合并 ,如皋商务信息网,2020-11-12
  2. 如师如中亲情记录,中共如皋 市委新闻网 2016-07-12